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8-04-04 09:28孙露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互联网时代信息化

摘要:在我国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行业数据信息的检索与保存,也开始通过网络大数据平台进行实现。当前各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管理,也应该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运用电子或数字技术来完成图书、重要档案的管理。本文主要探讨图书管理的信息化,通过对当下图书网络管理状况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信息化图书管理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前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图书馆中图书的管理提供方面,通过信息化电子图书的扫描、制作与存储,可以有效节约图书的保存空间,方便社会大众对图书进行即时检索与下载。因此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图书进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

一、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改革原有的纸质化图书存储与借阅方式

传统图书存储方式以纸质图书存储为主,图书管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对购进的图书进行搬运、分类与上架。这种图书管理模式对管理员的需求量大,且图书分类、存储与借阅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人为的疏忽而出现纰漏。另外从学生及社会群体的借阅方面来看,很多图书由于登记、管理的不及时,很容易出现图书丢失、书籍破损的情况,对书籍借阅人的追溯也会存在延时的情况。因此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图书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摆脱纸质图书的限制,对图书进行电子化的扫描、上架与自动分类,以方便广大社会群体的网络阅读与下载。网络用户无需进行繁琐的登记,只需注册相应的平台账号并获取权限,就能够完成电子书籍的浏览与下载。

(二)推动图书管理与建设的信息化发展

互联网时代普通大众在信息浏览方面,主要讲求即时性、实用性的内容传播。而对图书管理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在保证用户群体多样化浏览需求的情况下,推动图书管理及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近年来各个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纷纷建立自身的网络平台,或者依靠其他大数据管理平台,为社会群体提供多种书籍、资料的浏览与下载,从而吸引到大量的客户群体。所以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运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进行图书的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可以更加高效快捷的提供图书搜索、下载服务,并在线上平台与用户展开沟通交流,以实现信息存储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信息化图书管理的认知与意识

虽然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图书馆,已经完成或部分完成信息化建设,且能够对电子图书进行日常的管理与维护。但从整体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来看,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缺乏信息化意识,没有认识到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仍旧以纸质化图书保存,作为图书管理与借阅的主要方式。这种信息化图书管理意识的缺失,不仅造成部分图书的陈旧、破损与丢失,也使得图书的借阅与保存出现极大困难。图书管理受自然条件、客观条件的影响大,很多图书的使用寿命大大缩减,社会群体的图书浏览与借阅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满足。因此在图书管理认知落后的情况下,急需开展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活动,以保证图书及图书机构的长远发展。

(二)信息化图书管理设备与管理机制不配套

在图书信息化的存储与管理过程中,需要计算机硬件设备、管理机制的参与。从图书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备来看,很多图书馆虽然添置了一系列图书存储运营设备,但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网络化设备不维护、图书管理软件长期不更新,信息化图书馆中的电子书籍过于老旧,无法满足社会群体多样化的图书下载需求。这种图书管理设备、管理机制之间的脱节,直接影响到电子图书的数字化建设,以及智慧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由此可得,建立完善的圖书管理机制,对信息化的书籍、网络客户端进行日常维护与更新,成为图书管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影响着信息化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互联网时代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强化信息化图书管理意识与认知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最重要在于提高图书管理部门的认知,只有管理人员认识到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做好电子图书的存储与管理工作。管理部门要理解图书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添置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而是将纸质图书进行扫描导入网络,并对其展开分类、存储与管理的活动。这一图书管理信息化过程,需要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参与,也需要管理人员对图书网站、客户端进行及时维护,才能完成图书的信息化管理。

(二)增加信息化图书管理人员与硬件设备

在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图书管理要从管理人员、硬件设备两方面,进行人员结构与硬件设备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的图书浏览需求。首先图书馆要聘请专业的数字图书管理人员,针对社会群体的阅读需求,进行网站中图书的更新、存储与管理维护。同时要更新老旧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管理人员也要不定时排查硬件故障、网络问题,以保证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优化信息化图书管理机制与管理方式

现阶段大多数图书馆都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因此对图书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的完善与优化,关系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在有关图书管理人员的制度制定方面,要通过网络化的监督手段,对其开展的图书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监督,指导管理人员存在的错误。另外,要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支付方式,对纸质化图书的借阅进行扫描与归档记录,从而实现电子图书与纸质化图书的同步管理。

结语

图书馆作为信息存储的重要媒介,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地方,也是学生及社会群体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化图书的扫描、上传与存储,以及后续对图书网站客户端、网络运营设备的维护。因此通过多种信息化管理设备、管理机制与管理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完成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敏.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6(12)

[2]袁方.加强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16(18)

[3]刘华元.关于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0)

作者简介:孙露(1983—),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微山县人,山东微山县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互联网时代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