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018-04-04 09:28罗辉
读写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音乐学习兴趣

罗辉

摘 要 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教师要加强重视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使得音乐教学积极效果没有完全实现。

关键词 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067-01

当前小学音樂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新形势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小学音乐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小学音乐教育中,需要不断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育中,充分发挥主人翁身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小学音乐教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培养音乐兴趣有利于提升艺术素养。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课程,对于培养艺术品位与艺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音乐不仅是孩子启蒙的基础教育,更是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音乐教学是从乐理理论等方面入手,不断吸引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与爱好,为学生提升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二)激发音乐兴趣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美学审美具有启蒙作用,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畅通情感表达的渠道,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可以时刻保持自信状态,激发对其他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小学音乐教育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为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授课,反而是将晦涩的乐理知识予以灌输,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从而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在小学课程设置中没有建立完善的音乐教学体系,甚至对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基础目标,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指导,教师虽然尝试进行课程创新,然而没有课程目标作为指引,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随意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需要长期累积的艺术审美,更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如果没有小学音乐教育的学习背景,那么在授课过程中自然无法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指导,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充分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不仅需要书本课本作为依托,更需要音乐器材、乐器等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模式。

(三)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并且反复强调英语教育中学生的主体身份,但是部分音乐教师并未加强这一问题的重视,不能尊重学生的主人翁身份,总是片面地说教,进而使得小学生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感觉小学音乐课程就是一种机械式的单方面灌输课程。

三、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是现阶段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教育,同样需要情境教育烘托课堂氛围,传达情感,情境教学和音乐教育两者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在小学音乐的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对教学情境进行营造,能够让学生可以在多元化音乐氛围中,对多重感官进行调动,并深化在音乐艺术中的理解能力。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以弥补在音乐教学中的设施不足,特别是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各式各样的乐器和演奏与音色,使得小学生可以在学习音乐乐器的同时,对音乐知识产生一个形象化的认知,并掌握音乐课程中想要表达的基础文化。

(二)教学资源是对小学生兴趣进行激发的重要手段。以往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总是按照教材内容或者是常见乐器开展课程,让学生在单一化的内容当中学习音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环境已经出现,能够被教师选择的音乐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所以,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更加注重音乐课程资源的深入开发,使得小学生的学习视野能够打破教材的约束,能够主动地接受比较丰富地和多元化的音乐内容,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将音乐剧的形式引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这一形式中进行角色扮演,并深入地体会并感知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适当地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这就需要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手段,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推进音乐教学体制升级。小学阶段正是启蒙发展的快速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把握,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色、兴趣爱好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如根据学生爱好可以进行乐器分组,或者在教授舞蹈过程中根据身材特点进行分组教学。此外,小学阶段也可进行具体划分。低年级学生以了解和培养兴趣为主,可以更多地让他们了解不同音乐知识。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深度培养,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和音乐的艺术特征,为学生设计更为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逐渐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判断能力,而这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更有利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模式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推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琳.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才智,2015.

[2]周乔.小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现状与分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音乐学习兴趣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