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话变迁

2018-04-04 09:28姚向阳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光荣改革开放家乡

姚向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驶进了一个高速前行的快车道。

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1973年出生的我,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40年风雨沧桑,凤凰涅磐,巨龙腾飞的过程;亲身经历了我家这40年生活的巨大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的利好政策,惠泽每个家庭。正确的家庭观、国家观、民族观,激发人们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作为“70后”的我们,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哺育下茁壮成长。改革开放与“我家这40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七十年代,我家住的是三间石头墙红瓦房。一家四口人都住在这个房子里,冬天冷,夏天热,睡的是绳子编织的简易床,有时还得“打地铺”。一家人生活靠的是:一个用木棍和玉米秸秆搭起的简易“锅屋篷”;一个泥巴糊的“土锅台”;一只“风箱”;一张铁锅就是我们全家人赖以生存的 家档。

那时,一日三餐能填饱肚子就行,谈不上油水,也很少有荤菜,。过春节是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最能满足味蕾欲望的时候。年关前,家里总会买上几斤猪肉,一部分剁成饺子馅,剩下的猪肉用绳子拴在“梁头上”,什么时候家里来亲戚了,就割一小块儿做菜。平时家里人舍不得吃。

那时,农村没有水泥路,到处是水汪汪,上学的路上,都是踩着黄泥巴:下学回来,点着煤油灯,趴在小板凳上写字,为了省电,不舍得用电灯。

那时,能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衣服,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我们兄妹二人常常是一件衣服轮流穿,而且还是从城里大姨家拿回来的旧衣服。

那个年代,农村有钱的人家很少,多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种地全凭人力,每到麦收季节“黄金铺地,老少弯腰”,家家户户的人们一镰一镰的抢着收割麦子。为了及时把割下来的麦子运到麦场里,父亲拉着平板车,一趟一趟的将麦子运往麦场里。一天下来父亲劳累的精疲力尽。即使这般辛劳,也仅能维持生计。

八十年代,生活有了好转,我们家分到了责任田,除了种小麦之外,还种了好多红薯,每到秋收季节,就把红薯从地里刨出来,切成片晾干,而后把红薯干卖到大庙房亭酒厂,换点钱。余下的红薯就在地里挖个“地窖” 储存起来留着冬天吃 ,当时还不能只吃“细粮食”,蒸馍馍还得加“红薯面”。冬天,没什么农活了,父亲就去城里给人家打点散工,挣点零用钱。

经过父母辛勤地劳动家里有了点积蓄,1985年买了台“孔雀牌”黑白电视机,记得父亲爱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母亲爱看《河南豫剧》《柳琴戏》,第二年,父亲又给我和妹妹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供我们上学用。

日子好了,集市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当时,我最喜欢跟着母亲去赶集,买好看的新衣服,吃五分钱一个的煎包,在加上一碗热乎乎的辣汤,心里美滋滋的。

九十年代,“芝麻开花——节节高。”石头房子成了上下两层的小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变成现实,沙发、彩电、洗衣机、冰箱、摆满了屋里,做饭用的电磁炉、煤气,告别了烟熏火燎烧柴做饭的日子,由温饱开始奔向小康。父母虽然每天干活累点,但是他们的心情舒畅、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1991年11月中旬,我参军来到塞外张家口部队。临行前父母再三叮嘱我:“当兵就要当出个样子来,为家乡父老乡亲们争光”。在部队服从领导安排,树立“一不不怕苦,二不怕累”思想,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勇于献身,做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

1995年,我光荣的加入党组织,并于1997年转成了一名“志愿兵”。当部队政治部给当地政府发函的时候,由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父母知道后,此时他们的心情特别激动!父母眼含热泪说:“儿子阳阳没有给咱和家乡父老乡亲们丢脸,他在部队干得很出色!”。

在我们家堂屋的后墙上,一块金光闪闪的“光荣人家”匾牌,方方正正挂在堂屋的显耀位置。儿子知道,这是父母对远方守卫祖国北大门兵儿子的寄托。儿子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希望。在我当兵的12年里,地方政府每年“一封慰问信”送到我家,父母和乡亲们感到无尚的光荣。

同时,让我们家和乡亲们感到光荣的是,我妹妹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共产党员。是父母那种严于家教、严于家训、勤劳朴素、勤俭持家、乐于助人的好家风鼓舞着我们、感染了我们,我和妹妹非常争气,没有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阔别家乡12年,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家乡的变化,熟悉而又陌生:村里铺上了水泥路,安上了节能路灯,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随处可见。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精氣神十足,生活得更有滋有味了。

00年代,祖国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人民一片欢歌笑语,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宽阔。无论是从国家的经济建设,还是家庭发展,做梦也没想到,4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家从买黑白电视机到现在的超薄液晶电视,从电话互通有无到互联网足不出户通晓天下,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今,微信和支付宝扫一扫,出门连现金都不用带了。

如今,父母上了岁数,我和妹妹也有了各自的家庭,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我们都会回到老家,聚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干点家务。父母看见孩子们都回来了,心里特别高兴!有时候,开上我的小轿车带着父母去旅游,让他们开开心心的,感受到晚年的幸福生活。

在我的家乡,乡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乡亲们聚在一起、扭秧歌、跳健身舞。重大节日村里还搭起了大舞台唱大戏。衣食足了思文化,咱老百姓真心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更是今非昔比。我家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尽享福祉。

猜你喜欢
光荣改革开放家乡
劳动最光荣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劳动”最光荣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光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