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穿刺技巧对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18-04-11 08:50管云芳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针管穿刺针肝素

管云芳

(南通市通州区第七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63)

浅静脉留置针在平时的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内科老年患者大多数静脉弹性差、脆性大易破、易滑动,相应的增加了穿刺的难度,改变以往的穿刺技巧会提高穿刺成功率。现将本人在临床中的穿刺技巧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年龄范围66岁~85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26例,均为我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穿刺前准备 穿刺前护士按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正确规范地洗手可减少医院内感染机会[1],能有效的预防外源性污染。准备齐全静脉穿刺的用物:选择大小型号合适的浅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其余用物和一次性静脉输液相同。在进行穿刺前护士先要和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告诉患者使用留置针可以多次地反复地输液,还可以随时用药,省去了反复地打针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但穿刺的时候比一般的静脉针穿刺要感觉稍微疼痛点,以得到患者的配合,让患者首先有个心理准备,在打针时不会和护士产生明显的对抗力,便于有效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1.2.2 穿刺方法 尽可能选择粗直点的、弹性较好的静脉,尽可能地避开关节及静脉瓣[2],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尽量不选用下肢静脉,一般选用上肢前臂静脉。按护理操作规范扎好止血带,常规使用0.5%碘伏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范围直径>8cm,嘱患者将拳握紧,因绝大多数地老年患者皮肤比较松弛,穿刺的护士用左手绷紧并固定患者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穿刺针的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夹角为15-300进针,直接缓慢穿刺进入血管。穿刺地角度太小,穿刺针尖与血管接触面积太大,又因为老年人的皮肤松弛,极易引起液体渗漏;角度太小,穿刺针易刺破血管的下壁,会形成皮下血肿。住院地老年患者大多数的血管脆性增加,所以本人在临床作穿刺时,当穿刺针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右手松开止血带,以左手拇指固定穿刺针针栓,右手轻柔地将穿刺针的钢针芯退出,然后左手绷紧穿刺血管上下两端的皮肤,使穿刺段的血管保持直行,右手将内置套管轻轻地尽量全部沿血管走行方向送入血管内,这样穿刺送管成功率很高。然后用合适的透明敷贴将穿刺针眼处、针翼连同周围皮肤覆盖并排除空气固定好,再将胶布分别固定好针柄及延长管于利用活动及操作的位置,在敷贴上注明穿刺日期、穿刺时间以及穿刺人。

1.2.3 封管技术 从实际临床应用来看选用肝素盐水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肝素溶液因为具有抗凝作用,对有些患者不适宜用肝素盐水封管的只有使用生理盐水封管,于静脉输液结束时用注射器抽取5ml左右的肝素盐水从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内直接重力推注,当快推注完时将静脉留置针的开关迅速夹紧,保持留置管内正压状态,以保证肝素帽及套管针内充满含肝素的溶液,不要让静脉血液返流入留置针管内,可以极有效的减少留置针针管内血液凝固的发生。封管后的静脉留置针在下次启用时必须先用注射器将肝素盐水抽出,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凝块用力推入血管内,这样容易造成患者静脉血栓及血管堵塞的发生。

1.2.4 留置时间 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保留时间,以往一般以留置~4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临床指征进行更换[3]如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得当和加强巡视观察,有的患者能保留7~10天,无静脉炎的发生。

2 护理体会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执行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疼痛、红肿,如发现有这些现象时要及时将留置针拔除,重新更换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的穿刺部位可使用50%的硫酸镁进行湿热敷。要清楚的告知患者要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透明敷贴与穿刺处皮肤粘贴不紧密,使得静脉留置针滑脱到血管外,当发现透明敷贴内有汗液、空气泡、渗出液、渗血等情形时及时给予更换,这样不但对护理工作效率有提高,同时又减少了患者的再次穿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患者穿刺侧肢体的活动量不宜过大,尽可能的不在穿刺侧肢体进行血压测量,滴注完血液、脂肪乳剂等粘稠性高

的液体后,要用足量的生理盐水将留置针管冲洗干净,以防堵塞血管。老年患者往往在熟睡后或有神智恍惚时常会意外地拔出留置针,因此,每次封好管后要将留置针暴露在患者体外的部分使用医用消毒纱布将整个静脉留置针完全包裹覆盖,这样可有效地避开因外力的作用而松脱,从而延长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在基层医院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中,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居多,老年患者的皮肤相对薄、血管的脆性大、肌肉萎缩,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又很难于较长时间的保持肢体不动,一般的一次性头皮针输液时极易刺破血管,而浅静脉留置针的针管相对柔软,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小,不易刺破血管,因此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患者在躁动不安时静脉针不容易滑脱出血管外,同时又能随病情需要迅速地给药,提高了临床抢救成功率,并减少了一次性头皮针反复地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它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参 考 文 献]

[1]孔双红.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现状及管理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677-1678.

[2]郑红霞.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山西医药杂志,2009,38(3):281.

[3]孟庆慧,洪华,等.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2011,11(6):70-73.

猜你喜欢
针管穿刺针肝素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图形创意作品赏析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用针管作画的小护士
新型回弹皮套式瓶塞穿刺器用于静脉输液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针管儿“上岗”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