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2018-04-15 00:00赵建君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员工人力资源创新

赵建君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本文针对加强机制的完善、考核评价的强化以及员工的培训等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 员工 创新

当前的发电企业正面临这一次巨大的变革,可以说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人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人的工作对企业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就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有着可控资源的重要地位,其管理的有效性也决定了发电企业效益的高低快慢。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发电企业唯有采取切实可行、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创新出符合时代特色的管理模式,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要的核心体系,不断提高人的能力,增强人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成本,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一、积极建立完善人员流动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建设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将市场机制引入到人力资源的配置中,并将其作为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利用市场机制中的价值规律及竞争规律,促进企业内部的用工行为更加规范化,符合发展的需求。同时,将定向配置与市场选聘两者结合起来,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体系。将人力资源打造成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构建企业人才交流的平台,更加便于人才开发,进而构建起人力资源内部调配机制。

2.积极探索新型用人方式。结合时代的需求,权利构建更加符合当前趋势的用人模式,在技术、法律等领域,逐渐探索出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任用模式;针对高技术高水平的劳动型领域,则采取劳务派遣、季节性合作的新型模式,逐步形成灵活自如的统一用工机制,同时应当考虑到兼职任用,通过聘用兼职人员能够有效地将在职人员与社会技术人员进行整合,有利于在职人员的视野扩大,也是降低人员费用的有效方式。

5.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为保证人力资源流动中产生的限制,应结合实际情况实行组织调频与市场调节两者融合的模式,不断控制因人员变动而出现体制、工作人员身份等方面的局限,进一步打通人力资源流动的渠道,进而有效带动人力资源流动更加合理化。对高技术高缺口的人才应当从传统的身份、行业及地域限制中跳脱出来,采取更加信息化的方式进行,进而打破局限性。同时还需要不断扩大社会招聘力度,在招聘时也应当重视人才的品质及其技术能力,而不能将视线放在文凭、身份上,通过社会人才的引入,使得队伍结构更加科学,人才素质更高,工作能力更强。

二、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1.构建员工教育培训体系。仅凭外部的人才引进是不能够达到提高人员能力目的的,因此,加强员工教育也成为较为重要的工程,结合当前的形式,企业的发展前景,构建一个教育培训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建立教育培训体系时,应考虑到企业上各个岗位,培训门类也应当涉及广泛,课程的设计也应当更加具有针对性。科通过电化教育以及远程教育,将培训资源实现全员共享,将培训教育发展成为更加现代化、信息化的平台,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培训时,还应当加强岗位的跨越,实现从非生产到生产的跨步、从行政到生产运作的跨步、从火电到水电的跨步,对低职能工作者加强高思维强化,通过这种升级培训,更加能够扩大员工思维,强化员工的能力,同时亦能够增强内部的沟通交流。

2.不断改进员工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方式。要做好人的工作,首先就应当针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工作。

三、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深化用工制度改革

1.优化组织结构,做好定员定编定岗定责工作。结合当前的“扁平化”模式,利用完善组织机构,简化管理模式强化运作流程,进而权利促进岗位职责的明确化,实现责任体系完善。同时结合岗位的特点,梳理出岗位的职责及工作的标准,保证每件事每项环节均能够落到个人头上。

2.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与员工建立合作关系时,应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以合同约束个人行为,同时坚持采取续订、变更等相关手续,针对不合法不规范员工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建立考核体系,将岗位职责、物质与考核全面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模式,将利用物质激发员工的责任感,结合考核达到监督管理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及主动意识。

5.建立完备的人才任用机制。坚决按照现代化机制,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将人才招聘公开化透明化,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1.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创建品德、知识及能力等多方面的为一体的评价机制,同时应将业绩作为首要考核重点,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评价标准,由反映工作业绩的量化指标和反映综合素质的非量化指标相结合的工作业绩管理考核办法。

2.创新绩效考核评价办法。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人员,应当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同时应当突显出关键指标的情况,加强量化的评价,改变传统的事末评价,重点对过程进行追踪评价,并切实进行实况分析,将人力资源评价考核提升到科学的水平上来。

5.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制度的改革。通过对评价的完善,同时还需要将薪酬的分配进行调节,将关键岗位及重点岗位的收入差距拉大,让员工不断加强能力的提升,有效激发员工的动力。同时针对绩效中超任务、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应当给予其一定的物质鼓勋,让员工能够看到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可以同步共存。

猜你喜欢
员工人力资源创新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旅游饭店服务礼仪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