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审美素养的提升策略

2018-04-14 04:38霍美辰
关键词:阿普媒介微信

李 贺,霍美辰

(1.东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2.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VR虚拟现实技术、TVOS、NGB云平台、极清电视、4K成像、裸眼3D电视技术以及无人机航拍等高科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破壁、资源互享、内容兼融、利益共赢的融合媒体使得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从感知模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到最终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青少年正处于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的成长、成熟期,面对复杂变化、气质杂糅的媒介产品和现象,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遭受到冲击和挑战。因此,融合媒体时代如何在媒介化生存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在人与媒介共生的环境中,实现自由的、超越的、诗意的“审美化生存”,这一议题成为不断推进媒介教育与媒介文化研究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网络博物馆与青少年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一)艺术品的融媒介呈现与审美体验的自由、便捷

“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儿童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世界,使自己的感觉活动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形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力。”[1]346从根本上说,审美感知力的培养需要积累大量的审美感知经验。与传统的课堂艺术教学和实体博物馆审美教育相比,网络博物馆以数字化信息的方式将考古文物、各类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图像、声音、交互式体验的媒介承载方式展示在互联网上,这就为审美感知教育集中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审美客体。

1995年卢浮宫就开设了官方网站,但当时还只能简单介绍卢浮宫博物馆历史和展览信息。大英博物馆网络虚拟博物馆则通过一项名为COMPASS的系统,筛选出不同典藏部门的5 000 种艺术收藏品,并对其进行文字、图像和动画设计,然后免费投放在互联网上供网络用户浏览。此外,由谷歌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GCI)项目,其中的Google Art Project就是一项网络博物馆开发工程。截止到2012年4月,“谷歌网络虚拟博物馆已经覆盖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1家博物馆、艺术馆、档案馆和文化馆,线上展出艺术品多达32 000余件,累计超过2 000万人参观该网站,约建立了超过18万种个人在线收藏集。”[2]当如此众多的艺术精品免费呈现在互联网上,任何人只要拥有基础的硬件设施就可以浏览、精读这些作品。同时网络虚拟博物馆也将以往固定的教学课堂延展到每个家庭当中,使得教师、家长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到媒介审美的教育实践中。网络博物馆在提供海量审美客体信息的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媒介载体特性使得受众可以在参观时间、地点上不受传统实体博物馆的约束,也因此使得审美感知经验的积累更为自由、方便和快捷。

(二)网络数字艺术带来的审美感知革新

在数字媒介诞生之前,艺术品的承载多以声音、自然介质、胶片、磁带等媒介来实现。而当数字媒介出现后,艺术的呈现方式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当互联网与数字媒介融合后,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悄然而生。网络数字艺术对审美感知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推动了一种虚拟现实与交互体验共同组成的新的审美感知方式,将以往看、听为主的被动式审美感知变革为看、听、读、写、画、敲击等多感官融合的审美感知方式。美国惠特尼艺术博物馆2003年举办的名为“Data Dynamics”的展览就是一次将网络数字艺术与实景场馆浏览和互联网线上交互浏览综合为一体的尝试。展览中一件名为“Apartment”的作品就是一件典型的网络数字艺术。“它实际上是一张特别有沉浸感的城市虚拟地图,让画廊观众与在线用户都能参与规划与构建。”[3]48

(三)反复、细化、对比等审美感知力训练的可操作性提升

对于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积累大量的审美经验,同时在审美感觉转化为审美知觉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审美客体信息的深加工,使得大脑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的感觉信息被整合为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性表象。这就需要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对同一审美客体的多次反复感觉刺激、审美客体的近距离接触和局部细化感受以及相似审美客体的差别性对比感受的训练。在这一点上,传统课堂美育教学很难实现这种审美感知力的长期、深度训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收藏家那样的条件可以天天近距离把玩、欣赏艺术品,而对于大多数通过书籍、刊物、影像资料接触艺术品鉴赏的受众而言,由于技术限制又很难在复制品上感受到色彩、像素、质感等细节上的真实还原。面对这些问题,网络博物馆从根本上打破了美育训练流程中的时间、空间、技术以及物质资源上的束缚,使得审美感受力训练的可操作性得到极大提升。例如,卢浮宫网络博物馆就尝试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高清晰度的数字格式制作成图片,在线浏览者通过下载工具软件,实现对画作的任意局部放大,这样就使得对作品的线条、色彩、光影、肌理、笔触的细节分析更切实可行。另外,谷歌的“Google Art Project”在提升审美感知力训练方面的作用也值得重视。2012年“Google Art Project”实现了两项新技术:第一项是Indoor-version of the Google Street View 360-degree camera system对展厅进行360度全景图像采集。有了此技术,“网络浏览者就可以在街景拍摄‘小推车’的引导下,对故宫博物院等实体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内部建筑和展品,进行360度全方位游览,实现在线身临其境般地欣赏国宝‘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以及范宽《溪山行旅图》等珍贵馆藏。”[4]24-25第二项技术是通过“十亿像素”(Gigapixel)技术拍摄制作70亿像素超高清图片。“通过头戴式高清数字照相机和便携式图像分解存储设备,Google Art Project的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对艺术品画面拍摄质量的几何倍数提升,这项技术制作的高清影像具有超过普通照相机的1000倍以上的局部像素清晰度。”[5]5

