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行肠梗阻导管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2018-04-11 12:55骆春亭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植入术肠梗阻体位

骆春亭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江苏 泰州 225300)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症,主要是机体酸碱平衡紊乱导致的,可引起肠道解剖功能变化甚至全身生理紊乱,严重时危险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肠梗阻导管植入,能够降低肠腔的压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手术成功率。在进行肠梗阻导管植入术同时进行综合性护理配合能够有效解除梗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为了进一步探讨护理配合的效果,特选取我院20例单纯性肠梗阻进行肠梗阻导管植入术患者进行本次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20例单纯性肠梗阻进行肠梗阻导管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12例,女8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4.4±3.29) 岁。20例患者中13例肿瘤晚期梗阻、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腹痛、排气困难等。

1.2 方法

1.2.1 首先应该进行胃肠减压,如禁食、水、肠外的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导管植入选择经鼻肠梗阻导管透视插入法,首先用胃管充分吸出胃内物质,导管内腔注入无菌蒸馏水,前端需要涂抹适量的利多卡因,之后在透视状态下经鼻下入至胃中,导管前端朝向胃大弯,导丝先行通过幽门之后回抽导丝5cm,随后前送导管5cm,反复操作,尽可能的插入肠梗阻导管,决定留置位置后向气囊注入10~15ml灭菌蒸馏水。

1.2.2 综合性护理配合(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痛苦会产生恐惧、抑郁等情绪影响治疗的效果,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手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以热情、认真的态度与患者交谈,耐心的疏导、鼓励患者,树立其康复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在置管成功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病情的变化,定时对其引流管情况、腹胀、腹痛等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估,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3)体位与活动:为了促进肠蠕动,状态较差的患者应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时常改变体位,进行适当的场上活动,由患者家属进轻柔的进行腹部按摩,状态良好的患者可以下床活动。(4)导管护理: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并标记外露的导管部分避免出现导管深入或脱出,同时应该告知家属相关的导管知识,避免出现强性牵拉的情况。为防止导管扭曲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应尽量缓慢保持斜坡卧位或右侧卧位,下床活动时也要固定好导管和负压引流器,保证输液架的高度和管道通畅,防止受压堵塞。随着天数增加引流量随之增加也就说明了肠梗阻有了一定的缓解,肠腔较为通畅,所以冲洗的护理人员要注意其有效性。(5)并发症的护理:肠梗阻导管植入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腹腔感染、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护理人员对患者冲洗时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尤其对到腹胀的患者,需多次测量患者的腹围,注意其肠鸣音的听诊,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告知医生进行适当的处理。(6)饮食与拔管的护理:患者术后一定时期内禁食并进行抗感染治疗,恢复期间可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监测患者的血糖、电解质、肾功能等情况,患者腹部无积气引流后可平、稳、慢的拔出导管。

1.3 评价指标

1.3.1 疗效评定标准[3]经X线检查,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肠管内无积气、积液、腹胀等情况出现为治愈;经X线检查,患者症状部分缓解,肠梗阻征象大部分减少为缓解;经X线检查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肠梗阻征象增多或未减少为无效。

1.3.2 对护理满意情况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测评护理满意度,包括患者对护理工作者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心理舒适的满意程度。

2 结果

2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行肠梗阻导管植入术并经护理配合后,治愈17例(85.00%)、好转2例(10.00%)、无效1例(5.00%);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心理舒适满意度分别为19例(95.00%)、18例(90.00%)、19例(95.00%)。

3 讨论

肠梗阻是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导致肠管肿胀引发血液循环障碍甚至肠壁水肿,一般在急诊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所以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不如择期手术准备工作完善、充分,手术后容易出现腹腔感染、裂开、肠瘘等并发症[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肠梗阻导管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急诊剖腹探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为择期手术争取了时间[5]。医护人员在护理急性肠梗阻患者(特别老年患者)时应尤为注意,此次试验主要研究在肠梗阻导管植入手术时进行综合性护理配合取得的效果,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体位与活动护理、导管护理、冲洗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与拔管的护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更为配合治疗;基础护理可有效减轻不良症状;体位与活动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导管的护理可以保护导管,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防止受压堵塞;冲洗护理可缓解肠梗阻;并发症的护理则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康复[5]。为减少肠梗阻发生平时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预防的措施,如患有腹壁疝的患者为避免出现肠梗阻应及时的治疗;要加强宣教工作,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腹部手术后要早期的进行活动等等。

综上所述,肠梗阻患者行导管植入术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配合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植入术肠梗阻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