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

2018-04-08 11:23李艳芳曲建武
统计与决策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连市指标体系文明

李艳芳,曲建武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0 引言

生态文明是继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在主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强调要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尊重和保护环境。目前,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着一系列生态问题,如生态资源缺乏、空气污染严重、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及住房短缺等。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套反映城市生态文明进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指导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宜居性。部分学者以对此开展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何天祥[1]在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基础上提出从城市生态文明状态、压力、整治和支撑四个方面构建的评价体系,张欢[2]建立了包括有生态环境健康度、资源环境消耗强度、面源污染治理效率和居民生活宜居度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这些已有的指标体系,有的过于庞杂,且部分指标难以量化,导致可操作性差;有的指标缺少针对性,且缺少必要的实证分析。针对这一研究状况,本文在借鉴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尝试设计了一套中国特色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个副省级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1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1 评价指标设计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比一般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高的层次和要求。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应遵循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密度。在指标选择时,尽量选取理论上科学、实践上可操作、有统计数据支撑的较为简洁的指标。对于一些不易量化的定性指标,需要采用人为赋值法将其数量化。结合以上原则,本文借鉴已有的生态指标体系和相关理论[3-6],构建了由生态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层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如下页表1所示。

1.2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每个指标在体系中重要程度的定量表示,其合理性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1)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如表1所示,本文通过从“生态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5个一级指标来评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每个一级指标细化为多个二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共由26个二级指标组成。

(2)构造判断矩阵。建立层次分析结构后,采用1-9标度法对各层元素间进行两两比较,即可构造出成对比较矩阵B。1-9标度法即采用1-9之间的九个数(及其倒数)作为评价元素,用以标度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大小,形成判断矩阵。

(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利用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根计算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之后利用CI与同阶平均一致性指标RI之比计算矩阵随机一致性比率CR,当CR<0.10时表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4)确定权重系数。利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经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W=(w1,w2,···,wn)T,特征向量W=(w1,w2,···,wn)T即为对应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1.3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计算方法

(1)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为了便于对比分析,需要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目标值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对于正指标和逆指标分别按以下方法处理:

对于正指标:

当xi>xm时,取=100%。

对于逆指标:

(2)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数

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wi为各项指标对应的权重。

2 评价结果分析

选取我国东北地区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个副省级城市作为比较对象,利用本文构建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城市2015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各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进东北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为各城市发布的2016年统计年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环境状况公报、水资源报告及公共服务蓝皮书。

四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评价结果显示,大连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得分83.50,居四个城市之首;沈阳市得分74.28,紧随其后。长春市得分70.97,位列第三;哈尔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低,得分为67.37。

表2 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个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得分

2.1 生态经济发展

生态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的生态经济得分分别为27.70、25.84、22.95和19.32。大连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较四个城市的平均得分高15.66%。大连市人均GDP为110903元人民币,远高于沈阳、长春和哈尔滨,这为大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大连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旅游业、软件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港航物流业,探索出了一条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5年,大连市服务业占三次产业比重增至50.8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哈尔滨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最低,较四座城市平均值低19.33%。哈尔滨市人均仅为53925.93元,在四座城市中处于倒数第一位,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从产业结构来看,哈尔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处于中上水平,说明其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尚可。沈阳市虽然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的得分处于第二位,但作为老工业基地,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未来沈阳应以工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2 资源能源利用

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大连市得分最高,沈阳市得分最低。“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产业,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同时,通过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大连市在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方面得分最高。沈阳市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表现不佳,其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水耗均处于较高水平,单位GDP废水/废气排放量也较高;沈阳市应进一步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工业项目,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消费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哈尔滨市虽然得分高于沈阳市,但其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模式创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2.3 生态环境保护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大连市依然表现良好,得分居四城市之首。大连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淡水资源量为524立方米,人口密度为526人/平方千米,其在自然基础方面优势明显。大连市一直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高于其他三市。2015年,大连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优良的天数达到270天。良好的生态环境禀赋加上后天在环保方面的努力是大连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得分较高的主要原因。长春市在四个城市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得分最低,为27.04,较四城市平均得分低4.62%。长春市森林覆盖率为30.66%,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6.5%,该两项指标在四个城市中均属最低水平,但其在人均淡水资源量和人口密度方面处于中等偏上位置。综合来讲,长春市应在城市绿化方面下功夫,提高城市绿化率,走绿色城市发展之路。

2.4 生态文化建设

大连市在四个城市中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得分最高,其次是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得分最低。近年来,大连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增强了市民生态意识,在全市范围内形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长春市和哈尔滨市的生态文化建设得分较低,这两个城市需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信等新兴媒体,加强生态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市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高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同时,还应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完善垃圾分类收集、中转和处理处置体系,提高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覆盖率。

2.5 生态制度建设

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生态制度建设得分分别为3.92、3.14、2.75和2.70。在这四个城市中,大连市的生态制度建设水平最高,大连市作为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其各项生态制度相对完善。例如,《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绿色发展提升环境品质的意见》明确提出构建绿色布局、打造绿色城市、推进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活4大任务及7项保障措施,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绿色发展”的原则,明确了各级政府环保监管属地化责任。长春市和哈尔滨市的生态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这两座城市应学习和借鉴大连市在生态制度建立和执行方面的经验,逐步建立完整的生态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3 结论

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文明,既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也符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从城市的生态环境禀赋、自然资源条件、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情况和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本文构建了包含26项指标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东北地区四个副省级城市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四个副省级城市中,大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相对完善。沈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意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长春市应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培养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的文化氛围。哈尔滨市应加强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制度建设,大力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生态制度。

参考文献:

[1]何天祥,廖杰,魏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11).

[2]张欢.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以武汉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5,(1).

[3]王彦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测度与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7,(3).

[4]易杏花,成金华,陈军.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13,(18).

[5]蓝庆新,彭一然,冯科.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9).

[6]赵凌云,张连辉,易杏花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大连市指标体系文明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我的好朋友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culture
Study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English listeningusing American TV series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