(四)网络虚拟博物馆与人的“情绪记忆”能力提升

针对审美知觉力的培养,阿恩海姆曾研究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6]5格式塔心理学对审美感知心理的整体组织性原则的强调实际上就是冈希里奇所提出的“审美图式”,“没有一些起点,没有一些初始的预成图式,我们就永远不能把握不断变动的经验,没有范型便不能整理我们的印象。”[7]82-83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个体的内在审美图式就是审美知觉力的某种组织原则,它预先制约着审美知觉的作用方式和所建构的审美形式结构。审美图式的形成与发展与审美经验的广泛积累有密切关联,而与此同时,直接的感知经验如果想深入提炼为稳定的内在审美图式,还需要“审美记忆力”对大脑浅层信息的贮存、重现,以此形成对审美对象的“特征辨别、意义填充和综合评价”,进而才能沉淀为对审美知觉有规范和制约作用的内在审美图式。在这样的阐释基础上,审美记忆力对于培养审美感知力的价值就有了存在合理性。

审美记忆大致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词——逻辑记忆等几类”[8]315-317,但对情绪记忆和形象记忆内容敏感性更突出。审美情绪记忆往往会把事物外观的整体和细节的形式特征所激发的情感体验,持续新鲜地保持在大脑中。特别是当审美事物被整合在统一的特殊场合(或称情境)中,这时候的审美情绪记忆也会更丰富、鲜明和深刻,因为它既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了更多的审美形式感的刺激,同时因为统一的情境还会产生“1+1>2”的审美心理氛围的记忆,例如,“对整个建筑群、整部小说、一片风景或置身于群体性审美活动场合的感受就会留下整合性的审美情境记忆。”[9]191举例来看,湖南省网络虚拟博物馆为了更好地呈现长沙马王堆考古遗迹的艺术展品,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及汉代有关的文物和文献资料,用3D动画虚拟曾经显赫一时的轪侯家府场景。场景由轪侯夫人辛追作导览人物,在她的带领下走进轪侯家,参观者可以观赏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精美文物,感受轪侯府钟鸣鼎食的贵族生活,让汉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在观赏和交互操作中得以轻松解读。因为展览是建立在轪侯府的特殊场景中,而且设定了轪侯夫人接待宾客的一天为故事背景,所以当游客点击进入游览流程就会被自然地代入“两千年前西汉贵族生活的一天”这一特定情境中。根据故事情节的推进,展览将有关西汉贵族生活衣食住行的建筑景观、考古器物、风俗礼仪有机结合在各个具体场景中,这极大地调动了观者的审美情绪记忆。

(五)网络虚拟博物馆与人的“运动记忆”能力提升

“提高记忆力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对感知材料进行充分的加工。这种加工包含按感知材料的特征进行分类,对形式结构进行拆解和重组,对记忆对象做深入理解,而加工过程中利用肌肉的运动可以增进记忆力。”[9]192比如临摹一幅名画就比单纯观赏画作更利于记忆,伴随着观看大声诵读一首诗歌就比只看不读要更便于审美记忆。而利用审美教育的这一心理特征,网络虚拟博物馆的交互功能也有了更大的开发潜力。例如,湖北博物馆在2016年与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合作,将100件数字化藏品分别在馆藏精品、青铜器、金玉器、漆木器四个线上分馆展出,生动全面地勾勒出荆楚文化风貌。其四大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以及越王勾践剑,在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均做重点展出。其中曾侯乙编钟的展示页面就通过交互设计,在钮钟的分页面浏览项目中设置了钮钟正鼓音色演奏的交互体验区,参观者可以利用鼠标模拟鼓槌随意在虚拟的曾侯乙编钟上敲击,聆听由数字模拟而成的编钟古音,也可以利用古音演奏简单旋律。这样的动作记忆很好地深化了体验者对曾侯乙编钟的音色、音高、音准的感知认识。

