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互联网+就业”精准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18-04-09 11:40马春燕刘亚娟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精准院校

马春燕 刘亚娟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2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2018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820万,再创新高。教育部于2017年12月4日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7〕11号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就业”模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通过新兴平台、网络平台,多方位、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做到精准指导。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讲,“互联网+就业”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加快了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QQ以及各种交互平台APP正在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新时代产物的大量涌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职业的认识和选择也具有深远的影响。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所产生的作用以及有关计划。互联网发展3年时间里,网民数量逐年增长,互联网的普及率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已经达到57.7%,网民用户量达到8.02亿。

1.2 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究其原因是由于发展经济中的“供需错位”所导致,市场中的中低端产品过剩与高端产品供需不足,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出现不均衡发展,表现形式主要是中国国民疯狂购买海外高端产品[1]。中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同样也面临着“供需错位”的现象,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就业单位缺人、应届毕业生无合适单位就业的双向尴尬局面。

目前中国的教育所占的GDP比例处于世界较低的位置,由于前期教育投入的不足,在大学生就业末端,将会涌现出一系列的就业难的问题。由于创业就业培养质量水平的局限性,以及高职院校的扩招现象,形成就业资源的不均衡发展,就业率高与就业率满意程度低就是就业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形式。

1.3 “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带来新机遇

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讲,“互联网+就业”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根据“互联网+”的开放性、平等性、时效性、虚拟性、双面性,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加方便我们寻求一条多元、立体、多维、便捷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道路,是建立精准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机遇。“互联网+就业”的灵活性和快捷便利性,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认知和知识储备,为大学生学习工作技能提供一个开放免费的学习平台,为大学生选择就业工作岗位提供更加清晰的选择道路。就应届毕业生而言,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互联网思维是走向社会的便捷通道,同时也是择业道路中的挑战[2]。

“互联网+就业”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络技术,实现无障碍无区域网络招聘。因此,在面对新形势下“互联网+就业”的模式,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也将面临新的变革,高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精准就业指导和服务不仅仅是学校的义务,学生获取精准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也是一种的权利。

1.4 国内外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现状

1.4.1 美国就业服务体系

美国是进行就业指导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就形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体系,并在学习、毕业、择业、就业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体系化。美国的就业服务主要是坚持“人本原则”,在教育指导服务的过程中坚持“人职匹配”和“职业发展”理论,尊重学生的个人性兴趣发展,将就业看成是对追求职业的体现,实现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与职业的匹配,就业服务市场化定位清晰、程度高,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的互动性强,重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善于挖掘职业潜能和个性化发展,注重实践过程中问题的反馈与总结[3]。

1.4.2 德国就业服务体系

德国大学生就业率较高的是受到“二元制”教育的学生,将就业指导分为小学阶段、初中高中阶段。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依照爱好和职业潜能到企业进行相应的学习实习,初中高中阶段在校园学习的基础上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根据这一教学模式,德国在立法、师资队伍建设、职业生涯的内容规划、主体的责任划分上都有着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

1.4.3 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现状

2010年,我国高职院校达1078 000所(不包括军事院校),在校高职学生约为996万人,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高就业率和低满意度之间的巨大反差[4]。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由于专业就业指导教师的缺乏,出现专业指导教师与学生比例差较大;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形式单一,缺乏实际性的指导,重视度的缺乏导致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忽视。

2 我国高职院校传统就业指导与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内容

2.1.1 大学生就业形势指导

就业形势指导是帮助同学们认清社会的发展,了解就业前景,提高社会市场竞争意识,并能在认识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以便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大学生通过就业形势指导能够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避免就业前的“过度自信”或“过度恐慌”。

2.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

大学生通过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对自己就业前景有一个方向,并客观结合自身的优缺点和所学专业特长,制定一个翔实可行的职业计划。课程的设计是为了解决“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等行动性的问题。

2.1.3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包括学生就业前的入职技巧、就业心理准备和抗击打能力。在学生实习前期,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涵盖求职内容的学习,包括求职信的书写、求职礼仪,以及大学生心理学、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排压方法、了解招聘单位信息等,帮助大学生在求职道路上获得必备技巧[5]。

2.2 以校内课程学习为主,校外专题讲座的指导与现场实践教学为辅的就业指导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类课程贯穿于大一大二课堂教学中,还会邀请企业高管、优秀毕业生、社会中具有经验学者就某一专题进行讲授,但是该种形式不能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不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直接了解就业的形势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大学生走出大学校门前积累就业经验,学习就业技巧,更好地择业就业。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举行至少一次大型双选会,不仅可以为求职的学生提供工作机会,同样也给处于学习阶段的同学带来真实了解社会、了解就业的机会。

2.3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调查——以河南Z学院为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Z学院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地按照分类发放问卷一百份,收回100%,全部答题有效,具有普遍反映情况的真实性和可参照性。针对问卷调查中问题,将与课题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图1、图2、图3。

图1 大学生关注就业信息的时间分析

图2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来源统计图

图3 大学生对 “互联网+就业”精准指导与服务的需求分析

3 高职院校“互联网+就业”指导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高职院校 “互联网+就业”指导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3.1.1 就业指导工作对在校大学生的针对性不强

从学生入学就开设有与就业相关的辅修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职业规划、大学生求职心理等课程,课程开设的课时较少,又是辅修课程,通常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使得学生不够重视,效果也很一般。

