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德宝马班公共外语的应用研究
——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4-03 07:18岩,赵
关键词:导向教学法英语教学

张 岩,赵 乐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045)

2016年,沈阳市获批成为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沈阳中德学院于2017年11月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揭牌建立。德国职业教育不仅带来了与宝马、德克斯米尔、欧福、博世等德国著名企业的校企联合办学、产学合作,也带来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行动导向教学法是通过完成某一教学或实训工作活动中所需要的行动,及行动产生所需要的条件、环境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最后通过设计、实施和评价三阶段来衡量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活动。

一、 传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创新性职业教育的区别

传统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国内进行了近二十年,其间不乏有优秀外语类人才崭露头角,这对于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肯定作用。然而由于“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班”“冠名班”等校企合作逐步推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对于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对定向培养班的基本英语要求。传统职业教育与创新性职业教育区别在于:(1)教学目标层面:结果传授与目标传授差异性导致学科知识的复读和职业能力开发的冲突。(2)教学过程层面:知识定向过程与认知定向过程,目标学科理论导向为主还是工作过程导向为主。(3)教学行动层面:教师能动中心与学生行动中心,科学性原则的指导还是情境性知识基础的互动。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值,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和出发点。

1.创新性职业教育与传统职业教育的主要差别

传统职业教育尤其是技术技工教育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延续,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特定专业知识技能,完全能够应付固定岗位的需求,解决现有固态已知的重复性生产问题。传统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和人才的就业培养需求,特点是严格重复的训练还有定向职业化培养,与传统工业生产、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岗位和生产方式照相呼应的。所以说传统职业教育的岗位培养目标,是以单一或某一特定岗位专业知识的传承和重复性技能训练为主。随着国家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和工业化的逐步转型,职业教育的目标不断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应从“传统的着眼现在”转向“适应的展望未来”的创新教育;从某一特定岗位的能力培养和训练,转变为重视学生技术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储备,以及发展技能迁移能力、潜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从重视单一现有岗位专业能力和基础技术养成转化为重视培养职业活动期间能动性的创造和运用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活动,能够独立解决生产过程中突发问题的能力和预判;从只重视职业专业知识教育,转变为重视岗位员工良好的职业情感、职业素质、职业心理、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的全方面发展。

2.创新性教育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也同样如此,实施创新性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确立以培养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出发点的观念。通过创新性教育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第一,通过培养学生对创新性的追求、推崇、维护,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第二,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积极性、观察力和创造性的敏锐想象、跳动活跃的灵感,归根结底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通过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加工能力、自我能动的操作能力、技法创新的能力、展示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及表现力,同样也是创新技能的培养。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决定了其对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教育公平和教育和几方面的主导地位。因此对于“宝马班”的公共英语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六步法”和个人学习(PS)、小组学习(GS,GIS)、合作学习(PS)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二、 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单一的、特定的某一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在教学中发现性、创新性,强调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共同探讨、互动交流,强调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主动性的养成。

1.“宝马班”运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在“宝马班”的英语教学中,可以特定的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项目教学法、关键词卡片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引导课文法和模拟教学法等。“宝马班”英语教学在不同阶段运用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项目、制定资料收集和筛选实施评价评估;行动卡片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关键词卡片法、成果形成;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互评法模拟教学法伙伴访谈法。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三种基本模式

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三种基本体现模式中,总结出个人学习法(IS)、合作学习法(PS)和小组学习法(GS,GIS)。

(1) 个人学习法(IS)。个人学习主要是指个体独立的学习、练习的方式。赞成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观点是:学习自始至终是一种由学习者自己的行为所体现,一种主动的、有建设性的过程(这里的行为尤其指通过练习的方式)。

(2) 合作学习法(PS)。合作学习是指由两位学习者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重点是社交学习和促进方案得到解决。合作学习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可以运用,同时可以方便衔接其他学习方式。

