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汤辅以推拿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

2018-04-03 03:54张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病程肢体住院

张鹏

兰州新区西岔镇西岔中心卫生院,甘肃皋兰 730207

骨折患者在骨折早期或者在实施骨折手术后极易出现肢体肿胀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一部分出现非正常体积增大,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点的肢体肿胀会导致患者的伤口出现坏死、感染、未愈合等并发症。肢体肿胀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血管壁扩张、静脉回流存在一定的障碍、肌肉反射性痉挛等,对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消除患者的肿胀情况,进而改善患者的微循环,是治疗骨折肿胀的重要措施。而在中医治疗中的活血化瘀汤得到了广大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的认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和通血活瘀等功效,有利于消除患者肢体肿胀部位。近年来,推拿按摩在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中逐步推广,推拿按摩可以疏通经络,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的恢复。该次将调查分析该院2014年6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92例在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汤配合推拿实施治疗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择在该院实施诊治的92例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以92例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H组与T组)。H组中的46例患者实施活血化瘀汤治疗方案,T组中对46例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行活血化瘀汤辅以推拿治疗方案。

在H组46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是 15~76 岁,平均年龄是(41.39±5.82)岁;骨折类型:5例股骨骨折,8例肱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1例掌指骨骨折,12例桡尺骨骨折;病程是20~68 d,平均病程是(43.58±2.35)d;肿胀程度:11 例Ⅰ度,26 例Ⅱ度,9例Ⅲ度。

在T组46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年龄是 16~75 岁,平均年龄是(40.89±5.79)岁;骨折类型:6例股骨骨折,7例肱骨骨折,9例胫腓骨骨折,10例掌指骨骨折,14例桡尺骨骨折;病程是19~65 d,平均病程是(42.76±2.41)d;肿胀程度:10 例Ⅰ度,28 例Ⅱ度,8例Ⅲ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病程和肿胀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比较性。

1.2 治疗方法

H组中的46例患者实施活血化瘀汤治疗方案,柴胡、香附、路路通、泽泻、枳壳、泽兰各10 g,青皮、乌药、郁金、木香、陈皮各15 g,上肢骨折加用羌活和桂枝各10 g,下肢骨折加用川牛膝、独活各10 g。所有中草药材和水煎服,1剂/d,早晚各服用1次。T组中对46例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行活血化瘀汤辅以推拿治疗方案,在H组的基础上实施推拿治疗,采用揉、推、按、拿、摩、滚、掐等手法,对患者肢体肿胀部位进行适度的推拿按摩,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治疗效果调整推拿力度,1次/d,每次在30 min左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情况。治疗疗效的判断依据主要是患者的肿胀程度,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个等级。痊愈是指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症状完全消失,得到了;显效是指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症状减轻50%以上;有效是指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症状得到了部分缓解;无效是指治疗后患者的肢体肿胀症状未得到缓解,甚至部分患者症状出现了加重。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H组与T组在经过各自的方案治疗后,H组的住院接受治疗的平均时间是(15.61±1.97)d,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是 (8.52±2.19)d,肿胀消除的平均时间是(9.86±1.52)d。 在治疗效果方面,6 例患者痊愈(13.04%),11例患者显效 (23.91%),17 例患者有效(36.96%),12例患者无效(26.09%),治疗总有效率是73.91%(34例)。H组4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3例患者(6.52%)出现呕吐,5例患者(10.87%)出现头晕,6例患者(13.04%)出现呕吐,并发症发生率是30.43%(14 例)。

T组的住院接受治疗的平均时间是(10.32±1.29)d,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是(6.37±1.89)d,肿胀消除的平均时间是(7.52±1.36)d。在治疗效果方面,12例患者痊愈(26.09%),17例患者显效(36.95%),15例患者有效(32.61%),2例患者无效 (4.35%),治疗总有效率是95.65%(44例)。T组4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2例患者(4.35%)出现呕吐,3例患者(6.52%)出现头晕,3例患者(6.52%)出现呕吐,并发症发生率是17.39%(8例)。

H组患者的住院接受治疗平均时间、症状改善平均时间、肿胀消除平均时间和治疗总有效均远远高于T组患者,H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高于T组患者,T组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折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由于血管壁扩张、静脉回流存在一定的障碍、肌肉反射性痉挛等多种因素,造成骨折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骨折后期肢体肿胀。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极有可能引发患者的伤口出现坏死、感染、未愈合等并发症,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正常恢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在对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的治疗,主要致力于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促进肢体肿胀症状消失,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中医治疗中的活血化瘀汤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和通血活瘀等功效,将柴胡、香附、路路通、泽泻、枳壳、泽兰、青皮、陈皮等多种中药综合使用和水煎服,可以发挥各种中药材的功效,有利于消除患者肢体肿胀部位。推拿按摩使用揉、推、按、拿、摩、滚、掐等手法,可以帮助患者活血止痛、疏通经络、调整机能、消除疲劳,减少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症状改善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在该文的研究中,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H组与T组的住院接受治疗平均时间分别是(15.61±1.97)d、(10.32±1.29)d,症状改善平均时间分别是(8.52±2.19)、(6.37±1.89)d,肿胀消除平均时间分别是(9.86±1.52)、(7.52±1.36)d, 治疗有效率分别是 73.91%(34 例)、95.65%(44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30.43%(14例)、17.39%(8例),T组与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应用活血化瘀汤配合推拿对骨折后期肿胀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较为有效,该治疗方案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还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以及降低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在临床应用上值得宣传推荐。

猜你喜欢
病程肢体住院
妈妈住院了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