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2018-04-03 09:46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图象创设函数

杨 劲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 31112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学习的实质,在学习中构建数学知识结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加以解释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体验中开拓创新,发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发展智力.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解读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诱导,引导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不断地利用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有效研究,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不断地质疑,有效地探究、讨论,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个人努力、小组研究等方式进入探究过程,在探究中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应用,探究能力得以提升.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探究性教学.探究式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与培养,提别强调培养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探究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学生经过初步合作讨论得出①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出A、B两点坐标,再用两点间距离公式.②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出A、B两点横坐标,再运用抛物线定义.推出本题的解法并不难.

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能否不求坐标求出线段AB的长度?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于是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第三方法:③在方法2的基础上由韦达定理可实现不解方程就能解决问题的目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能力进一步引导,追加变式为:斜率为k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进一步,求AB中点,求△OAB的面积等.

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做好引导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了学生就是发展的对象,学习的主人,研究的主体.

二、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

1.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问题情境中得以有效培养.教师必须具有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数学问题情境的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究问题的热情.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和社会实际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的认知矛盾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的先学习定理、然后对定理进行实际应用的认知过程,转变为先从应用题开始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探究定理,有效发展探究能力.总之, 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探究的问题情境,找准教材内容与问题的结合点,通过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比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获得发展.内容如下:有一位商人和一位数学家谈生意,数学家对商人说:“我准备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十万元钱,但在这个月内每一天,你都要给我回扣,第一天给我1元,第二天给我2元,以后每天是前一天的2倍,请你考虑一下,如果你愿意,我们就签订合约.请同学们想一想谁最后会得利.”这种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投入到问题探究中去.最初,很多学生在最初的时候都认为商人会获利.这时,教师指出其实是数学家获利.学生感到极大的诧异,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学生迫切希望了解其中的原委.教师鼓励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寻求答案.这样,学生的会主动投入到探究过程,很快掌握有关学习内容.

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有效地完成了探究任务,得出结论,提高了探究能力.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利用条件有效探究,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要从学生的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不断探究,使学生能够利用条件有效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它的理论性、抽象性极强,如果教学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为学生创造有效的条件,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想让学生获得有效思考,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探究能力的有效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层次引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学习高中数学《函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笔者就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直接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问题1:如何作出函数y=]x|的图象?

问题2:如何作出函数y=|x-1|的图象?

问题3:如何作出函数y=|x|+1的图象?

问题4:如何由函数y=|x|的图象得到函数y=|x+a|+b的图象?

问题5:探究函数y=|x|与函数y=m的图象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通过这样的方式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比单纯的在课堂上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并且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了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高中数学课程特别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有效地认识数学的本质,并不断地培养探求知识、探究真理、不断进取的良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它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学实验室”.主动探索某一数学问题或现象的答案和形成的原因,通过实验研究不断学习新知识.比如,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我们知道,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它的极为抽象的概念与性质又是很难理解的,特别是有关图象的变换问题学生学起来感到难度很大,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教学三角函数部分内容的知识时,学生对平移变换、翻折变换等知识点很难真正理解,他们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性质和概念,理解不了,更难准确应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己动手探究.

问题1:函数y=sinx的图象与函数y=Asin(ωx+φ)+B的图象之间关系如何?

问题2:参数A,ω,φ,B对图象有什么影响?试用计算机探究.

教师可以引导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地进行绘图尝试,将将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学生取一些数值、对不同情况的函数图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断尝试.学生进行多次尝试后就会对函数有个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提出假设(猜想规律),并引导让学生用熟悉的函数实证.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得出规律,有效地解答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一项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教师不是教学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做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人,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探究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发展学生.

参考文献:

[1]何名慰.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3).

[2]孔胜涛.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6(01).

猜你喜欢
图象创设函数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