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如何有效设疑

2018-04-09 11:47吴波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设疑中学历史教学

吴波

摘 要:历史教学承担着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人格的重任,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主动获取知识,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學实践中,总结出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四项基本原则”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设疑,希望通过教师的有效设疑,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善思乐思的良好思维习惯。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设疑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设疑仍然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反馈手段。教师通过不断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的火花,将课堂教学有序地推进,师生在教学相长中共同进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疑,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设置的有效性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更体现了教学技巧的艺术性,有效的问题设置和提问技巧能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合理的问题设置。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我确定了设疑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设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以温故知新

任何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容不是孤立的,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讲授新课时可以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思考,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依据这样的想法,我在讲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首先让学生举例说出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三个国家,之后继续追问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在学生归纳总结后,教师继续提问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定要通过革命的方式吗?自然导出新课:在17-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分别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方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把新旧知识对比联系,做到温故知新。

二、设在知识的点睛处,以落实重点

落实教学重点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讲授教学重点时,教师要把握设疑的时机,巧妙运用设疑的方法,精心设计出能够突出教材重点的问题,教师的有效设疑可以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例如我在讲授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时,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我通过提出问题:为什么林肯当选总统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呢?学生通过介绍分析林肯的出身以及他的主要言论进而了解林肯的政治决策,为了让学生理解林肯颁布的两项法令对战局的影响,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美国的一位普通公民或黑人奴隶,法令颁布后,你的感受是什么?通过这样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设置,突出了教学重点,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设在学生思维的疑难处,以突破难点

教学实践证明,平铺直叙式的讲解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处适当设疑。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也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教材的重点、难点往往是教学的重心和焦点所在,此处设疑,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由浅入深,层层设疑,化难为易,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设在学生兴趣的共同处,以活跃课堂气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之源,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善于抓住契机,设置悬念,还要鼓励和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设疑,如果仅仅局限于教师设疑,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久而久之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束缚,只有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设疑,才能学会主动学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这时需要教师适时地点拨,及时地引导,充分地肯定,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激励,从而营造出一种民主合作、善思乐学的课堂气氛。

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科学合理地运用“四项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智慧引领学生的成长,就像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所说:“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就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科学设疑,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真理,培养学生善思乐思的良好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翟小宁.教育:让生命与使命同行[J].教育杂谈,2017.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设疑中学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