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思考

2018-04-03 14:08陈国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专业会计人员

陈国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数学与经济系,四川 遂宁 629000)

从2017年开始,会计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财务机器人诞生并应用[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初级、中级、注册会计师三大考试报名人数井喷式增长,共享会计概念提出,《会计法》修订,等等。这一系列变化都是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技能,推动会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主要原因是最近十多年会计行业发展太快,本身需要调整,而我国经济又刚好处于转型时期,众多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甚至面临生存危机,此时企业更需要能帮助他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型会计人才,这导致一般会计人员的社会需求量大幅度较少,而中高级业务财务人员,复合型的管理会计人员的社会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为此,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为培养未来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打好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一、会计专业人才的现状分析

最近十多年,由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众多,已经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操作型"、"实用型"的初级财会人员,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会计人员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一般性会计人才已经供大于求,管理型会计人才却供不应求。

随着财务机器人的推出、共享会计概念的提出并实施,大量低端会计核算人员未来将会失去工作,这将迫使他们转型升级。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企业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会大量增加。2016年,我国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直接将管理会计列为“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普通会计人才严重过剩,而管理型会计人才缺口达到百万。

随着新型业财一体化软件、财税等系统集成发展起来,通过这些业财一体化软件和各种系统的集成,核算会计这种基础岗位逐步将全部由软件的电子记账代替,全过程系统自动化处理,会计人员只需要辅助操作即可。无纸化报销技术、电子发票、电子会计档案等应用,财务共享中心快速发展等,将大量减少一线会计人员。据统计,美国的财务专业人员当中,20%的从事记账核算工作,80%以上的人士从事管理工作,而中国现有的情况恰恰相反。

随着共享会计的出现,财务外包的兴起,对于小型企业而言,通过代理记账会减少对一般财务人员的需求。对于大中型企业也可以将共享财务这部分操作性初级工作进行外包,减少一般性财务人员,将主要保留业务财务人员、战略财务人员和少部分共享财务人员,也将导致专业财务人员、基础财务人员需求量大幅减少。

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思考[2]

一般认为,管理型会计人才是掌握系统的会计理论,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税收法律,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熟悉国际惯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和战略思维,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解决企业复杂经济问题的复合型财会专门人才,具有未来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会计专家的潜力。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主要培养初级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可能直接达到这一高度,但可以增长宽度,可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多灌输管理会计思想、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多增设“会计与管理相结合”的学科交叉课程,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为培养更多的未来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做好充分准备。

(一)转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现行高职会计专业主要采用以学习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实用的、初级的核算型会计人才,而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需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以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四维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形成具有健全人格、意志坚强、心胸宽广、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综合素质。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转变观念,在会计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中多灌输管理会计的思想、理念,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调、沟通、管理和协作能力上多下功夫,在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上多下功夫[3],为培养未来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二)高职会计专业可以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多下功夫

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增设“会计与管理相结合”的学科交叉课程,调整会计专业的培养计划,整体优化学生知识结构[4]。鼓励支持教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发横向课题,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只有师高才能做到弟子强。

为了培养更多的未来的管理型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必须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综合考虑专业教师、会计专家、行业与企业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既立足于当前,更要着眼于未来,充分考虑会计专业人才的长远发展和社会需求,在适当减少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核算类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并逐步加大案例教学比重,同时将会计专业课程与会计电算化结合起来,加大信息技术的运用,减少重复内容教学,尽量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手段,尽量多进行模拟实习、实训。同时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税务筹划、管理咨询、风险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等课程,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更多的懂会计的企业管理型人才,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创设一切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5]

高职会计专业要做到强基础、重实践。会计专业的教学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针对企业需要的人才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在会计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中应当注重将会计职业的规范融入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会计职业的素养,尤其是在当今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应当注重培养全面的专业技能以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调能力、职场综合竞争能力、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对会计专业业务技能进行深度培训和认知,为培养未来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6],让企业帮助学校进行会计专业ERP技能培训,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综合业务能力,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不断更新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企业进校园活动,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加强学生在团队协作、会计职业培养与职业道德方面培养与锻炼。

开展会计专业学生进企业活动,利用每个假期到企业实习、见习,每个假期重点了解一种类型的企业,如初创型企业、传统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股份制企业等,重点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过程,将业务与财务结合起来,只有熟悉企业,才能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

总之,高职会计专业重在打好基础,同时在日常教学中灌输管理会计的思想、理念,更多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协调、沟通、管理和协作能力上下功夫,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下功夫,在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上下功夫,为培养未来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做好充足的准备。

猜你喜欢
管理型会计专业会计人员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战略管理型模式下的产业闭环管理体系建设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财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探究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