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构式语法理论”在日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12 00:17芦立军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构式日语语法

芦立军

(鞍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日语实践教学

我国普通高校大多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日益明显,生产服务一线紧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2015年10月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高校要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1]。校企合作是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高校才能做到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才能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开始转向校企合作,各地方高校在探索引导学生就业的实践中,最具实效且有方向性的改革方针就是校企合作。因此,校企合作是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持续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办学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校企合作办学中,能够促进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能力的重要平台[2]。同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日语实践教学则具有实践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和实践教学就业指向性强的特点。以往的高校日语教学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很少进行实践教学的训练,即使有部分高校日语专业进行了实践教学,也只是停留在多媒体教学及口头讲解的形式,很少进行与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相关的实践教学,并缺少相对独立的实训环境,因而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真正对口。但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指导下,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日语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强,同时,由于高校选择的企业都是在同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教学的培养,未来的就业指向性就更强。

二、“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日语实践教学的优势

“构式语法理论”主要分为基于形式主义的构式语法理论和基于使用模型的构式语法理论两大派系[3]。由于日语属于粘着语,通过在实词(日语称为独立语)之后粘着一定数量的虚词(日语称为附属词),通过这些虚词来体现实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与其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因此日语是可以通过附属词来提示每个词在句中的语法成分,因而基于日语的语言特征,日语更适用于基于使用模型的构式语法理论[4]。基于使用模型的构式语法理论强调,语法结构不是通过“派生”、“转换”而来的,语法结构和规则的产生是从人类的日常使用中逐渐抽象出来的,语法是有关人类语言经验的认知过程和组织形式。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是词汇意义和构式意义的整合。人类的语言知识构成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它包括具体表达和抽象图式,句子中的主要动词并不能决定句子的论元结构,而构式作为句子的中心才决定了该句子的论元结构。因此,基于使用模型的构式语法理论的特征,它相对于其他日语教学理论更适用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日语实践教学。因为如上文所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日语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在相对固定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接触到的日语都是从企业长期实践中逐渐抽象出来的,此时的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规则是符合该行业要求的,具备该行业共性的句子,因此,学生只要使用模型的构式语法理论去理解、记忆该行业在工作中出现的句子结构,就可以通过这些具体表达,去抽象出句子背后的图式结构,并在日后的使用中,通过替换具体的词汇就可以达到得心应手的正确使用日语的目的。这种方法对于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说几乎都是“零起点”的英语学生,他们在高考前都是学习英语的,只是在大学后才开始正规地学习日语,因此,对于目前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变化,学生在大学学习日语的时间其实只有三年的时间,因为到了大学四年级绝大多数高校的学生要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甚至是一年的企业实习,因此,如何在短时期内培养学生的日语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基于使用模型的构式语法理论正解决了这一难题。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构式语法理论”在日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日语实践教学的实施必须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后,才能进行与行业相关的日语实践教学,也就是说,在进行日语实践教学前,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日语沟通能力,因此,“构式语法理论”决不能单独应用于日语实践教学,而必须在前期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就让学生对其充分掌握,才能在校企合作下的日语实践教学中发挥它的优势。

