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德育走向课程化

2018-04-04 09:28田东仙
读写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班会德育班级

田东仙

摘 要 本文重点探讨了小学德育如何走进课程化发展道路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 小学德育;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026-01

作为学校,不仅承载着家庭、百姓、孩了对未来的期望,还担负着“教化”一方百姓的职责。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德育教育的真谛,只有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引起涟漪才能影响学生的言行。德育活动要让德育特色建设与常规工作相辅相成、形成梯队、做到有线对点。每一个教育主题点的完善整合、特色挖掘要融与学校整体校园文化内涵结合在一起。在德育教育的主题活动中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用课程的思路做德育的模式,将以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路径,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引导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打好孩子们“精神的底子”。班级是德育活动的主阵地,课堂则是德育、智育的主渠道。近年来,我们学校将教育为品行修养教育点,以两条线切入品行修养教育:心理品质以“勤”、“恒”等为一线;道德品质以“孝”、“敬”等为另一线,通过若干层面深入实施,实现德育主题化、课程化。

一、学科课程是德育课程的主渠道

现在各个地方课程是三级课程,德育课程也不例外,所以我们的国家德育课程就是道德和法治课以它为主,研发专题性课程。全员德育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全员德育的实施关键在于学科德育的落实。学科德育就是教师依据新课程的要求,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运用教学机制,学科教学策略,抓住学科渗透德育的途径,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有效的实现德育目标。我校重点关注课堂教学主渠道,做好德育学科渗透,同时还制定自己的特色課程和活动,坚持活动育人和德育生活化。德育不应只在德育课程中,还要融入在所有课程和日常生活中;德育不仅要重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更要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培养。

二、活动课程是德育课程的助推器

学校处处是德育,时时皆德育,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在我们的概念里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德育体系。德育课程化就是要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德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明确的德育目标,有详实的德育方案,有具体的德育实行措施,有较好的德育效果,有激励性的德育评价体系,有深刻的德育心得反思,有借鉴意义的德育总结,还有适合各个学段的校本德育体系教材等等。

德育活动课程是在德育目标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德育活动。首先多维度确立德育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让孩子在活动中树立健全人格,在实践操作中健全品格,在实践锻炼中为理想奠基。

德育活动课的形式可谓丰富多彩。

(1)加强班团队活动的德育课程化建设,发挥班委会,团委会的作用。比如幸福教室的创建课程,班级值周活动,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等等都可以课程形式进行;

(2)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课程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课是德育工作的生长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革命烈士园,看守所,科技馆,社区服务,老年公寓,工厂,志愿者服务,拉练野炊,文明环保伴我行等等;

(3)加强校园文化的德育课程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的课程载体有夏令营,科技体育艺术节,校园班级文化建设,运动会,篮球赛,趣味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

(4)加强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课程化建设。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的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程度化较高,班级工作运行顺利,班主任工作也比较轻松;然而有的班主任却陷入班级管理繁忙的事务中,难以自拔,就是因为没有发展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三、校本课程是德育课程的翅膀

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主题班会课。学校提出了德育五维目标要求,即:行为求美、人性向善、特长发展、精神充实、心灵和谐。根据不同年级的心理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规范与文明、理想与有为、责任与担当”主题,积极探索课程式主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促进课程式主题教育的“三动”即情动、互动与行动,以主题班会为平台,扎实有效地推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德育主题班会策略要求做到六化,即,情景化、案例化、多元化、生本化、互动化、引领点评高位化,我们拟定了示范班会制,班会赛课制,主题班会评比制,说班会,议班会,班会反思与总结,并拟定了班会课程评分标准,纳入竞争机制,以保证德育主题班会课程的质量和育人效果。

我们在开展德育课程的建设中,要从关注教育的整体性出发,要注重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的培养,要注意知识教育、道德思想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效融合,要发挥好评价的德育功能。通过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使德育活动成为一种自然的、愉快的教育过程,成为具有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成为学生人格和心智双向提升的有效载体,使德育活动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切实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上述课程化,流程化的德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完善,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进而学会学到管理活动的能力,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学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育目标。随着课程化建设的深入,我们深刻认识到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运用活动这一载体,在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德育,进而形成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教会学生具有人际沟通的能力,具有欣赏合作伙伴的心态,具有健康的人格。总之,学校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全局,在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九十四中将致力于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地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进程,并重点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机制,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更有实效性。

猜你喜欢
班会德育班级
班级“无课日”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