二、 “微信公益”与青少年审美情感力培养

(一)“微信公益”的强关系传播营造信任度较高的情感氛围,更利于激发参与者情感释放

积极情绪的形成和释放需要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特别是快乐、满足感、爱等带有较强的私密情感属性和理性提升色彩的积极情感,更需要建立在审美主客体间相互信任的高度真实的情感氛围中。“微信公益”的审美情感力培养价值也正是建立在以朋友圈为代表的“强关系”基础上的人际传播十分有利于营造信任度较高的情感氛围。马克·格兰诺维特最早提出人际交往中的“强弱关系”理论,他通过“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互惠交换四个指标来衡量关系的强弱。互动次数多的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感情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10]62012年,腾讯微信增加了“朋友圈”这一新的网络社交应用项目,形成以手机移动用户为主要应用群体,通过及时、时时的线上信息、图片、视音频传播以及评论、点赞、转发、收藏等交互体验方式,“意在整合用户现实关系资源”,形成以“熟人圈”为主体的虚拟社交新形态。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与其他网络社交方式相比,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链的在线社交。微信联系人中,主要有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同学、亲人、亲戚、同事,占比在70%-90%之间。”基于“强关系”人际传播平台,“微信公益”的传递信息更为真实可信,也更利于使用者在熟人圈的公益活动中满足自我的情感需求和归属感。成功激发参与者“爱”与“感恩”等积极情感释放的“微信公益”还有很多,如“免费午餐”公益计划、“小雨滴”大学生青年志愿助学计划、“微微萤火虫”捐书计划等不胜枚举。

(二)“微信公益”的多媒体融合信息呈现,更便于激发参与者的“移情”心理

以手机作为移动接收终端的“微信”社交软件,本身就具有数字媒介超链接、多媒体融合、交互式体验的特点。借助“微信”的上述特点,“微信公益”在信息呈现上也凸显了多媒体融合的特征,可以同时支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音频、超链接、交互对话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这在无形中丰富了受众的视听感受,营造了更有整体沉浸感的情感氛围。比如,以音频传播为例,2014年9月28日,百度通过微信平台发起了“世界上最动听的歌”——“国际聋人日微信公益活动”。这次活动主题为“用爱为听障人士奏出动人旋律”,内容为以音频推送的方式,在活动主页面上免费投放了多首高音质的经典音乐。但这项公益活动的特点却是,“在人们陶醉于乐曲时,旋律却戛然而止,耳中陷入寂静。”此时的“寂静”在打断受众正常听觉感受的同时,也在瞬间激起了受众的情感共鸣,加之此时手机画面会自动切换为一段宣传“国际聋人日”的文字:“再动听的歌对聋人而言只是沉默无声,9月28日国际聋人日,让我们用心关注听障群体,分享这首歌,传递无声关爱。”此情此景,无声更胜有声,受众在与听障人士感同身受的同时,一份对特殊群体关爱和尊重的情感油然而生。

(三)“微信公益”对媒介审美情感力的交互体验培养

美育学者杜卫曾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感情充沛,往往有比较强的情感释放欲望,但是直接的情感释放不同于审美体验。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反复的琢磨,也要注意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评价,使他们养成深入体味审美对象的习惯,这些对于促进学生体验能力的发展是有帮助的。”[9]200这就意味着,如何培养学生更积极的审美参与热情,以及培养学生在审美体验过程中欣赏、品味、创作审美客体的习惯将是情感力培养的主要议题。而针对这一议题,“微信公益”活动的交互式体验则表现出了对审美情感力的体验培养方面更大的教育价值。比如说,语音的交互式推送和上传就是“微信公益”的一项特色功能。2014年腾讯公司在微信软件上开设了“为盲胞读书”公众号,希望通过用户上传语音的交互式服务,改变传统慈善捐助方式,以“捐助一分钟声音”来形成新的公益活动体验方式,参与过程包括收集声音、智能筛选、音频实体、盲胞听书。类似的交互式“微信公益”活动还有2013年发起的“上学路上”公益活动,该项目致力于关注儿童精神层面成长,通过邀请志愿者来讲故事,将其录成音频放到MP3播放器上,发放到留守儿童的手中。由上述成功的“微信公益”事件可见,通过这种交互式的体验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受众参与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而在每个人的创作过程中共同完成“公益作品”,这本身就是带有关爱他人、尊重分享、和谐共赢的“社会美”价值内涵。

