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桂山和福礤生态谷蝴蝶多样性调查

2018-04-09 00:54钟平生张颂声李东平张海良
福建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桂山蝶类蛱蝶

钟平生,张颂声,李东平,张海良

(1.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2.惠州市南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惠州 516001; 3.河源市南天中医药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广东 河源 517025)

蝴蝶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被人们誉为“会飞的花朵”。中国被公认为世界上蝴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台湾、云南和海南[1-2],有关蝴蝶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周尧在《陕西经济昆虫图志:鳞翅目.蝶类》基础上主编《中国蝶类志》[3]。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广大学者做了大量的野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分类研究[4-10]。对于广东蝶类资源的调查,最早见于岭南大学,1938年报道广东省及海南岛蝶类331种;1997年报道韶关地区蝶类162种[11],2001年报道深圳地区蝶类113种[12]。对于广东省境内名山大川的蝶类资源调查研究,岭南大学自然博物采集所曾于1936—1937年报道广东罗浮山、龙头山、瑶山蝶类105种[13],伍杏芳、杨立曾对鼎湖山的蝶类做过一些调查[14-15],但对河源市桂山蝴蝶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却未见报道。因此,笔者调查河源市和福礤生态谷蝴蝶资源,对该景区蝴蝶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蝶类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并提供有效保护策略。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地概述

河源市和福礤地区属桂山山系,位于东经114°14′、北纬23°10′。该地区以中低山为主,海拔200~610 m之间,最高峰——姚婆嶂海拔607.1 m,常年气温21.7 ℃左右。该区域水资源丰富,两条溪流由观音嶂旁山间顺流而下聚合成溪,贯穿景区内全境,流至七圣宫南部,汇合成水库。土壤以赤红壤为主,质地疏松,土层较厚,养分充足。和福礤地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具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针叶林、山顶灌草丛以及人工植被等7种类型。主要植物类群有油松、马尾松、桉树、枫树、油茶、竹林等。

1.2 调查方法

本调查于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河源市桂山和福礤生态谷景区,调查区域面积约260 hm2。采用样地观察记录法和样线网捕法相结合的方法[16-17],样地调查每隔3 d 1次。

图1 样线及其样地位置示意图

1.2.1样线网捕法在和福礤景区设置了4条调查路线,一条是人工开发的上山道路,标记为A;第二条是沿着溪黄草基地小溪方向走,标记为B;另外2条路线是山谷,一条标记为C,另一条标记为D(图1)。一般于蝴蝶活动盛期(8∶00—12∶00,14∶00—17∶00)进行网捕,每条线路网捕调查3次。对于捕捉的成虫标本,先统一编号,再放入40 ℃恒温箱中烘4~5 d后,再放入标本盒中储存。参照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18]等进行鉴定,对于采集的幼虫和蛹,经室内饲养、观察,待其羽化为成虫后再进行鉴定。

1.2.2样地观察记录法调查期间,依据和福礤生态谷景区及其地理地貌、植被类型等特征,将其景区分为灌丛(草地)区、农耕区、松树林区、阔叶林区、水源区等5种生境类型。定点样地的环境概况见表1。定点样地调查选择约1000 m2范围,主要采用网捕法与观察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并统计进入不同生境内蝶类种类和个体数,计算蝴蝶多样性指数、优势度。

表1 不同生境定点样地概况

1.3 蝴蝶种类多样性指数分析

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en 均匀度指数(J),Berger-Parker优势度(D)评价不同生境下蝴蝶类多样性。

优势种判定参照房丽君等的方法[5],D≥30%为优势种,10%≤D<30%为数量较多,1%

2 结果与分析

2.1 蝶类物种名录

共捕获标本245个,隶属7科26属共46种(表2)。从各科属种的构成分析,以凤蝶科(Apilionidde)居多,共13种,占总种数的28.26%;其次为蛱蝶科(Nymphalidae),共11种,占总种数的23.91%;弄蝶科(Hesperiidae)最少,仅1种。从个体数量比例来看,斑蝶科居多共55个;其次是蛱蝶科、凤蝶科,弄蝶科最少。常见种有樟青凤蝶(Graphiumsarpedon)、达摩凤蝶(Papiliodemoleus)、玉带凤蝶(Papiliopolytes)、菜粉蝶(Pierisrapae)、东方菜粉蝶(Pieriscanidia)、斐豹蛱蝶(Argyreushyperbius)、虎斑蝶(Danausgenutia)、中环蛱蝶(Neptishylas)、幻紫斑蝶(Euploeacore)、曲纹紫灰蝶(Chiladespandava(Horsfield))、亮灰蝶(Lampidesboeticus)等。

