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点感悟

2018-04-17 08:49敢峰北京景山学校首任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景山题词考试

敢峰/北京景山学校首任校长

改革开放40年了,同全国各个领域一样,基础教育领域在改革开放中,采取各种措施解放教育生产力,其中包括民办教育和各种办学形式的兴起,使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整个面貌焕然一新,到处是一片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气象。首先,最令全世界瞩目的是教育的大普及,整个教育质量也不同程度地有了很大提高。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功绩,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我们现在办的基础教育是全世界最大体量的基础教育。虽然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着不平衡,甚至是严重的不平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是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我国的教育同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一起,已经摘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阔步行进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40年的改革开放中,有一件不能忘怀的大事。这就是邓小平于1983年国庆节前夕,在书赠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16字的题词,于国庆节期间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来编入了《邓小平文选》。题词当时虽是直接书赠景山学校的,但最重要的是,同时提出了对新时期整个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方针,为教育改革开辟了新的航道。时间过去了35年,重温这个题词,更感到小平同志的高屋建瓴和题词的重要历史意义。我的认识是,在文革结束后的一个短暂时间内,我国的教育曾经面临着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是回归到“文革”前时期的教育轨道上去,还是要对“文革”前的教育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话,改革的方向又是什么?从上到下,认识并不一致。“三个面向”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拨开迷雾,指明了教育改革的航向。可惜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延误了、错失了一段可贵的改革时机。从“三个面向”的内涵看,指出的这三个方面正是教育改革的三个维度,其中“面向未来”直接指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把三者统一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总体改革,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这是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具有国际视野和时代使命的大教育观,当然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总方针。它还启示我们,办教育和进行教育改革,要站立在时代潮头,开阔视野,有大教育观,不能局限地就教育论教育。虽然35年过去了,“三个面向”不但仍然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针,而且应该根据我国当前新时代新征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实际化、具体化,办好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使我国的教育走进全世界教育的最前列。

新中国成立后,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基本上见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征程。其中,文革前在景山学校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离休后至2007年的12年间又创办了北京力迈学校,延续“文革”前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事业,在“三个面向”方针指引下,进行重构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实验,名之曰教育的“根苗工程”。其总体设计简单地说,就是五句话:使学生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把学生引上正确的人生路;优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注重学生非智力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育;教养与教育、教学并重。在当时应试教育的风越刮越大的形势下,独树一帜,坚持走不搞应试教育也不怕考试之路。就是有那么一股子硬劲儿,不怕船被刮到沙滩上。应试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拦路虎”,应试教育其害无穷。其形成有历史和社会原因,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不是喊停就能停下来的,这是一个综合治理工程。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上大学、上重点高校的期望值很高,优质教育供不应求,这是学生和家长被卷入进来的原因。后来,应试教育之火势一直向下蔓延到小学。这就需要在尽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还要进行教育供给侧的改革和考试制度、教育评估制度的改革。从学校来说,就要坚定走不搞应试教育但也不怕考试之路。这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之路。这条路走好了,学生上不了大学也能成才。素质不好,上了大学也成不了才。景山学校和力迈学校做教学改革试验,就是走不搞应试教育也不怕考试这条路。认真搞教学改革的学校,大概走的都是这条路。从我在景山学校和力迈学校的教改情况看,这条路是走得通的。为什么?因为搞教改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难道还怕考试?真金不怕火炼啊!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不怕考试的。在两校做教改实验从来不用考试压学生。在力迈学校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管理”教育活动中,有两个初中班申请考试时免老师监考。我支持了,还特意发了“免监考班”牌子,挂在教室门上,一直到初中毕业。两年间没有发现一个学生作弊。对学生也要培养不怕考试的心理素质和不作弊的品质啊!考试是必要的,我不是反对考试,是反对把学生变成考试的奴隶。把学生培养成围着考试转的人,能有多大出息?

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基础教育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应当说,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各有长短,历史、文化和国情也不同。应当走“取中国与西方教育之长,去两者的弊端,以我为主,融合创新”之路。各地也需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因地制宜。我还建议:设立教育改革特区和特校,加大教改试验的力度和自主权。教育改革试验,一定要有志愿军,有使命感,单纯“奉命教改”是搞不好的。要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不赶时髦,再积10年、20年之功,使中国的整个教育走进全世界教育的最前列。要认真研究当前新时代、新征程中教育的国情,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国际高科技竞争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要广开才路,广开学路,广开就业门路,并形成地域性的教育体系。当前紧要的是要进一步研究和改革考试制度与教育评估制度。这是多少年来实际的教育指挥棒。教育评估制度,经过上下结合,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是较快可改可行的。这也是可以遏制应试教育、贯彻素质教育的实际“指挥棒”啊!一定要把教育评估坚定不移地建立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不搞走过场,不搞形式,而且要重在鼓励基础差的学校所取得的来自不易的成绩,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评估要有群众性和权威性,决不容许把评估建立在应试教育和所谓“政绩工程”的基础上。

猜你喜欢
景山题词考试
题词
功亏于溃
专注
首页题词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题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