综上,“微信公益”作为比较常见的亲社会行为对积极情绪有良好的促发作用。也就是说,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自我层面的审美教育实践过程中,如果能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有典型意义的“微信公益”事件,分析其对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的深化价值,更多地鼓励学生认可并参与到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微信公益”活动中,发现人性的真、善、美,体味和谐友爱的社会美,就可以使更多的人成为积极情绪的传递者甚至发起者,这也将成为媒介化生存时代一种崭新的审美教育途径。

三、阿普艺术与青少年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一)审美创造力与阿普艺术的审美属性

在个体审美能力的构成中,审美创造力是审美感知力、记忆力、情感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表现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教育中审美创造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能动地创造审美意象的能力,而“艺术形象、意境的原创性、新颖性、独特性、生动性、超越性、感染性等,则是审美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内在根源。”[11]69在艺术史上,媒介技术转变带来审美创造整体变革的例证并不少见,从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以至数字媒介,艺术创作的技能和作品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迁移。例如,从口头文学诗到手抄《圣经》,从戏剧脚本到广播,从模拟信号的影视作品到数字虚拟影像的广泛传播。阿普艺术的诞生正是在21世纪初期数字媒体技术内部格局的又一次变革推动下的产物,而阿普艺术对于个体审美创造力培养的价值也正是在“媒介技术作为创造艺术的变革动力”的基础上得以生发的。阿普(APP)是英文(application software)的缩写。相比于计算机的系统软件,APP是直接服务于用户应用需求的微型计算机软件,多安装于智能手机、便携式计算机、平板电脑之上。随着APP应用的广泛普及,应用软件的艺术化和数字艺术的移动化发展趋势合力推动了(APP ART)阿普艺术的诞生。作为(APP)移动终端微型软件的衍生物,阿普艺术(APP ART)的审美属性主要体现在呈现价值,即APP图标和界面如何以创新性设计显示其特色。在终端界面上用统一而有变化的图标形象、简洁、美妙的展示系统的功能,实际是一种着眼于提高服务水平的应用软件的艺术化和创意化应用[12]84,即运用APP软件的特殊功能进行艺术表达、创作和鉴赏两方面。而阿普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审美教育途径,则是因其在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鉴赏三方面都有推动审美创造力的发展潜力。

(二)审美创造力提升与阿普艺术的创作革新

目前的移动信息接收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基本都带有收集声音的MIC,用于扬声的话筒,前置或后置摄像头以及不同类型的内嵌传感器(包括速度、光线、温度、方向、磁力、重力等物理感和心跳速率、运动步伐等人体感觉测量)等统称为移动捕获信息功能。除此以外,智能手机还具有基于GPS技术或是基于移动运营网的基站的即时定位功能。正是在这两种新的媒介技术支持下,阿普艺术为参与者提供了新的艺术创作方式的可能性。如德国艺术媒体与技术中心(ZKM)在2014年设计研发的“Geometric Music”——“几何图形声音”就是一款利用移动终端的微音器来提供参与者交互式艺术创作和欣赏的阿普艺术作品。在软件的应用程序支持下,这一作品鼓励参与者利用移动终端录制的环境声音和人声录音即兴创作“音乐”。而后通过软件的数据处理,这些“音乐”被重新呈现为几何图形,使用者可以通过混合与匹配不同的几何图形,改变图形的大小、位置来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再次编辑,“几何图形声音”可以帮助使用者实现动态的音乐拼图这一带有艺术色彩的创意行为。

除了在艺术创作的材质、手段、类型、参与方式上,阿普艺术打破传统艺术创作的界限,带给参与者焕然一新的审美体验,同时阿普艺术也带来了如游戏艺术、增强现实艺术等艺术形态的革新。例如,2012年奥地利艺术家Jorg Piringer设计了名为《辅音》(konsonant)的阿普艺术作品,这是利用字母、声音和软件技术进行的艺术创作尝试。它包括四段不同的声音游戏,规则是让参与者在特殊字母系统中找到辅音,然后使用者可以用找到的这些辅音字母创作乐曲,也就是说字母变为自动生成音乐的原材料,这个游戏不但可以用于创造新的音乐旋律,甚至可以尝试短小的实验性音乐作品。2012年德国艺术学院的学生设计了名为“Globosome free”的阿普艺术游戏,用户通过陀螺仪驾驭一个食草球体,游戏规则为“球体既不能因为无休止的暴饮暴食而导致地球资源的匮乏,但同时还要努力摄取能量以完成建立种群的目标。”在这样看似两难的游戏任务中,设计者希望激发参与体验者对生态、平衡、责任、博弈等问题的审美考量。