(3) 小组学习法(GS,GIS)。小组学习法是一种通过教师灵活的授课方式,集速度、质量、效果、趣味等多方面显著优点于一身的学习方法。小组内各成员可以是3-5人,也可以7-8人。①其互相通过讨论、头脑风暴、你问我答等方法来进行学习研究,它较个人学习能够迅速抓住知识点和难点,学习质量和程度也在讨论组中加强,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分析也不至于枯燥,现阶段这算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和授课形式,也是课程改革重点培养的创新型学习方法。小组学习是一种社交形式,这种形式可以通过对课堂巧妙地分组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②教师通过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方案,也就是传统的教案。学生通过参照学习方案认真准备,完成有关内容。同学可以根据学习活动提纲,进行自主学习,课堂40-45分钟掌握基础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知识内容,同样要对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过程提出的疑点、难点、重点做好笔记,初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学习小组提交个人想法,也为小组合作打下基础。③之前教师要明确,没有之前的自主学习,就没有小组或者合作学习,更没有个体独立表演展示的课堂。之前提到过,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以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快自己完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准备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④当然,这还是一种要求很高的社交形式,以至于至今为止在课堂实践中相对而言既不受学生欢迎也不受老师的欢迎。这种负面的偏见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社交形式的错误计划、组织以及实施。

3.小组学习的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通常在准备阶段,教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每一次课的小组工作法的运用效果直接受其影响。教师首先明确主题,让学生对主题有宏观和微观的了解。其次明确小组展示的时长和各环节的时间掌控。再者明确学生在小组内的分工与角色。小组学习法的分组原则是基于目标,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实施。在实施阶段,教师需要确定小组主题并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学生立刻自行分组并进入学习阶段。此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各小组内角色分工确定和表演准备阶段。教师此阶段任务是开始之前规定好时间长度。

小组角色分工确定:教师需设置发展空间较大的情景主题,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充足的表演及展示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角度思考和进行角色表演。

情景表演准备阶段:小组成员角色分工完毕后,教师可以提醒进入角色表演准备阶段。所谓角色扮演通常要区别于情景模拟或情景表演,它是指在一个特定、想象的情景和空间时间里,通过演员们(角色扮演者的学生)共同表演来完成某种特定任务。各小组人员根据之前分工好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把教师提供的主题较完整、饱满地呈现出来。在此阶段中,教师应该保持中立态度,不干扰学生的展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时,教师应与学生合作共同探讨以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非代替学生解答问题。

(3)展示和整理。在中德“宝马班”的公外英语教学中,其小组成果的展示主要通过语言形式呈现,而这种口头形式表达方式的过程中又同样包含角色扮演的辅助效果。所谓角色扮演是指在一个特定、想象的情景里,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演员们(角色扮演者)的共同表演来完成。学生通过对成果的准备与理解,进行不同的环节阐述,在展示过程中向教师表达其对主题的理解与应用,教师以此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做出相对应的教学调整及强化。

(4)反馈和评估。进行了准备、实施、展示三个环节后,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及想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师需以此为基础并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分析和调整,弥补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强化学生的优点及进行一定的教学扩展。在实施此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思考当中来。教师应转变其刻板的教学观念,摒弃绝对“正确和错误”的观点,与学生一起探讨和进步。团队规划的单人工作(GIS)由小组来规划,但是仍由学员单独完成单人工作。团队工作(GS)中规划和执行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四、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宝马班”英语教学当中应用的体会和建议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由于大量的参与度与投入度,学生们有了更强烈的学习兴趣。不仅是内在的对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满足,对个人兴趣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存在外在的影响,如对教师的鼓励,学生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每次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悦感与成就感等。

2.学生相互合作可较好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

课上课下出现学生在实际中解决的问题都通过学生共同参与和讨论,在讨论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学生在相互合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附带的实际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们习得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获得更多经验的过程。

3.学生主观主动参与全部教学过程

几个基础教学过程从采集信息、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实施目标、反馈信息到评价成果,“宝马班”学生均参与了实际问题的解决程序,使得学生既了解了整体,又清楚了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

4.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直是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主体,但在行动导向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从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甚至演员,从过程教学的承担者转变成学生接受知识的推进者,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探索者,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作用的发挥。相反,这样需要教师提出更适合的更高标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为此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课程准备,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教学评估等活动,但也因此才真正做到了无论是在课堂之上或者课下,随时都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也因此可以随时充满激情,而教师对学生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和规范,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中德宝马班的公共外语课程是一个技能实际操作与国际语言技能使用相结合的课程,其中灵魂的运用行动导向“六步法”和个人、小组、合作等多元化学习法更能激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潜移默化的兴趣。

[1] 李雪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34-137.

[2] 薄跃萍.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 郭 杰.德国行动导向小组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实训课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239-240.

[4] 吴艳华,吴秀文.行动导向下的英语情境教学——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的设想[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4-37.

猜你喜欢
导向教学法英语教学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