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金融风险要标本兼治

2018-04-02 07:17郑润祥
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党管犀牛

郑润祥

当前我国金融系统进入“三高”期,其症状是高估值、高溢价和高承诺;其原因是杠杆率高、负债率高和不良率高;其结果是金融风险高。高金融风险给系统性金融风险留下隐患。如何避免发生全国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今年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代经济的重大威胁。

如果把经济比作一个人体,金融就是血液循环系统,资金就是血液,中央银行是心脏,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体系就是这个系统的血管。中国乃至世界,诊断经济健康不健康,“心血管循环系统”至关重要,关键要看金融的血液循环系统是不是“血压高、血糖高和血脂高”。

2017年7月14日-15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管金融,让金融回归本源”即是对金融系统开出一剂猛药。中国的金融资本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党管金融可以约束资本投机贪婪的本性。不同于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的金融资本,党管金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显著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这也是1998年、2008年等历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在中国未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加强党对金融的领导,可以强化金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对金融的领导一定会“正气上升,邪气下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中国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体系既要避免“灰犀牛”,又要提防“黑天鹅”,中国金融体系最大的“灰犀牛”就是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过剩,且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主要表现为大量的金融交易都是自我循环、自拉自唱。总体上看,当前与实体经济增速减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信用的膨胀:2007年初,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10万亿,当年社会融资规模5.97万亿,GDP增速14.2%。2017年末,GDP同比下降到6.9%,但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却上升到120.13万亿,当年社会融资规模上升到19.44万亿,社会信用膨胀明显。

金融业需要瘦身,实体经济需要健体,做到“采阴补阳,阴阳平衡”,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018年是新时代经济的元年,饱蕴中华文明的中医智慧应对金融体系的“三高”易如反掌,西方现代金融创造出来的“灰犀牛”和“黑天鵝”在中国也只是笼子里的观赏动物。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党管犀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管人才”战略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
声音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公布
“抢人大战”要抓住党管人才的“纲”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 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障碍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