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8-04-04 09:28吴飞燕
读写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高中化学

吴飞燕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模式被研究者们提出并进行应用,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学思课堂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学思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进行有效的融合,其一改传统教学中被动式的学习模式,赋予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主动的权利。从高中化学的学科角度来说,其有着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不少高中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如何突破这些困难是每一个高中教师都需要思考的一件事,而通过学思课堂的构建就可以突破这些困难。本文结合笔者的一些研究与思考,谈一谈学思课堂如何落实到高中化学教学中。

关键词 学思结合;学思课堂;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108-01

一、学思课堂的内涵

学思课堂主要的关键就在于“学思结合”,但是这种模式主要指代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群体。主要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的角度来讲,其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先学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思”,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善于提问的能力。当然想要完成这项任务,还是需要教师在“有所思”的情况下进行。之所以说学思课堂的关键,其在于“学与思”是获得知识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并且还是不可分割的。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掌握好两者的平衡,或是造成“学”与“思”的分离,那么这与高质量教学是背道而驰的。

二、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想要让学思课堂在高中化学中得以应用,或是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学思课堂”,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明确学科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传统教学理念所造成的教学问题,这样才能够将“学与思”真正的结合。从实际来说,高中化学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学生课堂主体性不强。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以及应试教育的干扰,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在课堂上会利用大量时间进行灌输,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从实际角度来看,学生的这种“学”是属于被动形式。同时由于教师利用大量时间进行灌输,也使得学生单独思考的实践被严重抹杀,这在很多时候都是影响学思结合的效果。从上述的几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其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会进行思考,但是高中化学知识过于繁杂,他们是极为需要良好的方法或是方向来进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已经整理好的知识交给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却没有过多渗入,这也使得学生在思考并不是在进行“学习”,而是进行反复的记忆。同时直接交给学生整理好的知识,也使得学生丧失了自学与探究的欲望。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与思的有效结合。

三、学思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构建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学思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工作,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去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转变传统教学学生单方面接受知识的状况,激发他们的思考的兴趣,为课堂实际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需要重视教学情节的构建。比如说,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来创设情境。实验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新奇性与可探究性高于传统课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重视实验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操作步骤最好是选用较为简洁的,现象容易让学生观察得到的实验为主。比如说在酸碱盐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现有材料为学生展现一个制作简单酸碱指示剂的实验。这样可以很好的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思考的氛围当中。

(二)结合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是高中生进行“学思结合”的重要关键,教师在设计问题前应当首先重视问题是否可以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学情”,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此外,教师在提出问题前,还要保证问题难度的适中,既要照顾到基础性,还要重视其本身的可探究性。比如说在教学氢气与谁的反应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幾个问题,氯气是什么颜色的、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芯试液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向氯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氯水的漂白能力怎样变化?为什么?这种不同难度系数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这种难度不一的问题,也容易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体现他们的主体性。

(三)进行自主探究,促进学思结合

高中化学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行为,这是学生将学思结合落实到实际的重要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主探究需要良好时间作为基础。介于高中化学课程较为紧张,教师可以先通过布置探究性预习作业来进行,这也是一种教导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过程。比如说在“物质的分类”的预习中,教师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有关物质分类的实例;对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可以怎么分类;寻找所使用的分类方法有何异同?不同的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在分析以上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联系课后作业。当然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这些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标记。这样在课堂上的听课更有针对性。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小组分工要明确,要有负责组织合作探究的学生、负责记录探究结果的学生、负责展示成果的学生,通过有效组织,小组学生之间互动讨论,激发思维,提高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促使学思有效结合。

四、结语

总的来说,学思课堂有助于学生思维与学习能力有效发展,我们教师在构建学思课堂的过程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落实“学与思”的结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