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的文化特征探微

2018-04-13 09:18张秋影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特征西双版纳

摘 要:随着傣族地区人民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简称南传佛教)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南传佛教佛寺建筑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阶段。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佛寺建筑造型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层出不穷,但从整体上看,佛寺建筑造型仍然受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佛寺建筑是傣族人民吸取中原汉族和东南亚泰国、缅甸等建筑技术、艺术,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布局、结构、用材和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显示了傣族人民的建筑技术、艺术的独创精神,是我国中华民族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关键词: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文化特征

一、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下文简称佛寺建筑)文化景观概述

(一)佛寺建筑的历史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的过程并不顺利,在刚开始之初,傣族地区的原始宗教为了保护本土文化而强烈抵制南传佛教,使得南传佛教只能选择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修建寺院传经布教。至于傣族村寨始建佛教建筑的具体时间尚无确切资料可考。南传佛教佛寺兴起以后,到16世纪,各地佛寺大起,发展至清末,据《新纂云南通志》记载:“车里(西双版纳)全境土著概系夷人,每一村寨均有缅寺一所,……而宣慰及土司驻地则有官缅,计全境有一百五十所。夷虽有文字,但无记载,寺之创建时代多不可考。”“五福全境有官缅、民缅、勐缅、蛮缅等八十余所,普称皆曰缅寺。”“佛海全境凡有村寨均置缅寺一所,土司驻地则多一官缅,计勐海、勐江、勐板、打洛四区约有缅寺百余所。”“镇越全境有大小缅寺四五十所。”其兴建已经颇为兴盛。[1]

随着傣族人民对南传佛教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佛寺建筑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阶段,以景洪地区为代表的“九塔十二城”至今还被世人所称颂,兴建佛教建筑的活动不断,且一直直线上升,不断发展。《西南夷风土记》载:傣族地区“寺塔遍村落,且极壮丽”,这说明在明朝年间傣族地区的佛寺已经相当发达。“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村寨的佛寺被拆毁,佛塔被捣碎。“文化大革命”以后,各村寨又纷纷修建佛寺,佛寺建筑再度出现了繁荣景象。

(二)佛寺建筑的形制

据西双版纳州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17年,西双版纳州共有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586座。佛寺建筑主要佛殿、佛塔以及戒堂和藏经楼等构成。

1.佛殿

按照傣语的说法,佛教寺院的大殿是整个佛寺的标志性建筑,又被称为“唯憨”。罗廷振在《西双版纳佛寺及其附属设的民族特色》一文中描述到:佛寺大殿入口通常不会设置在正中位置,这与大殿的墙体结构有关,入口多分布在东北方向。从建筑物朝向来看,佛寺大殿多为坐西向东,且佛像面向东面。初期的佛寺大殿结构简单,多以竹篱笆盖顶,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修建佛寺大殿更加注重美观性与实用性,此时大殿多以砖墙结构为主。佛寺的屋架以主跨为主,边跨为辅,通常有6间以上,但不会超过10间。从外观上看,佛寺大殿的屋顶大多属于歇山式,但也有一些地方的佛寺属于悬山式顶。单檐屋面和重檐屋面广泛分布在各个区域,错落有致,彰显着佛教特色。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佛寺的设计也越来越新颖,涌现出更多个性化的屋顶设计。

2.佛塔

杨玠老师在《西双版纳的佛塔》一文中介绍到: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佛塔大多属于砖瓦结构,但也有一些采用石头构造。为了增加佛塔的稳固性,佛塔内部一般由实心材料构成,外围则包裹植物胶砂浆、石灰等粘合性较好的材料。为了增加佛塔的美观性,往往还会在塔身绘画或雕刻,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让人流连忘返。塔基底部往往还会埋藏一些建塔时期的宝物,以金银首饰为主。从结构上看,佛塔由基部、底座、塔利和塔身共同构成,其中塔基并非能见于所有佛塔,部分佛塔可能没有塔基,而是直接在土地上修建。若要在不平整的土地上修建佛塔,塔基是必须的,首先要对地面进行加固,其次要修建高于地面的平台,用于支撑佛塔,占地面积一般是佛塔宽度的几倍。塔基的形状并无严格限制,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或长形,佛龛通常砌于塔基正四方,且在塔基的四个角落位置放置动物雕像。佛塔底座以多边形为主,但也有部分佛塔出现立体型塔座,塔身或配以生动形象的图案,或配以栩栩如生的雕刻。从整体造型来看,佛塔的修建体现了和谐统一的原则,造型多变,新颖多样。