表2 河源桂山和福礤生态谷蝶类蝴蝶种类组成与各科个体总数

目前,全国已知的蝴蝶有12个科,在景区及其附近山脉的蝴蝶群落结构组成有7科,而绢蝶科和环蝶科等蝴蝶在桂山景区尚未发现。全国已知的2668种中,该景区仅发现46种,占1.72%。属和种最丰富的是凤蝶科、蛱蝶科。区内优势种有达摩凤蝶、菜粉蝶、虎斑蝶、斐豹蛱蝶、中环蛱蝶、曲纹紫灰蝶和亮灰蝶等12种,珍稀种蝴蝶3种,具较高观赏价值性的蝴蝶8种。

2.2 不同生境样地间多样性分析比较

2.2.1不同生境蝶类科、属多度比较桂山和福礤生态谷不同生境蝶类各科个体的数量统计见表3。由表3可知,和福礤生态谷景区蝶类资源较为丰富,但不同生境蝶类科、属、种和个体数差异较大。水源区:有4科17属22种,以蛱蝶科、斑蝶科(Danaidae)和凤蝶科的属、种及个体数较多。阔叶林区:有4科14属18种,以粉蝶科(Pieridae)、凤蝶科、斑蝶科和灰蝶科(Lycuaenidae)个体为主。松树林区:有2科11属15种,多以凤蝶科、粉蝶科和灰蝶科为主。农耕区:有4科18属23种,以粉蝶科、斑蝶科、灰蝶科和蛱蝶科的属、种为主。灌丛区:有5科16属19种,以凤蝶科、绢斑蝶、蛱蝶科的属、种占多数。

表3 不同生境样地间的蝶类数量比较

从表3可知,科、属、种的多少与个体数量呈现较好的一致性,其中以水源区、农耕区、灌丛区出现的科、属最多,其次为阔叶林区,而松树林区的属、种最少。从种出现的频率来看,农耕区>水源区>灌丛区>阔叶林区>松树林区;从个体数量来看,农耕区>水源区>阔叶林区>灌丛区>松树林区。在蝶类科、属、种数量上,灌丛区高于阔叶林区,然而个体数量却比阔叶林区少,这可能是由阔叶林区植物种类、显花植物(鸭脚木、山苍子等)多而造成。

2.2.2不同生境样地间的蝶类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生境样地间的蝶类多样性指数见表4。从表4可看出,水源区蝶类的多样性指数(H′)明显高于其它样地,而均匀度(J)却低于松树林区、阔叶林区、灌丛区。可能是水源区域有丰富的开花植被和较宽阔的溪流,有利于蝶类的取食、婚飞等活动。然而由于该区海拔较高,山坡风力较大,时有云雾来袭,反而不利于蝶类飞翔栖息,且2009年后修建了登山道,已有一定的人为干扰而影响多样性指数。松树林区的生境植被较其它样地单一,蝶类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最低。

表4 不同生境样地间蝶类多样性指数

2.2.3不同生境样地间蝶类优势种类在和福礤生态谷景区的5种生境中,蝶类优势种类不尽相同。在农耕区中蝶类有23种,约占总数的67.65%,以菜粉蝶、绢斑蝶(Paranticaaglea)为优势种;其次为水源区,达22种,以菜粉蝶、统帅青凤蝶(Graphiumagamemnon)、红灰蝶(Lycaenaphlaeas)、棕灰蝶(Euchrysopscnejus)、红珠灰蝶(Lycaeidesargyrognomon)、虎斑蝶为优势种;阔叶林区与灌丛区种类相当,分别为18种与19种,均以菜粉蝶、斑缘豆粉蝶(Coliaserate)为优势种,不同的是前者优势种还有黑绢斑蝶(Paranticamelaneus)、丝带凤蝶(Sericinusmontelus);而后者优势种还有曲纹紫灰蝶、黄钩蛱蝶(Polygoniacaureus)。松树林区蝴蝶种类最少,只有15种,约占总数的44.12%,以菜粉蝶、斑缘豆粉蝶、曲纹紫灰蝶、大红蛱蝶(Vanessaindica)为优势种。

2.2.4具有观赏价值的蝶类具有观赏价值高的蝶类有达摩凤蝶、巴黎翠凤蝶(Princepsparis)、统帅青凤蝶、鹤顶粉蝶(Hebomoiaglaucippe)、虎斑蝶、红锯蛱蝶(Cethosiabiblis)、幻紫斑蛱蝶(Hypolimnasbolina)等。

