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8-04-18 07:06徐利平
关键词:氯吡格雷例数

徐利平

(丰镇市医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100)

冠心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后引发的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胸痛、心悸乏力,或伴有恶心、发热等全身性症状。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含生活习惯的改变、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治疗三个方面,其中,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前提和基础[1]。本院为探究冠心病切实有效的用药方案,开展了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旨在探讨普拉格雷片的应用价值,为冠心病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将实验相关资料和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1例。实验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在35至58岁,平均年龄为(48.5±6.4)岁;常规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34至57岁,平均年龄为(46.7±7.2)岁。两组患者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依从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且未伴有慢性房颤、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出血性脑卒中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等。同时,所有患者对本次实验中所使用的药物均未存在过敏反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本次实验并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服用阿司匹林基础上[2],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用药方案。其中,实验组患者口服普拉格雷片,每天三次,每次25 mg,常规组患者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3],每天三次,每次25 mg。采用各自的用药方案,为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观察其整体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期间,由医护人员宣教冠心病的危害性以及用药治疗的必要性,讲解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使其充分意识到依从性对疾病治疗效果的重大影响,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不同用药方案实施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体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以及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采用相关机构标准化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进行评价,疗效等级分为显效(临床病症完全消失,病情改善明显,且未发生不良反应)、有效(临床病症部分好转,病情有所改善,且未发生不良反应)、无效(临床病症未改善,病情有加重的迹象,出现一种或多种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PRI和MPA的变化情况

不同用药方案实施前,实验组患者P R I为(45.8±3.2),MPA为(64.7±6.4),常规组患者PRI为(42.5±5.8),MPA为(65.5±7.3),实施后,实验组患者PRI为(26.1±5.9),MPA为(41.4±6.6),常规组患者PRI为(43.9±5.5),MPA为(52.0±4.9),两组患者的PRI和MPA均有所改善,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两组患者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对比其治疗总有效率,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n(%)]

2.3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经统计发现,实验组41例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共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常规组41例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共5例,出现便秘的患者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学生理基础是血小板的活化聚集,而MPA和PRI是判断血小板活化程度和反应指数比较敏感的指标。相关资料显示[1],作为一种强效性噻蒽并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普拉格雷较氯吡格雷能够发挥更为持久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功效,且它对肠胃道等器官系统所产生的刺激性更低[4]。本实验运用不同的用药方案治疗冠心病患者,发现服用普拉格雷的实验组患者,其PRI和MPA均优于服用氯吡格雷的常规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05%;实验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1.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普拉格雷片这种抗血小板药物运用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优化其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体指标,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该用药方案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1] 贺延奇,刘会轩.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3):169.

[2] 唐伟良,彭 放,王兴祥,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令三联抗栓方案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10):956-960.

[3] 高 用.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19):29-30.

[4] 宁国贤.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J].中国处方药.2016,(02):80-81.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例数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