3.戒堂和藏经楼

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佛教寺庙在西双版纳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大部分的佛塔不仅拥有金碧辉煌的大殿,还有宏伟壮观的佛塔,各式各样的藏经阁,让前来这里参观的游客赞不绝口。在傣族地区,戒堂和藏经楼的规模决定了整个佛教寺院的级别,[2]因此,并非所有佛寺都有藏经阁和戒堂,相反,一般只有规模较大的佛寺或“瓦竜”才有藏经楼。

(三)佛寺建筑的生态景观

西双版纳地傣族地区的生态景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生产力低下,建筑活动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从相关资料来看,西双版纳傣族的建筑技术并未记录书中,大多只是口头传承。对于傣族人民来说,建造佛寺是一项神圣的建筑任务,虽然佛寺建筑种类较为单一,但建筑结构优美灵巧,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栖。第二,亚热带河谷的气候环境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独有的民族特色,這里的佛寺建筑材料和构造完全遵循了大自然的法则。第三,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对西双版纳傣族的根本性影响决定了西双版纳傣族建筑活动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原始宗教文化对傣族地区建筑活动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客观因素,如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等。第四,由于地缘的关系,佛寺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泰国和缅甸地区的宗教文化影响。众所周知,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地区的人民来说十分重要,宗教建筑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宗教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因此,东南亚地区的宗教文化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

二、文化特征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中的体现

佛寺建筑既是物质实体,又是文化载体,它见证着社会文明发展与历史变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佛寺建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与文化的演变息息相关。因此,若要深入探究其文化特征,就要从其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圈以及现代化文化的冲击来了解。

(一)傣族社会历史的印记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长期处于封建领主经济状态。这里的傣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经济基础薄弱,这对当地的建筑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明朝时期,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傣族,尽管刚开始遇到了重重阻扰,但是最终也得到了傣族人民的支持和认可,佛教逐渐走上法制化道路。[3]由于受到封建土司制度的影响,傣族人民变得更加信奉佛教,佛寺建筑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乡村,都能看到佛寺建筑,尽管它们规模不一,但都是民众朝圣之地。此时,教权和政权虽达到均匀配置,但教权依旧受到政权的束缚和限制。教权地位的逐步提升为佛寺建筑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佛寺建筑用途明确,建筑质量较高,造型独特。“政教合一”的制度使得政治组织和寺院组织无法实现脱离,在佛寺内部,组织机构十分严密,且等级分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西双版纳地区的佛寺根据规模大小大致分为四个等级,按照傣文的说法,称为“瓦玛哈拉扎探”、“瓦毫勋”、布萨堂佛寺和村寨佛寺。“瓦玛哈拉扎探”也叫做总佛寺,管理着整个西双版纳地区的佛寺,常常设置在宣慰街,是一级佛寺;二级佛寺“瓦毫勋”分布在西双版纳的各个版纳,隶属一级佛寺;此外,各个分片的中心佛寺,又称为三级佛寺,即布萨堂佛寺,而级别最低的佛寺便是各个村寨的佛寺,规模较小,影响力较低。[4]事实上,“瓦玛哈拉扎探”并不是宣慰街唯一的佛寺,这里还有一些规模比总佛寺略小的佛寺。

佛寺建筑文化所受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它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对于傣族人民来说,物质需求固然必不可少,但精神需求更加重要,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为傣族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佛寺建筑文化也在与日俱进,其他民族的宗教文化流入对傣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傣族人民因而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激烈碰撞,创造出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傣族文化,并体现在傣族佛寺建筑文化上。

(二)建筑文化圈的见证

西双版纳,比邻越南、缅甸、泰国。根据资料记载,傣族人民很早开始便生活在湄公河流域,那里聚集了中国、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多个国家的居民,他们属于相同的民族,拥有共同的语言,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并将自己的民族称为傣族。[5]西双版纳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建筑艺术受外来影响的必然性,东南亚特定的建筑文化背景、汉族建筑文化背景以及周围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都深深影响着西双版纳佛寺建筑艺术。不了解这些建筑文化背景的特点,就不可能真正全面地了解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艺术。

