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激趣导入,诱发审美注意

2018-03-31 09:29侯慕华凌艳秋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情感

侯慕华 凌艳秋

在传统课程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以教材安排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学生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教师基本不需或很少创设与教材不同的教学情境。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包括两个维度:“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情”,即教师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语文科凌老师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两个生动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唐老师让学生猜三国杀游戏中的吕蒙和关羽的决战谁是胜者。同是新课导入,两位老师都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发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又如梁老师课前播放音乐: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在优美旋律中带同学们进入《云南的歌会》的学习。这也是以情入境的一种导入方法。语文老师们这种情境交融的导入课堂模式为学生们开始一节课的学习打通了情感的经络,诱发其审美感知,这更利于学生有效学习。

二、问题引思,激起学习欲望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因为这样的问题能成为感知的思维对象,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也就是说能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这样,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数学科黄老师在讲授“中位数”知识点时,用学生的身高为原型去建构数学模型,呈现生活情景的“数学化”。曾老师用师生打擂的方式虏获学生的“芳心”,开展《日历中数字规律》的教学,他还用动手摆木棒的活动让学生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学生在挑战和动手的过程中遇到迷惑而想去解决就是最佳学习时机。刘老师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引入毕达哥拉斯树来导入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从中能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奇妙。李老师结合指针式钟表的指针和风车风轮的叶片转动要导入《图形的旋转》的新知识,黄老师用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来引入不等式的概念,他们尝试把教学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使数学生活化,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情绪燃趣,营造学习氛围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激发学生情感的目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让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如英语科,刘老师喜欢通过创设语言实践情境,例如课前的FREE?TALK,唱英文歌,为电影配音、话剧比赛、诗歌朗诵等各种口语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黎老师则用互动游戏来调动孩子们复习课的兴趣,效果显著。英语廖老师借助网络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单词,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吸引力。英语教學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四、激发热情,唤起求知动机

“如果照着教学法的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科夫语)。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如思品科,汤老师在复习“党的基本路线”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中华》的歌曲,使学生体会到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卢老师在《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时就运用游戏导入的方式大玩“真心话大冒险”游戏,并对其中涉及的隐私问题进行板书并让学生比较,这让学生对隐私的概念理解很有帮助;这位老师还用情境表演导入,创设的教学情境生活化,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既能调动表演学生的积极性,能很巧妙地引入课文内容。设设新时政情境是思品林老师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好经验,如在《认识发展战略》一课中,她就用了屠呦呦领奖图、中国游客国外购物图和相关数据,联系时政热点等。课堂上的激情和真情,能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欲望。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情感移植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