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马斑点基因

2018-04-15 14:0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410128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纯色毛色史前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10128

禽畜遗传改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410128

马有多种多样的毛色,比如常见的有棕色、栗色和黑色等,其中令人感到有趣的是斑点色,也就是白毛底色上散布着黑色或棕色斑点,像大号斑点狗一样,也称为豹纹斑 (Leopard complex spotting,LP)。斑点毛色在一些马种,比如阿尔泰马(Altai horses)、蒙古马(Mongolian horses)、 克那波施图马(Knabstrupper)、阿帕卢萨马(Appaloosa)和诺里克马(Noriker)中比较常见,而在其他马种中斑点色相对少见。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蒙古国进行访问时,蒙古国前总统额贝格道尔吉就将2匹斑点蒙古马作为国礼赠送给了习近平主席夫妇。

在距今2·5万年旧石器时代的法国岩画上出现了马身上绘有斑点的图画,由于现在家马中斑点毛色的马非常少见和奇特,很多人认为在史前野马还没有被驯化的时候,岩画上的斑点马形象很有可能是史前人类的艺术加工[1]。Pruvost等科学家使用了31个出土于西伯利亚、东欧、西欧和伊比利亚半岛的野马古DNA样本,对9个控制马毛色的位点做了检测,结果发现有18个个体是栗色,7个个体是黑色,6个个体拥有斑点色等位基因LP。其中这6个斑点色个体来自于更新世和青铜时代的东西欧[2]。这项研究表明,史前岩画上的斑点马图案很有可能是史前人类对周围真实影像的记录。并且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马的斑点毛色在野马被驯化成家马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斑点毛色性状(LP)被定位在马的第一号染色体的TRPM1基因上,已经报道此基因上有多个SNP突变和一个1378碱基长的插入到一号内含子区域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片段同LP性状相关联,并且斑点毛色性状遵从不完全显性遗传规律。Wutke等人分析了201个马古DNA样品的8个毛色位点后发现,LP等位基因频率在历史上呈现波动状态[3]。他们发现在早期驯化马匹中(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斑点毛色的频率比较多见,而到了中世纪斑点毛色频率有显著的下降。而与之相反的,纯色系如栗色的马匹在中世纪受到格外的青睐。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从罗马时期开始,人们普遍喜好纯色的马匹,而认为斑点毛色的马匹是低劣的象征。中世纪之前,斑点毛色的马匹可能用来同野外未经驯化的马匹进行区分,而随着野马数量的逐渐减少,通过特殊毛色进行区分马匹不再显得重要了。并且在中世纪时期,宗教信仰也使得人们对斑点毛色的马匹失去了兴趣。同时随着军事力量的增强,军马更希望是纯色系而不是显著的斑点毛色的个体,这样有助于在战争中减低人员和马匹的伤亡。这项有趣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于马斑点毛色的喜好随着历史时期不同而发生着变化。随着对马毛色形成机理的进一步明晰,我们会逐渐了解到马毛色的历史动态,从而一窥人类历史上对马匹毛色的欣赏和喜好。

猜你喜欢
纯色毛色史前
史前海王争霸战(上)
湘沙猪配套系毛色遗传研究
趣味针织
趣味针织
史前人,都画啥?
马的毛色基因分析
纯色更出彩
纯色空间
POMC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分析
小猫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