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模式现状分析

2018-04-04 09:28王飚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维修管理城市轨道交通

摘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发展提高阶段,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模式尤为重要。更关系到日后百姓群众的生命财产与稳定安全。城市轨道交通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承载部分。所以,应该时刻保持警钟长鸣,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模式的理念创新与优化措施进行分析,系统论述了现场维修模式的几项优化措施,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质量与安全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维修模式;维修管理

前言: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模式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经济性的活动。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模式的创新,以安全性、高效性、针对性的方式对其设备进行维修。注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模式工作的重要性,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现场维修为切入点,从而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的整体质量,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稳定运行。

一、维修模式

(一)维修模式的发展与进步

随者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其综合国力与科技水平也稳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发达与否的重要体现,是百姓出行与生产建设的关键基本保证。而其中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更是轨道交通平稳、高速运行的重要前提与保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维修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与进步。从传统的单一化、简单化维修模式向现代的综合化、科技化维修模式转变,更是将国内外先进的维修设备成功引进维修流程工序中去,大大提升了维修质量与维修效率。最为显著的就是维修管理体系的发展与进步,如图1所示:

(二)轨道交通维修模式现状

我国的轨道交通维修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已经形成自身独特的维修模式。现阶段,我国轨道交通维修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定期模式、事后模式与状态模式。在这三种维修模式基础上,国内部门轨道交通维修机构又衍生出诸多的多元化维修模式与体系,这些维修模式管理体系具有极高的科技性与理念性,对其我国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主要以人工智能维护、绿色设备管理模式、网络信息化维修,模式为主。但实际现状中这些较为先进的维修模式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对限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现场实际维修环境与相关决策实施方面。首先,现场实际维修环境极大限制了上述先进维修模式的应用,包括技术、设备、人才的缺失。其次,维修决策理念可以直接主导其先进技术的投入,部分人员的决策理念还停留在按部就班、传统陈旧时期。因此,我国的轨道交通维修模式现状还处于新旧理念、设备、技术交替时期,只有对其观念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提升其维修质量与效率[1]。

二、维修决策建模與维修模式优化

(一)维修决策模型的现状

首先,应该对其维修决策模型进行充分的掌握与了解。维修决策模型是对其维修体系与设备的综合性分析描述,通过细化、量化的分析描述可以将其维修工作流程与效率进行相对的提升,是其工作状态更加充实饱满。进而使其维修效益达到一定的理想化与现实化。并可以对其维修工作进行现场指导与技术优化,使维修决策更具有理论依据与价值参考。其次,我国著名学者张耀辉先生最早建立了定时维修与状态维修的维修级别逻辑决策模型。这种维修决策模式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模式起到相对的推动作用。其中,定时维修与状态维修在维修质量、效率方面都提出了相关的保证基础与措施,将其二者有机的结合对整体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维修质量与效率是一次重要的革新与发展[2]。

(二)对具体维修模式进行优化

维修模式的优化主要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具体方面入手。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多变性等特点,而对其维修又是一项较为科学且系统的工作流程[3]。首先,从车辆、牵引传动系统着手。车辆、牵引传动系统的维修工作是车辆运行的基础保障之一。针对我国轨道车辆的不断更新换代,维修人员应该对其新型车型与内部的牵引传动系统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这样才能更为有利的对其进行维修与养护。其次,CBTC信号系统、制动系统、屏蔽门系统,这三个设备系统在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率出现较高。因此,应该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检测技术等,建立信息化、系统化的维修模式。这样才能保证才维修质量与效率的提升[4]。其中,针对主动系统的重要性,在进行对其维修时应该始终将思想意识提升到一定的标准高度,对维修完成后一定要对其进行测试与检查,任何一道细小的工序流程都能影响其制动事故的发生[5]。最后,在FC(自动售检票)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方面,自动售检票系统是现今乃至未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对其自动售检票系统进行维修时一定要掌握好维修时间,所以可以采取定时维修模式,这样即提升了维修效率又保证不会因为维修而耽误售票工作[6]。乘客信息系统属于电子数据模块,对其进行维修时应该选用专业的维修人员,并通过数据采集、整理、检测等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维修。

结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模式对整体城市轨道运行与安全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对其设备进行维修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微信质量管理模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维修质量管理。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维修技术与相关设备,从而更好的完成其轨道交通设备的维修任务。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能够保质、安全、高效的顺利运行,为日后的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廷福.物联网与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维修的分析[J].自然科学:全文版,2017,12(1):00204-00204

[2]李得伟,尹浩东.基于物联网设备检测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多维度实时客流密集度指数预测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7,23(3):9-13

[3]张琛.基于时空耦合特性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通道断面客流量实时预测[D].北京交通大学,2017,25(14):00012-00013

[4]孙壮志,张伟.基于ITS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初探[C]//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2018,11(56):56-57

[5]马斌军.基于线网发展状态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设施布局优化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45(33):12-13

[6]李刚.基于网络中心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站选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36(25):88-89

作者简介:王飚(1963.3-),男, 汉族,江苏镇江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车辆、牵引传动系统、CBTC信号系统、制动系统、屏蔽门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等。

猜你喜欢
维修管理城市轨道交通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具体应用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客流短期预测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纺织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问题分析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船舶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高速动车组维修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