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史学教育在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8-04-04 09:28谢社林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重要性策略

谢社林

摘要:本文分析了史学教育在中国美术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将史学教育融入到中国美术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史学教育;中国美术史;重要性;策略

一、美术史教学对美术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笔者在此提出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史学方面的内容, 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受到培养目标的影响。从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设定的教学目标来看,大多数美术教育专业都将对学生的培养定位在美术教育工作者上,从学生实际就业的情况来看,确实有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从事了教师行业。因此,作为未来美术教育的工作者,学生一方面要具备美术专业学习技能,另一方面要具备美术文化底蕴和美术历史知识。笔者认为优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了解和熟悉美术的发展与历史,必须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层面来看待美术历史和美术文化。中国美术是伴随着文化发展逐步进行的,有着完整的发展轨迹,已经成为世界美术史上一个独特的发展体系。美术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紧密联系,美术的传承和发扬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当代大学生更是要将这份文化自觉性放在心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一文件中认为,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在把握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原则的前提下,有步骤、有条件、一体化地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文化知识教育、艺术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之中去,并一以贯之地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构筑中华文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已经是势在必行,而中国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教育的开展必然成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部分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会进入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岗位,他们承担着引领中小学生进入艺术殿堂的职责,对其开展美术史教育,让其了解到中国美术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受到美术史本身研究范围的影响。美术史涉及到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风格流派、美术哲学、美术理论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丰富和厚重的史学知识作为基调。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文化环境下去思考美术作品背后的深意和美术家本身的个性和特征,而且教师会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大相径庭,这反应了一个根本事实:具有一定史学基础的美术生在学习相关史学课程、理解作品风格时更为轻松,学习效果更好;那些缺乏史学积累的学生在学习美术思想、美术风格时则表现得差强人意,久而久之则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面对缺乏美术史积累的学生,教师首先的任务就是帮助其补充史学知识,之后再正式进入教学主题,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教学连续性的视角来看,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了数学学习兴趣之后,可以逐步减少史学知识的补充,鼓励学生自学相关内容。

第三,美术史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层次。史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是将美术鉴赏课程和美术史区别开来的主要途径。美术专业课的教学绝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美术作品鉴赏上,这也是每一个美术史教师都达成的共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时安排因素的限制,一些美术教师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美术作品鉴赏上,较少探讨美术发展规律和美术发展概况,导致美术史课程和美术鉴赏课程之间没有表现出区别性和特性。从课程本身来看,美术史研究的是美术发展历史和其中蕴含的规律;美术作品鉴赏则是已有的生活经验、自身的视觉体验来分析、感受和判断美术作品的过程,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将二者有效地区分开,但是教师可以在美术史家课堂中侧重于史学知识的教育,让二者区分不明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史学教育渗透到美术史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首先,要给学生推荐史学学习的渠道。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从最基础的史学知识开始学习,培养其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一般的文科生相比,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文化基础课上的表现比较差。在刚刚接触美术的时候,他们根本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对此毫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从源头来解决问题,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更加习惯于手机阅读和网上获取信息,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历史学相关的公众号,比如青年史学家、史学研究、历史研习社等等,让学生在其中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和历史故事,循序渐进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应该集中在史学知识的学习上。中国美术史课堂上,部分学生认为欣赏历代美術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要高于教师讲授历朝历代的美术发展情况和介绍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会大幅度缩减美术概况、美术作品创作背景的分析,而是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美术作品鉴赏,显然这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美术史的教学中,美术作品的赏析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术作品赏析所占的教学比重不应该超过总学时的50%,并且美术作品的欣赏还要和作品创作的历史环境相还原,这样才能体现出美术史课堂上欣赏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磨合之后,学生将会慢慢地进入到史学学习的状态之中,进而为后续的美术概论、美术史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比如作者生平、影响其美术作品风格的重要事件、美术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等等。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搜集经典美术故事难度不高,只要认真查阅资料都能够顺利地完成,对于艺术生而言,从一开始就接触难度系数很大的理论作业,会打消其学习乐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讲解出来,一方面加深其对所搜集到的史学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则可以塑造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适当地给讲解精彩的学生加分,在同学之间形成良性、活跃的竞争氛围,塑造良好的美术史学习环境。

总而言之,从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需求和美术史教学本身的意义来看,专业教室让美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史学知识都是必要且必须的。美术史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和工作中更加容易适应,还能让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美术专业更应该重视史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 (新修订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重要性策略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我的手机在哪?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无敌上上签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