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区块链模式分析

2018-04-04 09:28付霞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电子档案

付霞

摘要:本文针对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适用性,由此构建全新的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希望能够由此促进我国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发展,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电子档案;区块链技术;单套制管理

区块链技术,自2016年提出至今,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技术最早运用在虚拟货币及智能操作等方面,当前该技术迅速延伸至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卫生管理及艺术等多方面领域当中。区块链技术和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相联性,因此区块链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

一、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公共链模式

在区块链中,公共链具有完全去中心化的特点,在整个系统的任何节点都可借助公共链来准确读写链上数据,并且能够同步验证合共识,结合POW或者是POS的贡献来最终获取相应的经济激励。由此可见公共链的开放程度较大,比较适合融入到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当中,而公共链模式下的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表现为以下方面内容:

(一)数据层,在数据层当中具体包含了区块数据加密、时间戳技术及非对称技术等。首先,区块数据加密可认定为庞大的数据库,其能够结合不同场景来保存不同类型数据。其将数据保存到区块后,将承担数据对全网的传播,并对区块内的数据进行检测,以此来保障数据档案的真实、可用及完整性。通常区块内的数据形成过程公开透明,不可改动,能够有效保障区块数据上传的有效性,最终将极大提升档案自由质量及信息流通速度。

其次,时间戳技术,主要是借助区块链来形成时间戳机制,该机制的形成能够对档案流转、改动、保存及移交等所形成的数据信息标记时间印记及信息主体签名,从而为档案内容的变更提供验证依据。时间戳技术可促使电子档案信息数据获得空前的信任指数,从而保障档案信息的溯源。

最后,非对称加密算法,该算法能够充分满足身份验证与数据安全的需求。并且这种算法本身具有单向性,促使其他人无法借助公钥推算对应的私钥。例如比特币最初采用区块链技术,其私钥就是由操作系统的底层随机数生成,总量非常惊人,他人难以借助不当渠道获取比特币私钥。因此,将非对称加密算法用于电子档案管理,能够促使公钥与私钥都面向社会公开,从而促使公众都能够由此获取所需电子档案信息。

(二)激励层,具体指公共链通过经济激励来引导节点完成最终公众,从而促使节点借助算力及其它资源来保障整个网络的运行。同样用于比特币时,其中的节点可借助数学运算解决问题,进行由此获取定量的比特币及记账权。因此,区块链技术用于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中,也可借助解决激励来引导各单位存储数据,最终形成开发电子档案,且能够自发对数据库进行维护,最终保障区块数据的可持续发展,为整合全国电子档案数据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应用层,这一层是指电子档案采用公共链模式进行材料数据的存储与记录,这其中任何该电子档案形成者、接收者及保管者都可跨越区域、部门存储和鉴定电子档案,最终由此形成全国性质的电子档案数据库。由于公共链具有完全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及共享性特点,因此能够有效解决高成本、低效率及安全性差的问题,同时由此建成的电子档案数据库,能够真正解决三库(保存库、管理库、利用库)分离问题,能够快速且便捷的找到所需档案内容,最终极大的提升了电子档案的利用效率水平。

二、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联盟链合私有链模式

所谓联盟链具体指由多个机构合作推出,允许被授权的机构直接参与到区块链当中,像金链盟、BiTA就是此类型。私有链具体指设定相应的准入权限,只有一些特定的机构能够加入其中,一般是内部公开的性质,且所有的节点都是由特定机构来掌控。两者区别在于中心机构数量,前者是去中心化,后者是完全中心化,但两者的写入权限合读取权限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区块链模式的约束。因此,表明两者都限制了公众无法进行隨意的浏览数据,两种模式比较适用在不对外开放的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当中。结合多种档案管理的特点与需求,两种模式都可运用在不同类型的不对外开放的电子档案管理当中,像人事、健康及学籍档案等。而这两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可以区分为以下两种:

(一)适用于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的联盟链模式,在企业的电子档案管理当中,采用联盟链模式,可通过这种模式本身具备的多中心化特性,由此形成一种多中心化的企业电子档案联盟链管理模式,促使企业本身的内部职能或不同企业都可借助联盟链的识别机制与智能合约来对所拥有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二)适用于私人不对外公开的私有链档案管理模式,这种私有链模式具有完全中心化的区块链特点,其本身写入的权限是由专门的部门中心机构来实施有效控制,并且所具备的读取权限将有选择性的进行对外开放。因此,这种模式更多用于私人电子档案,且只能够被形成者本身及特定被授权者进行查阅。

(三)这两种管理体系都具备底层数据层合,与公共链开放模式的开放电子档案管理数据库的建设过程比较类似。而从两者技术结构来看:

首先联盟链模式的引入,主要是因为企业档案意识淡薄,导致企业电子档案管理不够规范,档案出现大量流失。而采用联盟链模式能够借助其中的智能合约来提前设置电子档案内容的触发条件及响应规则,比如选择某个时间段向某机构自动递交电子档案,则必然会在此时间段内完成目标,无需人工财政,极大的规范了企业电子档案管理。

然后是私有链模式的引入,因该模式的私密性合社会性,采用这种模式能够保障私人电子档案的管理内容不会对外开放,保护内容的同时又要促使档案部门充分了解该档案的内容价值。由此可设置私人电子档案管理的进入权限来实现这一目标。比如私人电子档案的身份验证,目前采用更多的是PKI技术、Fabric结构权限隔离、Corda数据传播方案等。这些都能够有效解决私人电子档案管理的适用权限问题,促使电子档案管理既能实现私密性,同时又可满足相应的社会开放性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区块链三种不同的技术模式,发现区块链技术和电子档案管理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其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电子档案的管理公众,通过对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优势和特点,能够极大的促进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发展。目前区块链技术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白茹花.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档案信任体系建设[J].档案管理,2018(05):28-29

[2]赖雯,郑杨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14-15

猜你喜欢
区块链技术电子档案
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国际结算的探讨
区块链技术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展望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潜在问题文献综述
浅谈“一带一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学生电子档案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办公自动化环境的文书档案管理要点
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