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理论概括

2018-04-04 09:28伊力帕提艾沙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

伊力帕提?艾沙

摘要:承认语言和社会的紧密联系,正是语言学研究的根本立足点。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研究语言和社会间各方面的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的角度去考察语言,进而研究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任务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公变”。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语言;社会

一、社会语言学以及它研究的对象

承认语言和社会的紧密联系,正是语言学研究的根本立足点。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研究语言和社会间各方面的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的角度去考察语言,进而研究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任务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公变”。

由于社会和语言的联系广泛而复杂,语言学家对社会语言学定义和研究对象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是,把社会和语言结合起来研究他们之间的公变关系,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基于此,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限定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阶级、阶层、职业、语境等;2.社会因素对语言功能、语言地位的制约作用;3.与语言使用有关的问题,包括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双语、双言現象,双语教育等;4.有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包括语言接触、语言影响、语言融合等;5.个人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心里状态、性格等;6.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影响;7.语言因素对社会因素的影响等等。

二、社会语言学的兴起

“社会语言学”这个术语虽然在1952年就出现了,但一般认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真正开始流行是在20世纪60年代。

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发展,总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动因。社会语言学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内在动因在于语言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语言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外在动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会需求:

首先,来自社会历史方面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我国的语言规范化、民族地区和方言区的语言教育,以及城乡人口流动导致的问题给社会语言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其次,由于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使语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比如:个人使用双语、家庭使用双语社区使用双语现象的普遍。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也需要关注语言与社会关系。比如:计算机的出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的运用。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语言学开始传入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语言学在我国兴起有以下的特殊的社会原因和学术背景:

1.“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强调阶级斗争,以致引起对语言没有阶级性的批判,因而造成许多政治以及社会问题。

2.我国传统语言学虽有它辉煌的成就,但对社会与语言和语言与社会等的研究方面有局限性。

3.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和社会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社会对语言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促使语言学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4.语言规划、口语研究、双语研究、方言研究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取得新进展。

5.多学科发生交融,新兴学科蓬勃发展,边缘学科陆续诞生,对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的兴起也有很大促进。

三、社会语言学的发展

社会语言学始终注重研究社会与语言的关系,同时还注重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来帮助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从这方面社会语言学被分为理论社会语言学和应用社会语言学。20世纪70年代后,社会语言学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加强,到了80年代中期,社会语言学家特鲁吉尔明确提出了“应用社会语言学”这一概论。社会语言学的应用性研究在法律语言、广告语、语言教学等领域中得到很多成果引起学术界广泛的重视。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在我国语言识别、案件侦破、审理以及法律语言,广告语言、医学语言等方面也有不少惊人的研究成果。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来源于“交际能力”这概念的对语言教学的重大影响。1966年,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海姆斯发表“论交际能力”这篇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语言学的“交际能力”这个基本概念。他的“交际能力”涵盖了以下四个方面:

懂得什么是合乎语法的话也就是说语法的正确性;

懂得什么是懂得被接受的话,是语言的可接受性;

懂得什么样的话适合什么样的场合,也就是语言的得体性;

懂得某种语言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可能性有多大,简单来说是语言的可行性;

四、社会语言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首先作为一门特别强调语言社会共变的学科、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学”,应该是一门独特的现代语言学分支学科;其次,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社会学也不同,社会语言学的侧重点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而不是从语言的角度关注社会现实,所以还是应该算作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社会语言学把人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考虑进来语言才真正看成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语言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差异、变体的集散地,“变异”的概念意味着我们必须认识到语言学不仅仅只是研究抽象的客体。语言本来就是在社会中应用的,是人们日常使用着的东西,语言学研究离不开使用者和使用环境。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再一次提醒我们,抛开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来研究语言是片面的,是最终也是不可行的,把语言和社会结合起来研究才是完整意义的语言学。

五、结语

我国是研究社会语言学的天然宝库,因为在我国语言学有联系社会的悠久传统。所以,20世纪80年代,社会语言学理论进入中国后很快就扎根,一直到90年代初,呈现出一个非常活跃的局面。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语言学有更大进步,其中最突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出现了研究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的语言学与文化学的交叉学科文化语言学的热潮。但由于文化和社会这两个概念关系密切、内涵和外延都有交叉,因而要真正区分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是很难的。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社会语言学可以包含文化语言学,但也有些学者正好持相反意见。

参考资料:

[1]戴庆厦 .“社会语言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2]徐大明.等“当代社会语言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