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学术图书出版的价值提升

2018-04-01 18:11梁爽
视听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术图书互联网+

□梁爽

学术图书不同于大众类、消费类阅读图书,它以学科体系为基础、以学术研究为依托,往往是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凝聚而成的作品。学术图书具有严谨性、深刻性、系统性、前沿性等特点,读者群体相对固定。从内容特点来看,学术图书更偏向于深度阅读,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承接性和整体性。然而,在互联网对阅读的影响日益加深、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普遍的时代趋势下,学术图书出版要借助“互联网+”提升出版价值,从而更好地推出学术精品图书,满足读者的需求。

一、借助“互联网+”,提升学术图书的内容价值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出版国际化按需出版数字平台”众书网、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学术数字出版联盟”,旨在促进中国学术出版规范体系的建设,实现我国优秀学术成果数字化、集约化、国际化传播,推进中国学术精品“走出去”。这无疑对学术图书出版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为学术图书的数字化出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借助“互联网+”,如何提升学术图书的内容价值,成为我们出版人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避免内容的同质化

学术图书的出版除了确保研究内容的高质量、高水平,确保编校加工质量之外,还要避免内容的同质化。而互联网+时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同类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同类图书的出版情况,这也体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获取的便捷和有效性。通过对比同类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界定图书的内容水平,判断其在该领域所处的位置,特别是有助于国内外研究的对比,从而避免内容的同质化,确保图书内容的含金量。

(二)体现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学术研究都有一个传承和递进的过程,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平台的打造,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保存和数据的整理,也有利于推进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交流,也为学术图书的出版提供了合作平台。能够纳入数字化出版的学术图书,一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者具有指向性和发展性,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或实践做出引导,这也是对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最基本的要求。

(三)提升学术图书内容的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迅捷和广泛,这对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也拓宽了传播途径,便于提升学术图书内容的影响力,打造学术图书品牌。虽然目前还没有像对学术期刊进行评定那样来评价图书,但是我们也可以提升学术图书内容的影响力,将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图书汇聚到一个数字化的学术平台,将这个平台打造成评判学术图书水平的一个标准,在数字化平台和学术图书之间建立专业化的关联,通过高质量的学术图书完善数字化平台的内容体系,反过来,数字化平台高质量的内容体系也对后续纳入的学术图书提出高标准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术图书的内容影响力,打造良好的学术图书品牌和口碑。

二、搭建阅读、交流平台,提升学术图书的阅读价值

在数字化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移动阅读、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使阅读超越了纸质媒体,使阅读无处不在成为可能。信息获取和交流的渠道大大地拓宽了,获得信息的速度大大提升,交流的频率和迅捷也是纸质媒体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一)出版社新增服务者的角色

利用互联网,为读者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可以提升学术图书的阅读价值,也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读者第一,为读者服务,无论是数字媒体时代还是纸质媒体时代,这都是图书出版业奉行的一个准则。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渠道拓宽了,出版社不仅要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产品,即内容资源,还要让读者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能够便捷地获得知识,了解学术发展走向和前景,为读者打造便于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出版社不仅扮演了出版商的角色,甚至还是服务者、运营商。

(二)整理数据碎片,注重学术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数字化阅读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快餐化、功能化等趋势,这对学术出版都提出了挑战,而学术研究、学术内容恰恰体现的是学科发展的系统化、整体化。图书内容数据的碎片化是建立图书数据库、开展数字阅读服务的需要和基础工作,但是经过碎片化的数据要彼此建立有机的、整体的关联,以便于数据的提取、整合和再加工,否则我们为读者提供的就仅是数字化形式的图书,提供的是浅层面的阅读,也仅仅是阅读媒介的改变而已,使读者丧失了深层次的阅读体验,也失去了学术图书的特性和价值。在数字化阅读时代,在自由阅读、广泛阅读的时代趋势下,我们要努力探索学术图书出版的最佳方式,使学术图书既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又能确保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提升深度阅读。

三、开拓按需出版,提升学术图书出版的服务价值

一个事物只有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人们的需要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术图书出版除了保证图书内容的高质量、高水平,还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学术图书的读者,如专家、学者、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等提供交流、探讨、互动的平台。在数字化出版时代,按需出版应运而生,不仅满足了图书出版的需求,而且发挥了数字出版的技术优势。

目前,很多出版社围绕学术图书的出版,利用互联网开展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利用微信平台,定期推送与图书有关的周边信息,拓展了图书内容,深化了阅读范围。还有的利用二维码技术,将难以用纸质图书呈现的内容通过网络互连、数字技术等呈现出来,为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便利,而读者只需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轻松地阅读和参与交流。这些数字化技术拓展了读者的阅读和交流渠道,搭建了读者和作者沟通的平台,也使学术图书更加生动化和立体化。

要想做好学术图书的按需出版,利用好数字化出版平台,还要做好学术图书内容的数字化分割和整理,注重体系化,建立完善的学术图书信息数据库,方便读者按需查询、提取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和阅读服务等个性化服务。一般出版社较难独立打造这样的平台,且资源内容有限,可由多个出版业内的机构共同打造服务平台,或针对出版社的学术出版专长打造特色化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术图书数据的整理和保存,也激活了读者的互动渠道,不局限于读者之间的互动,还有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无论在互联网+时代还是纸质媒体时代,提升图书内容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图书出版工作本质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阅读方式。这需要我们出版人用新的思路和视角探寻在信息资源如此丰富的时代,读者的需求、喜好是什么,怎样在图书内容和服务跟踪上提升图书的出版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图书出版依然要有文化根基,做好文化与技术的融合。互联网的出现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互联网、数字化、图书出版这几个关键词也不是今天才被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之所以对“互联网+”与图书出版这个话题进行持续深入的讨论,就是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激发图书出版的活力,提升图书出版的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术图书出版价值提升的关键在于将互联网的优势和学术图书的特点相结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优势,从而促进学术图书出版价值的提升,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推进更多学术精品图书的出版,推动学术图书更好、更快地“走出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猜你喜欢
学术图书互联网+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图书推荐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班里有个图书角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