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概念建构,灵动学生思维

2018-04-18 03:24俞莉莉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俞莉莉

[摘 要]概念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单位和认知的起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研读教材,关注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将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符号化、直观化、形象化等手段,灵动学生的思维,真正使学生学得扎实,记得牢固。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84-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是建立数学法则、公式、定理的基础,也是运算、推理、判断和证明的基石,更是数学思维、交流的工具。”做好概念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内化新知、形成知识技能,又可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

一、概念符号化——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与数学概念的表达和使用密切相关。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符号化的思维,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符号表示抽象的概念。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28+17=45(人)、17+28=45(人),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因此,这两道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28+17=45=17+28 。教师让学生列举更多像这样的例子,( )+( )=( )+( )。学生通过列举更多的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没有产生变化的算式中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不应就此罢休,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学生经过思考,呈现了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①文字表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②画图表示:△+□=□+△。③字母表示:a+b=b+a。尽管学生运用的表示方法不同,但都属于符号,体现了数学符号化思想。教师紧紧抓住a+b=b+a表示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用字母表示的优势,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内涵。

上述案例,教师从简单的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逐步建立符号模型,感悟到用符号表示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二、概念可视化——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概念抽象、难懂,而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简单,语言表达能力尚未成熟,直观形象思维仍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具体事物,以使学生对概念形成鲜明的表象,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

在教学“等式和方程”时,教师通过借助天平,在黑板上板书了以下算式:50+50=100、x+50>100、x+50=100、x+50<200 、x+x=200,并问道:“你们能把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吗?”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立即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汇报时,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生1:以是否带等号为标准,50+50=100、x+50=100、x+x=200這些带等号的为一类;x+50>100、x+50<200这两个不带等号的为一类。

生2:以是否含未知数为标准,x+50>100、x+50=100、x+50<200 、x+x=200为一类;50+50=100为一类。

生3:含有未知数并带等号的为一类,如x+50=100、x+x=200;含有未知数不带等号的为一类,x+50>100、x+50<200;没有未知数带等号的为一类,50+50=100。

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含有未知数并带等号的一类式子,和其他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它们都含有字母(未知数),还有等号。教师趁势揭示了这类式子叫作方程,帮助学生理解了方程这一概念。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将方程的概念变得可视、简明、易记,从而凸显了方程的关键特征。

三、概念操作化——深化学生思维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地设计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探究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实现对概念的真理解。

在教学“认识角”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这一知识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活动角:①角的两边都很短。②角的一条边很长,而另一条边很短。③角的两边都很长。教师先让小组成员自由地转动角的两边,然后比较角的大小,看看有什么发现,进而抛出了下列问题:①想一想,怎样才能将角变大,怎样又能将角变小呢?②猜想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可以怎样验证猜想?老师的问题,有很强的导向性,旨在让学生在摆弄活动角的过程中,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辨析和争论,感悟“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地理解和掌握了新知。

上述案例,教师设计操作活动角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将抽象的概念结论,变得可操作化,提升了学习的效果,深化了学习思维。

总之,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快学生内化新知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编 麦雪莉)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