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2018-04-04 09:28欧阳玲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大数据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飞跃发展的今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經很难顺应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需要通过积极的转型来转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在管理会计工作中,要将目标的利润为工作的主要导向,对企业在运用过程中的业务进行相应的预算,通过预算来得出在企业的各种运营活动中的基本趋势和走向,建立起一套系统有效的效绩考核体系。管理会计的工作就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方案与措施,尽量弥补传统的财务会计存在的各种缺陷,极大的发挥管理会计对企业财务的积极作用。下面就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有效转型;大数据

引言:

在管理会计中通过对所预算的内容进行运算、筹划,进而对企业的资金走向和流动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建构起企业的决策,进而有效的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管理会计工作,实现对有关会计人员的高质量培训,全面建设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是将财务会计转型到管理会计的有效措施。从我国有关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工作上的成果看来,对有关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运营机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管理会计中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会计工具,有目的性地进行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进而健全管理会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企业整体的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平稳有效的进行相互运转与协调。

一、管理会计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是指在对企业目前的财务状态、资金流动情况、资金内部与外部的协调、运转状况进行科学、统筹的运算和管理,进而对企业的财务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基础,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管理会计工作中,还可以对企业资金的各种趋势和走向进行预测并做出战略性决策,进而可以对企业相应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最大化。在管理会计中通过将企业的各类与资金有关的预算计划进行数字化、透明化、公开化的展示与分析,进而得到一系列有关企业发展运行机制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工作计划。

(二)管理会计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越发明显,竞争的主要对象也逐渐从生产效率逐渐转变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有效评判一个企业的运行状况,很显然对企业进行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已经很难满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求。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管理会计工作的优势日趋显现。企业进行会计管理可以有效的缓解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压力,有效改善在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科学、有效的进行企业管理的决策与部署,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期平稳发展,确保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此外,企业进行管理会计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各级各部门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帮助企业各部门人员明确本部门与企业总体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能够使得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根据企业的工作目标展开工作,促进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来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传统的财务会计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传统财务会计的目的性较弱

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不是对企业财务进行目标管理的模式,其目的性比管理会计弱。传统财务管理只是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浅显的统计与运算,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和数据价值。另外传统财务管理的目标较小,在运算过程中明显忽略了企业整体运转的过程。不利于对企业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平稳、长期发展。

(二)财务会计部门人员多、工作效率低,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财务会计工作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不能实现企业人员的精简化。即使财务会计工作已经实现了电算化,但是财务部门的人员较为臃肿,日常的财务计算占用了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使得企业的财务支出等压力增大,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工作规划,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企业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会计工作中,一般会将财务指标作为企业业绩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大大束缚了企业的全面发展,使得除了财务指标之外的其他指标难以融入到对企业进行财务会计工作中,或者其他指标在对企业利益的指导上就会产生很大偏差,使得有关人员难以分清工作的主次,降低了企业培养的核心能力,不能牢牢抓住工作重点进行财务管理,影响企业形成长期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等过程。

(三)财务会计工作难以实现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财务会计工作注重的只是进行财务核算的结果,而不注重对企业的管理内容进行有关的分析,进而企业的科学管理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导致不能有效预测、决策、规划、分析企业的基本状况与走势。财务会计工作只是停留在核算数据内容的表面,不能从数据中得到对企业效益有用的信息,缺乏对企业进行统筹规划的科学依据,长此以往,企业的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财务会计部门过于重视部门的业绩,还会存在虚假上报信息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业绩评价以及激励模式的存在,对企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策略

(一)整合运用管理会计工具

整合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实现工具利用的效率最大化,依据预算管理目标当做预算指标的评价标准。在该过程中做到计划、规划、预算三位一体,才能有效达到理想的战略目标。比如运用管理会计中的作业成本法来对价值链进行管理,由于在企业运转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成本,有的经营生产过程成本较大,有的过程所需成本较小或者零成本,总体而言应当尽量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在不影响企业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成本降低工作。从而实现对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降低管理会计核算中风险,促进企业价值链的完整。

(二)健全全面管理会计体系

在企業进行会计管理的工作中,应当不断引进管理会计人才,实现管理会计人才的精简化,较小企业的财务支出负担,提高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效率。管理会计体系应当进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形成长期的战略目标,进而形成正确的战略导向。实现各个部门的预算与实际的实施过程紧密相连,有效运用管理会计的科学知识开展全面、细致的管理会计工作。此外,管理会计体系应当精简人员设置并扩大工作内容,将预算的各种编制、草案、协调工作、评价等过程紧密结合,进而不断健全管理会计体系,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

(三)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管理会计人员的思想应当进行彻底的转变,应当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积极的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企业长期的预测、规划,并能够积极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让每位,管理会计人员在岗位上各司其职,树立有建议就提出、有问题就解决的正确观念,提升他们的企业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企业管理会计人员还应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有效提升。在能够精准核算企业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对有效信息的精准提炼,进而让管理会计人员对企业走向进行精准预测,并有效规划企业的宏伟蓝图。管理会计人员应当坚持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的观点,时刻树立追赶时代步伐的紧迫意识,不仅要学会如何管理,还要学会对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还应当拓展其他有关管理会计的法律知识等内容,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平,有效实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结论: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先进的会计工具有效提升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进而细化出企业的科学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实现对企业的发展规划做出决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长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丽.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探究[J/OL]. 中国商论,2018(26):10-11[2018-10-31]

[2]王晶. 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OL]. 中国商论,2018(27):9-10[2018-10-31]

[3]宋迎. 浅议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OL]. 中国商论,2018(29):130-131[2018-10-31]

[4]卢泸.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分析[J]. 经贸实践,2018(05):298-299

作者简介:欧阳玲(1980,02-),女,江西人,讲师,研究方向:会计。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大数据
网络经济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冲击
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探索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的优势
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