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视频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04 09:28肖斌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微视频高校

摘要: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微视频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对今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参考。

關键词:高校;微视频;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带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交互模式已逐渐被手机终端取代,人手一机的时代来临,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模式更迅速、更便捷,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问题

(一)集中授课,无法做到一对一和差异化辅导。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在高中时期由于有升学的压力,生源地高中的计算机的教学普遍不同,学生的个体表现也差异较大,给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同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比如最基本的打字操作,在授课之前,有些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用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法进行操作;而有些学生却连键位都无法掌握,打字二指禅的现象经常出现,这种差异化,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集中授课一般都是在机房教学,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位学生,一对一辅导的可能性较弱,日常教学只能对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差异化教学无法实现。

(二)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在高校基本上人手一个智能手机(smartphone),与传统手机(mobilephone)所不同的是,它已不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随着微信、微博、支付宝、知乎等一系列手机APP的出现,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利,形式也多种多样。同样,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带来了冲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不再局限于课堂,从互联网上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有用信息。

另一方面,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认识,同时学会掌握office办公软件。在教师讲解office办公软件操作过程中,前后操作的连续性对学生的专注度要求较高,学生一旦出现走神就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显得热情不高,连续几次后,就会脱节产生厌学情绪。

(三)课外指导不够,复习效果较差。

日常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操作完以后,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很有限,更多的需要学生课外去练习巩固。大学的教学方式决定了,更多的需要学生去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以Word操作为例,如果忘记了如何设置边框、底纹,学生如何去解决呢?教师一对一的课外指导很难实现,即使能够做到,有些很多操作是用语言描述起来非常困难的,再以Excel中的公式操作为例,更多的需要讲解公式里的参数是什么含义,一步步来实现,这个时候步骤很重要。

三、微视频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有哪些优势

(一)什么是微视频。

所谓微视频是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带来的产物,跟传统我们理解的视频不同,它不需要特别专业的摄像设备,最简单的情况,只需要一个手机就随手可拍,短至几秒,多则十几分钟。

(二)微视频能够将学生课外碎片化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微视频最核心的是“微”,它与传统的网络课程不同,传统网络课程往往需要坐在电脑前,集中一个时间统一学习,而且占用的时间是一个小时甚至更多。

而微视频往往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就可以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知识点讲清楚,学生可以充分的将课外的碎片化时间利用上。碎片化的时间可以是课间休息的时候,也可以是在去自习室的路上,只需要拿出手机点开一段微视频就可以观看学习了,而且可以随手转发评论,同步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三)微视频让计算机基础教学更直观和便利,同时实现差异化教学。

视频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文字和语言都无法比拟的,这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尤为重要。比如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教学中通过一段微视频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埃尼阿克到现在的轻薄笔记本,从一个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到现在重量只有1.5kg左右,学生会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很直观的对计算机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提前将一些知识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发布给学生,方便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发布的微视频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选择微视频的难度,对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多选择基础视频来加强巩固;而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些难点知识点进行学习,这样就实现了差异化教学,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学习的内容,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让教学实现了一对一,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微视频让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

教师通过课前教学微视频的发布让学生有了多了更多的话题,让学生会在课堂的教学中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后,通过微视频学习的评论,让教师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对日后的教学起到一个反馈的作用,针对共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统一做出讲解。

教学只有师生互动才能得到教学反馈,教师通过反馈才能发现教学的完成程度,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指导;同时学生通过微视频进行留言反馈,也能够及时得到教师回复,确定自己学习的难点和不足,在课堂学习时会更专注。

四、利用微视频,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日常教学设计

以计算机基础中介绍Windows7为例,在课前发布微视频介绍让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在课堂授课的时候,在讲解Windows7的特性时,将Windows7的新功能以“探索Win7”为题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发布微视频,将自己发现的新功能发布收集,在下次上课时集中展示。这样比简单的介绍功能、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无形中掌握了Win7的一些特性,加强了师生互动。

像这样的教学例子很多,總体来讲,微视频作为教学的辅助,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关键节点能够将知识点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注意力能够重新集中,回归到课堂中来。

五、小结

微视频虽然给我们教学带来了便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要认识到,现在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已经被很多手机APP给占用,如何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最大化的提升微视频的作用,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晓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微视频教学模式的应用初探[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00010

[2]毛淑贤.利用网络平台实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学纵横,2012(11)

[3]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白昱.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

[4]苏岩.微视频发展历史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1):33-35

[5]杨纯,古永锵.微视频市场机会激动人心[J].中国电子商务.2006,(11):112-113

[6]黄发国,张福涛.翻转课堂理论研究钰实践探索[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15

[7]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8]张鹏瑞.基于流媒体的校园移动学习系统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1):300

[9]肖存英.移动微时代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283-284

[10]娄淑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4)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肖斌(1982-),男,河南潢川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模拟仿真技术等。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微视频高校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