3.1.2 传统就业招聘服务效果不佳

近些年来,校企合作模式受到高职院校的青睐,学生在大专的第三年几乎都要面临外出实习,其间,学生无法通过课堂的形式获取招聘信息,对于联系最多的辅导员老师发布的就业信息也是不温不热,使得指导工作大打折扣[6]。学校在举办招聘会时,学生往往因为现有的实习工作较忙等原因无法参加。

3.1.3 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缺乏交互性

目前,各高校虽建立了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但信息化程度较低,与“互联网+”形势下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对于就业信息网站,学生关注度较低,辅导员告知同学们招聘信息后,学生才会被动地投简历,而对于网站系统中的其他内容,学生基本不会关注和使用。对于经常查阅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型公众号等,均属于单向发布信息的方式,招聘或求职信息发送出去后,无法进行及时的反馈,对于求职或招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进行记录和汇总。

3.1.4 就业指导与服务缺乏全程性

高职院校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有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用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直至学生顶岗实习。学生离开大学校园,在实习岗位期间缺乏就业指导与服务,相关的辅导员教师忙于学生毕业事务或就业日常事务,不能满足专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无法实现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全程性,对于实习或毕业就业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汇总[7]。

3.2 高职院校 “互联网+就业”指导与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传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观念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步伐

传统的就业指导注重课堂讲授,大学就业课程的指导教师往往一直从事于教育工作,擅长理论知识和国家相关政策、就业技巧的传授,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就业技巧和实战型就有一点欠缺,新媒体和新科技的发展速度快,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来说具有更高的挑战性。

3.2.2 注重表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缺乏专业的大数据分析和专业的数据信息人员

就业课程应用于学生的教学层面,往往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对于实际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划分界限并不清楚。缺乏专业的后台大数据分析,对于学生的就业偏向、当年的就业趋势,没有一个系统权威的数据分析,不便于学生利用网络快速准确地掌握就业相关信息。就业数据专员的缺乏,使得数据较为分散,时效性大打折扣。

3.2.3 共性教育程度高,个性分析力量薄弱

就业指导与服务具有专业的教学团队授课,授课内容相似度很高,共性程度高。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不同专业,缺乏个性的分析和教育。例如建筑行业与医药行业的就业形式差距较大,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就业知识无法满足未来岗位的求职需求。如果在指导服务过程中缺乏精准性这一核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就业指导的效果。

4 高职院校“互联网+就业”精准指导与服务体系的建设

4.1 以就业为导向,更新指导服务理念实现全程跟踪

建立专业化的、权威的就业信息平台,并将整个平台用于服务学生全过程。初期阶段,学生刚步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剖析能力,并结合学生所在专业,有的放矢地为学生提供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就业产业和岗位,将就业实践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了解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与自己所学相关的产业经济模式。中期阶段,在学生具备相应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时,将就业与寒暑假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向实践工作岗位,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自我提升,增强职业能力。后期阶段,也是择业就业的微调阶段,对于从业过程中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总结归纳,对个别问题进行特殊处理,保证整个阶段的完整性[8]。

4.2 将精准化的理念贯穿于就业指导与服务全过程

精准是指有针对性的实现指导与服务,并将精准作为高职院校就业服务的工作思想,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学习、实践指导、就业服务等方方面面,将师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分配,根据教师的特征划分至不同性质专业的教学过程,使专业课程的教师与专业就业指导相结合,精准地开展学生就业工作,开发运用互联网传送技术,提升就业工作质量。

4.2.1 精准推送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

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基本信息,通过“互联网+就业”指导服务系统,将经过专业分析、图表化、可视性强并与高职院校大学生相关的国家就业政策分类推送至相应学生。制定严格的发布程序规则,做好审核工作,信息发送的前提是确保内容的真实性,确保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性,审核程序责任到人,确保可追溯性。

4.2.2 进行精准化、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

“互联网+就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信息化数据库的智能转换和分析,对于通性问题,学生可以输入关键字,在24小时内得到智能回复的答案。对于个性问题,后台数据可根据识别分类直接转至专业指导教师处,为学生“一对一”解决困难。

获得后台审核的企业招聘信息会分门别类自动呈现在相关专业的首页界面,学生通过网络投递简历,通过在线咨询和网络通话的形式进行初步面试,提升个性化服务,实现求职就业的短准快。

4.2.3 线上线下相结合,精准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辅导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课上辅导、线上咨询、课下线下实战相结合开展就业工作。用“互联网+”的形式挖掘学生潜在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就业规划。

4.3 从系统观念出发,构建 “互联网+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将“互联网+就业”信息平台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构建,将系统以网页、手机APP等便捷的方式运用于学生和就业指导教师。在平台系统中建立,招聘信息的发送、简历的投送、视频面试、个性分析、就业职业技能认定在内的子系统模式,各系统之间相互运作,实现共享。

4.4 以良好的交互性为特色,搭建 “一网两库三终端”就业信息管理平台

“一网”是指建立管理就业信息的网站,“两库”是指创建用人单位资源库以及大学生求职信息库,“三终端”是指学校触屏交互终端、手机APP以及显示屏。基于该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同时结合校内就业要素实现与“互联网+”、大数据的匹配融合,最终实现就业信息共享。

4.5 建设专业的 “互联网+就业”指导与服务团队

对高职院校教师来说,精准化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很高,而且从事该工作的师资严重缺乏。因此,要想为精准化就业指导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就必须组建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要以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人员为主,以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人员为辅,同时加强对专职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训练。

5 结语

“互联网+就业”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高职院校应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和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和互联网特征,将有利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资源进行多方位的整合,取传统模式之精华,革新指导理念,创建精准指导与服务体系,从根本上适应时代发展的就业形势新高潮。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精准院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