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者:上海市同仁医院

2018-04-10 11:32杨晓慧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马骏长宁区同仁

文/本刊记者 杨晓慧

抓住机遇,与时间赛跑,上海市同仁医院正在谱写沪上医疗的发展传奇。

马骏

现任上海市同仁医院院长、中共党员。上海市第十届党代表,长宁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和妇联九、十届执委委员。2017年,获封上海市行风促进会授予的“和谐医患之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病人满意度”优秀管理者称号。

故事的主角是始建于1866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市同仁医院”)。这里曾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开创了中国近代急救医学、医学及护理教育之先河,上世纪70年代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纤维彩色电视胃镜……历史步入2013年,几经起伏的百年老院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这一年,院长马骏率领新领导班子肩负起了重振“同仁”品牌的重任。拭去灰尘,擦亮招牌,建成“与长宁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区域内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具备一定辐射功能,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和重点大学附属医院”,成为所有新“同仁人”的使命。

“我们这一代同仁人,是幸运的,我们是一个新时代的缔造者,是医院重要转型期的见证者,我们终将被载入同仁发展的史册。”在医院建院150周年之际,马骏代表团队说出了对这份事业的珍惜与热爱。

这份珍惜与热爱变为动力,化为激情,推动着上海市同仁医院的迅速崛起。

时代的机遇

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的长宁区是上海市的“西大门”,这里坐落着我国重要航空港之一的虹桥国际机场。与此同时,这里也是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区域内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6年成为经国务院批准的上海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然而,在“十二五”之前,“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于区域品质的提升”曾经一度成为该区域的短板,并多次被两会代表所提及。

进入“十二五”期间,随着政府对“精品长宁”的打造与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投入。

2013年,长宁区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历史上的春天,政府提出并牵头组建长宁区首个符合“三级”功能定位的综合性医院,以填补区域内缺乏三级综合医院的空白,使社会事业发展能够与国际精品城区的定位相匹配。由此,当时的长宁区中心医院和长宁区同仁医院合并成为上海市同仁医院,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12家附属医院。马骏带领团队肩负的正是这份开创历史的重任。

两院合并、融合文化、推动同质、破旧立新,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马骏带领着团队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朝着目标一步步前进。

“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目标非常清晰,政府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功能定位和要求,这让全院上下形成了高度的思想共识,所有的员工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这个共识下,任何问题都能找到解决方法。”

对马骏及其团队来讲,目标必须实现,难题在于时间紧迫。“速度决定了医院发展,我们所有建设都是在跟时间赛跑,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马骏接到重任的时候,正是“十二五”的中期,距离在“十二五”末期实现“三级医院的技术水准和服务水平”,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她必须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

与时间赛跑

每年年初,医院都要举行隆重的目标责任书签约仪式。科主任、支部书记作为代表与医院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党风廉政责任书》《创三目标责任书》,为一年工作拉开序幕。

“目标管理的刚性要求非常重要,一旦签订,就要完成,不容讨价还价。”马骏是目标管理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在她看来,正是目标管理推动了医院的高效发展。以基建为例,通过目标管理,医院的基建项目近年来以“一年一栋楼”的“同仁速度”创造了行业内少有的奇迹,为医院发展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科实力体现医院技术水平。为此,医院以交大医学院学科大讨论为契机,启动了三大学科群建设。发挥医院传统特色,以上海市重点专科为支撑,建设消化道疾病诊治学科群;围绕医院地理位置,以区域发展定位为指导,建设危急重症疾病救治学科群;紧跟医改政策步伐,以全科医学和分级诊疗为纽带,建设慢病管理社区联动学科群。

医院要实现弯道超车,还要科学地走“捷径”。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自身培养的速度通常无法赶上医院迅速发展的要求。对此,马骏带领团队在继续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针对眼前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启了面向上海乃至全国的求贤纳才。其中,来自四面八方的23位学科带头人,为医院的学科建设带来了更多的能量。

向兄弟单位“取经”同样必不可少。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众多,医院管理也一直被全国所学习。马骏便带领团队参观拜访上海知名医院,借助上海交通大学各教学医院以及上海知名医院的优质资源,开启了包括学科建设在内的医院全面升级发展之路。

勇攀新高峰,争做弄潮儿。长宁区朝向创新驱动、时尚活力、绿色宜居的国际精品城区不断迈进,上海市同仁医院也在加速奔向心中的目标。

2016年7月6日,医院邀请第三方开展了三级综合医院模拟评审,历经两天的考查,评审小组一致认为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准入标准。

2017年12月,同仁医院哈密路教学基地和虹桥国际研究院科研基地同步落成,自此医、教、研“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基本确立。12月6日,医院通过上海市教委组织的附属医院现场评审,医院四年的医学教育成效得到充分肯定,“全科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特色定位,得到本市各医学教育领导与专家的一致认可。加速未敢忘本质。与时间赛跑的同时,马骏和她的团队始终牢记这份事业的初衷,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内涵。

牢记根本

“‘同心同德,仁怀仁术’这是医院百余年来坚守的院训,更是我们现在不能忘记的根本。”马骏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医疗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这是一切工作的核心,更是当初政府交付重担时的嘱托。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百姓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成为她和团队开展工作的一把尺子。

在马骏看来,患者投诉是提升满意度的有效切入口。对此,医院建机制、树规范,不仅对发生的案例逐一追本溯源,吸取经验,同时还明确提出一年内凡两次被患者投诉者,不管是医疗质量还是医疗缺陷,该名人员自动降级,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医院重新梳理流程、重构空间布局,巧用信息建设。以门诊为例,医院改变了以往按学科分区的传统布局,以工作联系度与行走、搬运的便利为要素,将关联度高的科室安排在同一楼层或区域,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更多便利。

身处医院,“人本医疗”无处不在。从医院各楼层灯光、色彩、标识的选择、设计,到员工餐厅、健身房、书屋、花园的规划、建设,本着“为患者着想,为员工着想”原则,马骏带着团队不放过任何细节。

变化,每个月都在发生。2017年6月,上海交大医学院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举办了成立三年来的成果回顾与表彰会;7月,医院通过现场管理OSM工作认证审核,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深化;8月,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BE/I期)扬帆起航;9月,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公布,医院稳步增长获得6项资助;10月,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HIMSS EMRAM(住院)六级评审;11月中旬,医院喜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上海市同仁医院的发展日新月异,势如破竹。

“同仁”品牌的重塑与发扬还在继续。马骏相信,“一根筷子没有力量,一把筷子才有力量”,“团结再团结”会让全体“同仁人”克服各种困难,为百年品牌的发扬光大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马骏长宁区同仁
马骏:志在救中国
何处埋忠骨:六棵树的“密码”
Clinical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ongren Dahuoluo Pill(同仁大活络丸) on Knee Osteoarthritis by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幸福成长从“三十件事”开始——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员的“幸福课堂”
My Best Friend
白萝卜·绿玉米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
秋凉天寒,乐氏同仁教您如何煲汤进补
白萝卜· 绿玉米
秋冬来,宜进补!乐氏同仁提醒大家及时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