(三)审美创造力提升与阿普艺术的传播与欣赏革新

阿普艺术的审美创造力提升价值还体现在它实现了艺术传播与艺术欣赏的革新。先以艺术传播来看,因为阿普艺术依托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这就使得艺术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再也不会因为实体博物馆的空间有限而阻碍了其审美魅力的广泛传播。举例来看,2014年艺术家Michael Volkmer创作了名为“Radwende”的阿普虚拟社区艺术品。作品关注以德国威巴斯登威代表的欧洲城市的发展变化带给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的不适与困惑。创作者认为,现代城市快速发展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产生矛盾的原因不单纯是因为现有城市为发展自行车运动所提供的简陋的公共设施服务,同时也是因为自行车爱好者们缺少一个交流的社区。因此,创作者尝试通过APP软件实现威巴斯登威的自行车适宜运动路线的可视化、即时图像呈现。在这张特殊的“社区地图”中,当下发生在城市某地的交通事故会被随时用加粗的字体标示在该区域,同时每一位自行车骑行者还可以通过APP的移动终端链接网络,将自己的骑行路线记录在这张“虚拟地图”上。在威巴斯登威的城市博物馆,设置了专门的展区,供游览者观赏这幅实时变化着的奇妙的城市地图。它在提示城市交通建设的缺陷之处的同时,也在提醒大家不要忘记那些常常被忽视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

阿普艺术通过连接互联网,创建了一种通过虚拟艺术社区进行艺术鉴赏的方式,这将在无形中提升参与者的审美鉴赏创造力。与以往要求固定地点、固定时间的学校教育、实体博物馆参观和家庭艺术鉴赏相比,通过APP软件既可以连接不同地区的网络艺术资源,通过整理筛选,营造掌上虚拟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这种随时随地的便携化艺术鉴赏将极大地扩展使用者的审美视野,增加艺术素养的积累;而同时,通过交互体验参加到阿普艺术设计的虚拟艺术社区的活动中来,本身就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融合体验、创作与鉴赏为一体的新的审美活动方式。阿普艺术对于审美鉴赏的创造力提升不仅体现在针对鉴赏方式的革新,同时它还带来了艺术欣赏的理念新内涵,即打破对完整的、已完成的艺术作品的被动接纳和解读,而开始尝试接受未完成、存在对话和协商空间的艺术作品,这也意味着在鉴赏趣味上开始关注“对变化的妥协与理解”。有关这一问题,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和媒体技术中心(ZKM)尤利娅·约希姆研究员的观点值得进一步思考,尤利娅·约希姆指出:“我完全可以想象,艺术正在越来越朝着可移动化的方向发展。艺术APP的出现本身就已经反映了这一趋势:人们可以把这些小而精的艺术作品放在裤袋中,随时随地观赏一番。也就是说,艺术再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地点,也许若干年后,那些用于展览艺术品的封闭空间也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随时随地能够提供艺术作品的环境,借助特定的科技媒介,艺术作品将触手可及,也能随时被修改。艺术家将隐身于创意活动的背后,艺术合作将成为新的焦点,这种程序化的理念本身也体现了对不断发生的变化的妥协与理解。”[13]

综上,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与青少年的各方面素质息息相关,随着媒介化生存的全球普及,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将造成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如何借助融合媒体“信息、信源、受众”三位一体的自媒体属性,大力引导青少年在日常媒介行为中自发自觉地开展媒介素养自我教育,积极拓展传统审美教育途径,不断提升青少年在媒介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再造美、传播美的综合能力,不断满足丰富多元的融合媒体审美文化需要,这不仅是对各级媒体法制与责任感的诉求,同时也是对建构和谐发展社会,以及不断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议题。

[参 考 文 献]

[1]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Ngak,Chenda.Google Art Project features White House,the Met,National Gallery[J].CBSNews:Retrieved,2012(4).

[3] 黄鸣奋.网络媒体与艺术博物馆[J].现代传播,2003(6).

[4] 吕世威.Google艺术计划的中国攻略[J].艺术财经,2014(4).

[5] Pack,Thomas.The Google Art Project is a Sight to Behold[J].InformationToday,2011(5).

[6]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 冈希里奇.艺术与幻觉[M].卢晓华,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8] 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朱智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9] 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10] 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 邱正明,朱立元.美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2] 黄明奋.阿普艺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品[J].艺术百家,2015(2).

[13] 艺术眼.专访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和媒体技术中心(ZKM)尤利娅·约希姆[EB/OL].[2013-04-23].http://www.artspy.cn/html/news/8/8127.html.

猜你喜欢
阿普媒介微信
怀念哑巴阿普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吉克阿普说
爷爷砍树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微信
微信
微信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