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动留针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在偏瘫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2018-04-03 08:43白玉梅黄新燕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头针痉挛偏瘫

白玉梅,黄新燕

博山区中医院,山东淄博 255200

偏瘫也被称作是半身不遂,多表现为一侧上下肢或者面肌与舌肌的运动障碍等等,轻度的偏瘫患者虽然具备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是其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其生活质量也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偏瘫患者日益增多,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该病一旦发生,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研究应用头针动留针法结合体针、偏瘫康复功能训练治疗3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期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为该院住院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颅脑损伤引起的偏瘫),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在55~65岁,30例病人均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病程在发病后2~8个月之间。

1.2 治疗方法

头针针刺方法患者坐位或卧位,采用国际标准化头针取穴,根据病情如患者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取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顶颞后斜线上1/5;如有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加顶颞前斜线中2/5、顶颞后斜线中2/5;如有中枢性面瘫加对侧顶颞前斜线下2/5、顶颞后斜线下2/5。采用长时间留针间断行针法,留针时间2~3 h。选用28~30号1.5毫针,消毒后,常规进针法刺至帽状腱膜下,针后捻转,200次/min,然后每隔1 h捻转1次,直至出针。

康复功能训练:头针留针期间进行偏瘫康复功能训练。

(1)软瘫期:处于软瘫期的患者肢体控制能力比较差,并有着随意运动消失以及肌张力地下等临床表现,在对软瘫期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于多种训练模式来提升患者的肢体肌力以及肌张力,借此来获得良好的肢体诱导效果。因此说通过尽早的床上主动性活动训练模式,能够对软瘫期的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出现肌肉萎缩以及关节活动受损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

①进行床上正确体位的维持:对于软瘫期的患者而言,需要尽量积极维持床上的正确体位,此外在坐位跟站立过程中还需要给予偏瘫侧上肢一定的支持,以避免出现牵拉肩关节等问题。②被动活动:软瘫期的患者往往已经丧失了一定的主动活动能力,这也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被动活动训练模式,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将训练手法保持在无痛范围内,并需要注意对患者肩关节跟髋关节的保护。③床上训练: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以及神志清醒基础上,还需要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具体训练内容包含有翻身以及桥式运动等等。

(2)痉挛期:在痉挛期患者伴随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以及随意运动过程中存在有共同运动的临床症状,具体治疗时应当将重心放置在肌痉挛的控制以及促进分流运动2个方面。

①抗痉挛手法:具体内容包含有良肢位的摆放以及抗痉挛模式训练等等,并可以借助于挤压、牵拉以及快速摩擦等多种手法来使得患者上肢的肌张力得到有效的降低。②感觉刺激:主要是借助于Rood技术来应用各种感觉对抑制痉挛进行有效的刺激,比如进行关节的轻轻压缩、在肌腱附着点上进行加压处理,或者应用适当的力度来进行按摩处理等等。③治疗性训练:在对处于痉挛器的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治疗性训练还包含有坐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等多种形式。

(3)恢复期:处于恢复期中的偏瘫患者其肌痉挛轻微甚至消失不见,并且能够进行自由运动以及简单的单关节运动工作。在对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将治疗的重点放置在对患者肌力以及耐受能力的训练上面,并且需要将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机体协调性训练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因此说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们还需要坚持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并进行定期的功能锻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机体的协调能力以及运动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并能够有效避免已有功能退化等问题的发生。

在功能训练时,还需要在对患者的肌力跟肌耐力进行继续训练基础上,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协调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以及运动治疗效果。

2 结果

在康复功能训练结束还要求主治医师在进行患者的实际病情基础上进行分期的针刺处理,用来改善患者的机体协调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①软瘫期。在对软瘫期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采取的是巨刺法,在该针刺法中,多是通过健侧经气来刺激患侧经络之中残存的真气,对于患侧中的邪气也能够起到良好的祛除效果。通过该针刺模式的应用,其能够充分发挥出患者的潜在运动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该方法进行分析,其主要是通过侧键的用力收缩来不断提升患者的患侧肌张力,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穴位选择:选取健侧上、下肢阳明经腧穴。如手三里、外关、合谷、梁丘、足三里、解溪。在完成穴位选择之后,采取1.5寸30号毫针,并进行电针仪的连接,将电击频率调节到低频5 Hz连续波,并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来进行输出强度的合理选择,具体刺激时间为20 min。

②痉挛期:在对痉挛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拮抗肌取穴”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选择,在穴位选择过程中上肢取肩髃、肩中、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三皇穴(相当于脾经的阴陵泉、漏谷、三阴交)。具体操作模式跟软瘫期保持一致。

③恢复期:在对恢复期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其针刺穴位选择如下:上肢:肩髃透极泉(下1寸)、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阳溪、合谷等。下肢:风市、伏兔、足三里、丰隆、解溪、阳陵泉、悬钟、申脉、三阴交、太冲。具体的操作模式同上。

3 讨论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将人体的头部作为诸阳之会,认为手足六阳均与头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所有阴经在跟阳经的静脉结合之后都会上达到头面。可以说人体的经气在通过了经脉、经别以及皮肤等组织之后,均会集中在头部上面,因此在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针刺头针的模式来起到良好的通络效果,并使得患者的活动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而在现代病理学之中,其认为通过针刺头枕的模式能够使得中风偏瘫患者的血液流动过程中的一些异常指标起到有效的改善效果,对于患者四肢肌力的提供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在头针留针过程中来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其能够通过针灸的模式使得患者的脑细胞以及神经起到良好的重塑效果,并能够使得患者的神经传导情况得到有效的恢复。在该过程中借助于大量重复导向性的训练,还能够促使患者的大脑皮层来进行各种运动模式的有效学习,并逐渐恢复自身的运动性能。

[1]毛勇,李林海,高鑫,等.功能性电刺激并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52(5):586-588.

[2]张红娟,李晓芹.急性脑梗塞伴偏瘫病人早期家庭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7):83-85.

[3]韦玉鲁.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8):2112-2114.

猜你喜欢
头针痉挛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