佛寺建筑是建筑与艺术的融合体,它充分展示了傣族人民的劳动与智慧,表现了建筑的艺术美。西双版纳佛寺建筑的民族色彩浓厚,不管是结构还是造型,都展示了傣族独有的民族风格。傣族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这种特色充分展示在佛寺建筑的部件上,比如,傣族的佛寺建筑常常会用粗矮的木头雕刻成曼阁,在下檐处几乎随处可见,与汉族的“斗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傣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以建筑的形式传递着情感,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尽管时代不断发展,但佛寺建筑在傣族人民心目中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无可否认,外来文化对傣族佛寺建筑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佛寺建筑的部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些汉族建筑的手法也逐渐融入到傣族建筑中,如一些傣族佛寺大殿中可见平蒸和雀替。除此之外,不少佛寺建筑都有圆头卷毛的石刻狮子,与汉族寺庙中所见的狮子相同。由于西双版纳临近越南,泰国,老挝和缅甸,所以难免受到相邻国家宗教文化的影响,这在佛寺建筑中便有所体现。如今,西双版纳地区大多数佛寺建筑的结构与曼广佛寺相同,这种结构也被称为围廓式,在缅甸通常十分常见。因此,我国部分学者认为,西双版纳的佛寺建筑参考借鉴了其他地区的佛寺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合了傣族的民族特色。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傣族人民在景真山上修建了景真八角亭,整个亭子的外观就像是佛祖的帽子,这种风格的建筑同样可见于泰国,越南,缅甸等地。由此可见,虽然傣族人民认可并尊重本土文化,但仍然无可避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进而表现为佛寺建筑文化的变化和发展。[6]

(三)现代化对傣族佛寺建筑的冲击

西双版纳佛寺建筑是傣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优美而且实用。它顺应自然,又融入人们对艺术的喜好与追求,傣族人民与恶劣环境斗争的同时,也遵循着天人合一的法则,从总体上看,佛寺建筑的风格基本相同,但仔细观察,又会发现各种佛寺建筑的不同之处。作为一种人文资源,它是傣族人民从最早的文明一点一点地积累、延续和建设起来的,它是文化、历史和艺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与自然资源一样,傣族传统佛寺建筑艺术有很多是属于不可再生的,一旦被破坏掉,就永远无可挽回。

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文化本身原有的特质逐渐丧失。现代建筑不仅是人类的劳动结晶,更是工业时期的产物,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现代文化的冲击在改变着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固有的传统格局,佛寺教育日益淡化,人们开始接受外来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严重缺失,佛寺的中心地位也遭到前所未有的动摇。如今,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越来越相似,这与文化的交融碰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化环境变得十分混乱。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具有“现代风格”的佛寺建筑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各个角落如雨后春筍般涌现出来,傣族村寨佛寺建筑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有其形而无其“神”。就像西方学者所说的一样:“中国经济确实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的特色也在逐渐丧失,东方情调似乎已经不复存在,各个地方的建筑趋于雷同,让人感到十分可悲。”由此可见,传承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只有将优秀的文化延续下来,才能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这无疑是对经济发展和固守传统文化的整体规划提出了挑战。

三、结语

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提到,符号只有能够反映人类的生命活动,才能充分刺激人类的美感,因此,符号的逻辑形式必须与生命基本相同。换言之,若建筑作品只是一个硬生生的外壳,必然无法刺激人类的美感,只会适得其反。相反,倾注了建筑者心血,融入了建筑者智慧的建筑作品才是人们所追求的。对于傣族地区的南传佛教信众来说,佛寺早已成为它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佛寺见证着傣族的文化发展与历史变迁,它能够瞬间引起人民的情感共鸣,因此,佛寺建筑又被称为傣族地区人民的情感符号。建筑虽是产品,却无生命,它无法自主创造情感,更不能脱离人而表达情感。由此可见,佛寺建筑是情感表达的介质,它能够传达信息,召唤人的情感。在佛寺的修建、后来对感情的寄托上,以及局外人对佛寺建筑文化符号的参悟上,实现对建筑意味的表达。

参考文献:

[1]段玉明.西南寺庙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62—65.

[2]岩温扁,杨胜能,吴显能,罗庭振,李青.贝叶文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3]陆泓 陆浩.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4]罗廷振.西双版纳佛寺及其附属设的民族特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

[5]罗廷振.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源流[J].东南文化,1994,(06):87.

[6]甘玉贵.试论小乘佛教的传入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1,(02).

作者简介:

张秋影,云南开放大学,讲师,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民族学。

猜你喜欢
文化特征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西双版纳试种高产旱稻获成功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YUNNAN
西双版纳散记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