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手段对班主任工作的影响

2018-04-04 09:28张诗艺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影响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的生活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所影响。各种各样的手机应用程序,也被称为“APP”,逐渐支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在这些项目繁多的应用程序中,是否能够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造成影响?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管理学生,使家校联系更加紧密呢?

关键词:APP;学生管;影响

一、校园中的应用程序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地被各种名目繁多的手机应用程序所支配:上街购物,我们不再使用现金或者银行卡,手机APP“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就能结算账单。覆盖面积从高档商场到街头小贩,随处可见蓝色或绿色的二维码标签;想要联系对方,我们很少使用短信或者电话,“微信”不仅能够发文字消息,还能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

据报道称:2018年3月7日,腾讯旗下的手机应用程序“微信”用户量突破了10亿大关。这意味着微信继同样是腾讯旗下的QQ之后,成为了国民社交平台。我们几乎可以在微信上找到我们周边所有的联系人。同样的,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新浪旗下“新浪微博”占据了浪微博占据国内微博用户总量的57%,以及国内微博活动总量的87%。截至今年3月,新浪微博的用户量已超1.4亿。

那么在我们的校园中又有哪些火爆的手机应用程序呢?据我私下的不完全统计,学生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品类繁多,下载量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了。功能大致都集合了以下内容:手机游戏、手机购物类APP、短视频APP、购票软件,校园微淘,校务信息查询,外卖等等。这基本囊括了学生在校的学习娱乐和衣食住行。

二、应用程序的消极影响

不得不承认,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而也改变了我们的校园。我们可以通过“支付宝”缴纳学费、购买回家车票、在食堂就餐、在超市购物;想念家人与朋友,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用“微信”语音聊天、视频聊天;学校通知,我们可以用“微信群”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和家长。但是,学生手机中的一些游戏APP和短视频APP占据了他们过多的精力,再加上学生们自控能力不够,使得他们不再专心于学习,沉浸在应用程序中不可自拔。

这种情况下,课堂上的知识不如游戏里的画面来得惊险刺激;老师上课的声音不如短视频APP里的洗脑歌来得悦耳动听;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没有连续剧和网上购物那么新潮有趣。渐渐地,在校园里,有着越来越多的“自学”学生,他们学习着无用的“打怪升级”技术,甘愿废寝忘食,却丢弃了来日走出校园,需要用来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他们学习着低俗的“洗脑神曲”,乐此不疲却无视老师在讲台上的循循善诱,让课堂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他们深信网络上一些毫无营养的“毒鸡汤”,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手机购票APP中轻轻一点就去了某个地方“净化心灵”,却忘记告知家长和学校,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一阵恐慌……

一些专家学者称:“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以及活字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第四个里程碑。“网络文化”不同于书籍文化的形式单一,它同时以文字、画面、声音、互动等形式多方位地对人们产生影响。而且网络文化不受语言和地域限制,我们可以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潮、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等。这其中的弊端就显而易见了:由于网络是开放式的,好的文化和坏的文化一股脑儿的端到我们面前,而我们的学生年级尚小,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而本身又缺乏判断对网络信息的准确判断,通常会照盘全收。这样的话极易对他们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扭曲,严重的甚至会颠覆他们的三观、甚至是性格上的扭曲。

三、应用程序的积极影响

那么这些应用程序是否对学生只有消极影响,我们是否应该对这些应用程序一律抵制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凡事都要正反两面,手机应用程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不必在拥挤的车站排队买票,费时又费力。只要打开应用程序轻轻一点,电子车票的信息马上发送到我们的手机上,届时只需凭身份证就能上车,避免了一些高峰期的拥挤,也不会出现临时到了车站却买不到票的尴尬局面;我们也不必在超市购物之后大包小包的提回家,现在越来越多的超市提供线上服务,品质与线下一致,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

在校园里也是一样,学校的通知,老师不必再挨个给家长发短信打电话。我们只需建立一个聊天群,将通知信息发布在群里,就能使在聊天群里的学生和家长都能收到通知。这样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有更多时间做更多的工作。而且,手机应用程序的使用,使得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更加地紧密,家长在家里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的动态就能知道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样的,老师在学校里也能够及时的得到家长关于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反馈,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出更加适合学生个人的教育计划。

四、积极面与消极面如何平衡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如何巧妙的将两者平衡,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是我们班主任需要学习的。网络文化由于其强大的分享功能,可以随时随地的供学生们分享学习资料,互通有无,更加方便地帮助自己的学习。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资料或者是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放到网络中来,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但是网络中的娱乐功能太过于强大,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学生手机中的娱乐应用程序的数量,以及使用这些娱乐应用程序的时间。将这些娱乐应用程序的危害分析讲解给学生,让他们在应该学习的时候,将尽力集中在学习上面,关注学习方面的动态,更改自己的学习方案。

全民网络的局面已经无法避免,如果光靠“堵”已经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加剧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如何巧妙的平衡、正确的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才是我们学校、家长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獻:

[1]张社强.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9(2)

[2]王娜.大学生网络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3]李娜.网络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J].经济与文化,2011(2)

[4]刘林.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作者简介:张诗艺(1990,08),女,汉族,浙江义乌人,本科,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初级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