(一)“构式语法理论”在日语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日语教学,应改变原有的日语讲授模式,将“构式语法理论”直接应用到理论教学中。传统的日语教学都是先教授学生记忆单词、词汇、语法,对于语法的讲解只是停留在每个句型所表达的汉语意思上,而后就是讲解课文,让学生读课文、背句子,而这种教学模式脱离了人类对语言习得最原始、最本能的特点。当我们在学习母语时,都是通过日常的接触逐渐形成语言的表达能力,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民在学习母语时是通过记忆单词、语法才会与人沟通的,而是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这就是为什么儿童没有上学也能会语言沟通的原因。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民族语言的产生,都不是先有固定的语法结构和规则,而后才出现该民族的语言,一切的语法规则和结构都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并总结、抽象出来的[5]。因此,在进行日语教学时,作为教师也应该遵循人类对语言习得的规律,在日语教学中,通过“构式语法理论”的使用,使学生对日语的掌握应该是一种框架式的概念,即利用语言的组构性原则,通过使用有限的形式产生无限的表达,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利用“构式语法理论”下有限的组构规则,独立通过变换单词的方式,生成无限符合日语语法规则的句子,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日语并能正确地使用日语,把原本需要用很长时间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地缩短时间。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正式开始日语实践教学之前,在大学四年级之前,应该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培养并让学生学会并养成用“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去学习日语,如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在看一个日语句子时,不再只是停留在对该句子所出现的单词的读音的记忆,翻译单独出现的这个句子的汉语意思,而是让学生先从宏观的角度辨识出这个句子属于“构式语法理论”中哪种构式结构,并记住这类构式结构的语法框架结构,培养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关日语表达的一个个模型结构,并逐渐在大学三年的学习中积累符合日本人思维习惯的标准的日语句子,为日后独立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时,能够独立辨识在工作出现的该行业特有的语言表达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式语法理论”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虽然在课堂上教师会教授并引导学生用“构式语法”的思维去学习、记忆日语,但对于大学生来讲,由于其学习习惯已经养成,短时期内不能完全掌握利用基于模型式的构式语法思维去阅读日语句子,加之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因此,还必须引导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前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规划,并让学生利用大学前三年在校学习的时间,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涉猎自己感兴趣的行业知识,并利用“构式语法”的理论,逐渐积累,总结该行业中常用的句型表达方式。教师也可以根据本校校企合作的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课后阅读的资料,让学生提前掌握企业对日语能力要求的特点及记忆常用“构式语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仿照日语句子进行仿句练习。仿句练习是日语学生利用“构式语法理论”学习日语最为快捷的方法之一。所谓的仿句,就是模仿看到的日语句子的语句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子,在让学生进行仿句时,让学生只是进行句式的仿用,而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对于大一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简单的单句的日语句式的模仿,并让学生逐渐记住这些句式所对应的汉语意思,对于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让其进行复句的仿写,并可以进行整篇文章的仿写,因为句式的表达不仅有句子类别之分,还有修辞表达的不同,篇章逻辑思维的不同。日本人在表达不同思想,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论述观点是各有不同的[6]。因此,如果学生按照中国人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去书写、表达,写出来的文章日本人有时候是看不明白的,因此,以往的教学则强调让学生在学习日语语言层面的同时,还要学习日本人的文化心理,但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心理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它需要长期的领悟和学习,而对于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既掌握一门全新的语言,又能准确无误地掌握该民族的文化心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作为教师就要为学生的日语学习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对不同类型文章进行仿写,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日本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文体中运用语言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思维模式,从而可以在大脑中逐渐积累更多的“构式结构”。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构式语法理论”在日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在理论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中,通过对“构式语法理论”的学习和利用,学生已经具备日常沟通的能力,也就是说,此时的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进行与行业相关的日语实践教学的学习。对于高校的日语实践教学环节,目前不同的高校有各自不同的规定,但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日语教学来看,绝大多数的日语实践教学是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办学,学生虽然在学校,但企业也同时进入了学校,因此,此时的日语实践教学也可以认定为是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日语实践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此时的“构式语法理论”更能发挥其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实践教学是理论应用于实践,检验理论知识和提高实际能力的途径[7]。但由于我国普通高校日语专业学生“零基础”的特点,在日语理论教学中,侧重的是日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在实践教学中相关行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则相对较少,即使有学校开设了与商务、经贸相关的课程,也只是理论层面上的讲解,因此,高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学生进行日语实践教学时,需要有专门的有相关行业从业经验的教师提前对该行业常用、实用的日语用法和句型结构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或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进行实践教学时,对工作中所出现的句式结构进行提炼,并传授给学生,具体可分为整合式构式和组合式构式。如在商务日语中,日本人在公司内部总结汇报时必须用到“ですから~ってことになったんです”, 在与其他公司商谈中,在听取对方意见后,想提出自己这方的不同意见时,必须用到“その通りなんですが~”等,这样的构式被称为“整合性构式”,由于它们在不同的行业中都具有较高的出现频率,因此学生可以将这类表达作为整体储存起来,在日后工作中,一旦接触到这种情况,就可以立刻脱口而出,而不需要进行临时的翻译组句,而组合式构式则可以借助有限的一类句子的组织结构,生成无限合乎语法的句子,因此对于此种类型的句子,需要学生记忆其句子的句式结构及其对应的汉语意思、使用的场合,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学生独立进行词汇的调换,从而衍生出无限的符合该行业的日语表达。因此对于日语实践教学中出现的组合式构式的学习和掌握,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即将工作中出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日语组合式构式句法表达,先记录下来,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仿句练习,逐渐积累该行业的特定语言表达方式,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小 结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办学是解决目前高校日语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有效解决途径,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日语实践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及就业指向性强的特点,更是高校日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由于我国普通高校日语专业生源的特点及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学生在校学习日语的时间相对减少,因此在日语实践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理论。“构式语法理论”由于其利用语言的组构性原则,通过使用有限的形式可以产生无限的表达,因此,日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利用“构式语法理论”下有限的组构规则,通过变换单词的方式,可以独立生成无限符合日语语法规则的句子,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日语并能正确地使用日语,缩短了掌握日语知识的时间,但由于日语实践教学是建立在理论教学和学生前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因此为了使“构式语法理论”在日语实践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高校日语专业进行日语理论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时也要应用“构式语法理论”,使学生对日语的学习遵循人类对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

猜你喜欢
构式日语语法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
一种新的“不是A是B”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