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2018-03-31 09:29陈美霞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浆糊课室事物

陈美霞

习作的学习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怕作文”依然是许多学生的通病。作文教学应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真情实感呢?

一、内容真实是写作之源

真实的事物是写作的来源,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因为是真实的事物,才有可能耳闻、目睹、鼻嗅、手触,才能全面感知它们,熟悉它们,进而表达它们。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试想一下,一个从未看过大海的人又怎么能够写出大海的壮阔与深沉呢?

强调内容的真实有利于学生养成注意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从实实在在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寻求写作的源泉。“发现才是作文的头等大事”!生活中有许多感人之事,发人深省,只是没有被“挖掘”出来而已民,只要能使学生养成平时多观察、多积累的良好习惯,就不会觉得没话可说,没材料可写。

内容真实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写作风格和人生观。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人正其文正。引导学生作文,更重要的是“做人”,真的才是美的。作文应当要学生在习作中描述真实的物,表达真挚的情,不是让学生用漂亮的辞藻去掩盖真实的思想,去掩盖事物的真象。认真对待作文,对待生活,对做人是有裨益的。

二、内容真实源自于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要做到内容真实,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让他们亲自去体验美,获得美的感受。在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一文时,我选择早晨时带领学生观察自己的校园,先让学生在教学楼上俯视校园全貌,再让学生选取最美的一角仔细观察:看绿叶上晶莹的露珠;听那枝头上鸟儿的欢唱;闻那含苞欲放的花儿发出的清香;感受一下晨风拂面的惬意......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从视觉到心灵,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领悟大自然 的勃勃生机......这样的观察,学生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印象是清晰的,记忆是持久的。观察后,还要组织学生理清思路,学生动起笔来就有话可说了。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目标,其次要安排好合理的观察顺序,最后要使用好启发语。否则,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东看看,西逛逛,是没什么收获的。

三、内容真实源自于体验

要使学生的作文有话说,说实话,最佳方式是采用活动体验式。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心理片段描写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一下课我就宣布,下一节课进行单元测试,孩子们一听,异口同声地喊出“啊!”的一声。我笑了笑,转身离开了教室。第二节课,我一走进课室,孩子们个个严阵以待,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当我宣布:测试取消。“耶!”有的孩子欢呼起来;有的孩子一脸的担忧顿时烟消云散,长吁了一口气;“老师也会骗人的。”有的孩子喊了起来......课室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都在七嘴八舌地谈论自己的心情起伏。五分钟后,我请几个孩子发言,继续畅谈从听到要測试到测试取消自己的内心感受,接着布置作业:把自己的心理变化写一写,越详细越好。刚一说完,孩子就刷刷地动起笔来,连平时害怕写作文的几个孩子也能写上好几行。此刻的写作,只是把自己内心所想用文字呈现而已,大大降低的作文的难度,孩子们自然就不怕作文无话可写了。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我常常在写作之前组织孩子们参加相关的活动,如练习写一个场面,我就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拔河比赛或者篮球比赛;如练习写喜爱的小动物,就布置孩子们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玩一个星期......让他们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感受,把自己所做所见所思所想记下来。

四、内容真实离不开训练

大力提倡学生写作文时要“说实话、写真事”,提倡写实,不是仅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写作方法也不是只能平铺直叙。老师要加强训练,训练孩子们把实事写得生动,有血有肉。训练学生能“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如指导孩子们把“我贴对联。”写成一段话。我问:贴对联前还会做什么?(刷浆糊)怎么刷?(手拿刷子,蘸上浆糊,刷浆糊)贴的时候你会想什么?(要贴平整,粘牢……)贴好后你又会干什么?(看看贴得是否平整.....)会说什么?当学生把句子加上连续的动作,补上自己的心里话,添加上人物语言等。一句话就能变成具体生动的一段话。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浆糊课室事物
传统中药浆糊的改良研究
老友“浆糊”
广东理工学院校园课室共享APP 的设计研究
高校多媒体课室管理模式初探
奇妙事物用心看
基于二维码的课室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