2.2.5珍稀蝶类根据《中国珍稀昆虫图鉴》[19]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20],桂山和福礤生态谷景区蝶类中被列入珍稀品种的有鹤顶粉蝶、枯叶蛱蝶(K.inachus)、金裳凤蝶(T.aeacus)。其中枯叶蛱蝶为世界著名的拟态昆虫,为各国收藏家所珍爱,国内分布较广,但数量较为稀少;而鹤顶粉蝶在我国分布较广,成虫体态优美、色彩艳丽、飞行迅速灵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3 结论与讨论

和福礤景区内生境的复杂与多样性为蝶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与繁殖场所,蝶类资源较为丰富,有7科26属46 种,约占全国已知蝶类的1.72%,但与同纬度相似生态环境的鼎湖山相比,捕获的蝶类较少[15]。其原因:一是每次采集时间较短;二是采集区域大多位于已开发区域周边,采集的种类尚不能完全覆盖整个景区;三是有的采集路径受人为影响比较严重。因而对景区蝶类的种类、数量只是初步了解,存在一定的疏漏之处;有待进行长时间、大量实地调查研究才能获得该地区蝶类资源的详尽、全面情况。

5个样地的蝶类多样性指标表明,植被、生境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均影响着蝶类的分布及数量。在5种主要生态环境中,以农耕区、水源区中的蝶类种数最多,达20种以上,其次为灌丛区和阔叶林区,松树林区蝴蝶种类最少。

在和福礤生态谷景区的7科46种蝴蝶中,对于鹤顶粉蝶、枯叶蛱蝶等珍稀蝶种、色彩艳丽、欣赏价值较高的蝶类,如达摩凤蝶、巴黎翠凤蝶、统帅青凤蝶等,应保护其生境与寄主植物的完整性。因为在自然环境中这些蝶类繁殖率低,加上因旅游开发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植被的锐减、污染物的危害、农药不合理使用等,能生存下来的数量已不多。若再人为大量捕捉,将会导致种类濒危灭绝。如何保护与合理地开发利用名贵、稀有的蝴蝶品种,充分挖掘地方优势资源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把旅游资源开发和蝶类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投资开发者、昆虫研究工作者认真思考与研究的新课题。

此外,河源与香港、广州、深圳等地区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随着植物的引进,游客数量的上升,生长在桂山的昆虫种类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加之桂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复杂。因此,今后仍需长期监测与调查,建议建立蝴蝶自然保护区及科研基地,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也为维护桂山的生态平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查玉平,骆启桂,王国秀,等.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多样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2):265-268.

[2]王敏,黄国华,范骁凌,等.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3,11(6):441-453.

[3]周尧.中国蝶类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刘长海,薛安永,崔春,等.陕西延安市区蝶类多样性初探[J].四川动物,2006,25(3):554-556.

[5]房丽君,张雅林.宁夏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4):973-978.

[6]刘良源.江西生态蝶类志[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周欣,孙路,潘文石,等.秦岭南坡蝶类区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454-469.

[8]丁冬荪.江西怀玉山主峰(三清山)蝶类区系分析及垂直分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7,9(2):63-68.

[9]汤春梅,杨庆森,蔡继增.甘肃小隆山林区不同生境类型蝶类多样性研究[J].昆虫知识,2010,47(3):563-567.

[10]童雪松.浙江蝶类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1]陈锡昌.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蝶类考察初报[J].昆虫天敌,1997,19(1):26-40.

[12]邓晓峰,耿群涛,黄光斗,等.深圳地区蝶类区系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01,90(2):8-20.

[13]钟键,何海晏.广州地区蝶类初步调查[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34-42.

[14]伍杏芳.岭南绿洲蝴蝶[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

[15]杨立,陈维昊,张洁,等.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夏季蝴蝶资源调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43(4):103-110.

[16]Hughes JB.The scale of resource specializ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lycaenid butterflies[J].Ecologies,2000(123):375-383.

[17]Kremen C.Assessing the indicator properties of assemblages for natural areasmonitoring[J].Ecological App lications,1992,2(2):206-216.

[18]周尧.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9]陈树椿.中国珍稀昆虫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J].中国林业,1989,10(2):18-23.

猜你喜欢
桂山蝶类蛱蝶
珠三角城市绿地的乡土蝶类蜜源植物的吸引力
扎龙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美丽河北之天桂山
猫蛱蝶和黑脉蛱蝶
西藏境内首次发现白灰蝶
听 岛屿慢歌
金堇蛱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从江南到西北的捕鱼人
孔雀蛱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