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2018-03-31 09:29陈伟鹏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魄体育运动中职

陈伟鹏

中职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体育理论,客观分析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科学构建体育课程体系,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健康第一,提高身体素质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为根本目的。中职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健康第一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职学生和高中学生一样需要通过体育教学学习体育技能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协调的发展。和高中学生不同的是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实操课程比理论课程的体力强度大,他们绝大多数毕业后就要就业,直接参加工作,因此比高中学生更需要加强体育训练,锻炼成健康的体魄。

二、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智力的发展、改善精神面貌,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生活质量的高低好坏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健康,健康就是具有强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平衡的代谢功能;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反应以及强大的抵抗力。体育锻炼对人的形体健美、心肺健康和神经系统都有良好作用。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器官的发育;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形体,矫正畸形;增强心肺的工作能力;预防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提高脑细胞生理功能,提高神经系统机能等。体育运动是增强体质最基本的获得方式。增强体质不仅使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可以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适量运动使运动中枢兴奋,可有效地抑制思维中枢,使其得到积极的休息,这有利于大脑思维功能的合理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体育运动能有效地发展我们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有利于促进我们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我们思维的灵敏度和应变能力。可见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发展智力和能力。

体育运动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精神面貌是指人的内在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通过外在的,让人看得到的行为或气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体育运动可以陶冶人们的美好情操,使人们不断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东西,自觉地抵制假、恶、丑的现象,使人感到生活充实且有意义

三、坚持教法改革,构建愉悦课堂

体育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的创设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起探究体育运动规律,提高运动素质和技能,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认真研究我們使用多年的教学方法,诸如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错法、游戏与竞赛法等等,这些方法还有它的优点,关键是用什么教学观念来指导,如何使用的问题。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缺乏体育兴趣,体育就没有生命力,学生的运动兴趣要依靠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活波、快乐时尚的游戏或比赛的环节,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直接兴趣,也要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间接兴趣。要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满脸严肃、满堂灌输的教学方法,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使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体魄体育运动中职
十二生肖·牛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好体魄 跑出来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