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网络阅读

2018-03-31 09:29潘丽嫦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教版长征课本

潘丽嫦

一、网络阅读的优势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除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外,还要保障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见下表:

若采取传统的纸质阅读方法,要让学生达到上表中的阅读量,将会由于纸质阅读的种种局限而难以实现。现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已走进平常百姓家,基本普及到每个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阅读就是人们进行阅读的最好选择。相比之下,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内容更丰富,它不但能满足学生对知識量的需求,提高查找资料的效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发挥有极大帮助。它既可表达文字等静态信息,也可以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动态信息,呈现题材广泛、新颖的优势。其题材的广泛性体现为信息多样,覆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娱、体育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一优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增强学生适应各种阅读材料的能力。选择网络阅读,学生可以快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背景知识、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这弥补了传统教材提供相关知识的不足,避免了学生由于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理解障碍。网络阅读的这种省时、直观、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对学生具有较大的诱惑力。

二、有效的网络阅读方法

网络阅读跟传统的纸质阅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阅读的方法。

1. 浏览通读法。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即对作品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弄清作品的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例或典型事例,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这种阅读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结构简单,浅显易懂的文章,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叙事文。

2. 问题阅读法。这是一种目的性强的阅读方法,即带着一定的问题或任务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完成某些任务,收集某方面资料等。此方法适用于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反复品读法。这种读书方法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于名篇名著和一些专业的书籍应该采用这种方法。

4. 动笔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写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效果的好办法。学生在互联网上阅读了某些经典的文章后,可用笔摘录相关的妙词佳句,时常翻阅,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可动笔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作品内容,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也可根据所读作品进行续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5. 以听促读法。这是网络阅读特有的读书法,叶圣陶说:“听话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有声的书,能够随时留心听话,对于阅读能力的长进大有帮助。”在网络阅读的背景下,网络听书这种新兴、无与伦比的“有声阅读”方式,越来越吸引大众。这种阅读方式很适合因识字量小而有阅读障碍的低年级学生和不爱阅读的学生使用,让他们以听促读,在听中爱上阅读。

三、让课本阅读与网络阅读齐驱并进

1. 让网络阅读成为课本教学的辅助工具

课前预习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但是以往的预习可能只局限于对字词的学习,而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语文预习更具多元化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阅读,提前了解作者、时代背景、写作特色等,这将大大有利于课文学习。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时,在课前让学生借助网络,查阅关于长征的资料(包括毛泽东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等。上课时,学生在课堂上呈现了关于长征的好多资料,有的介绍长征的具体原因和路线,有的介绍长征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故事,有的介绍了跟此诗有关的一些大战役(巧渡金沙江、飞夺卢沟桥等),还有的介绍毛泽东的其他作品等。甚至有的学生通过网络观看了长征相关的图片和一些短片,听了诗歌的朗诵示范。诸多的资料介绍完之后,在学习本诗时,距离学生很远年代的故事就一下子变得不再遥远了,从朗读到理解,教学效果得到大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也随之增加。由此可见,网络阅读能成为课本学习的好助手。

2. 让网络阅读成为课本阅读的延伸

小学阶段的每一本语文课本都分为八个单元,而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版块,都有一个主题。以单元主题为阅读指导方向,教师在教授课内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学习的要求,教授完一篇新的课文后,教师可推荐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或与课文相类似的文章要求学生进行网络阅读,使学生从更多的文章和角度进入主题学习,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课本内容能在课余时间得到延伸。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主题是父母的爱,学生在课本中感受了父母严厉的爱、慈祥的爱,教师可推荐《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让学生进行网络阅读,让学生感受令人震撼的父爱;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主题是异国风情,学生在课本中领略了德国、威尼斯、泰国、非洲的风情,教师可推荐朱自清的《荷兰》等文章让学生进行网络阅读,让学生扩大视野,领略更多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主题是了解鲁迅,学生在学习完课本的文章后,教师可推荐鲁迅先生写的其他文章或写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让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如《秋夜》《怀鲁迅》……同时,老师在课间应多鼓励同学间相互交流阅读的内容和感受,以促进网络阅读的效果。

四、让相关的网络平台成为网络阅读的推进器

微课掌上通是东莞市一款方便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互动的APP,家长可以通过微课掌上通随时查看孩子的作业、日常表现、成绩等信息。除此以外,微课掌上通还提供在线作业、口语作业等学习应用,教师可以上传相关的阅读材料,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答题。平台上还有大量与课本同步的阅读资源,教师可加以筛选后让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可组织学生在平台上进行文字或语音形式的读后交流。

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学生在完成网络阅读作业的同时,可及时与同学分享阅读成果和乐趣,阅读过程中遇到难题也便于向同学求助,发现好的网络阅读材料,也可直接在群里发布,让全班师生共享。

五、以谈促读,定时分享

每周或定期举行一次网络阅读分享会,让学生针对自己近期在网络上阅读的作品,在分享会上可畅所欲言,谈谈自己最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喜欢,文章讲了些什么内容,自己读后有什么感受等,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建立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网络阅读的效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人教版长征课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