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贵州的时代气质

2018-04-19 09:26整理李坤付松
当代贵州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贵州旅游

整理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坤 付松

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黄晓青 张凯 杜朋城 张丽 汪枭枭

全省上下都铆足了劲在拼

陈少波

“当前全省上下都认准了道在干,铆足了劲在拼。”

在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的一席话引来媒体关注。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抓住国家新一轮改革发展机会贵州努力在高质量发展舞台上闪耀绽放。

陈少波说,围绕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我们强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在全国实现多个率先,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贵州工业经济的第三大增长点。

除了大数据,陈少波还给媒体记者介绍贵州的生态成效。他用数字说明生态“颜值”:全省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

随着交通的改善,贵州吸引力正越来越强。“谁都愿意到拥有绿水青山的地方旅游、投资、就业和生活。”陈少波底气十足:进入新世纪,贵州用短短9年时间就建成了新的“十字”型高铁网,贵阳正在加快建成全国十大高铁枢纽,“老十字”“新十字”,见证着贵州经济的快速崛起,昭示着新时代已扑面而来。

带着竹编上两会

杨昌芹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的首场“代表通道”上,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村民杨昌芹当着众多中外媒体的面,介绍起她手里的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

“90后”杨昌芹是参加“代表通道”的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头戴着银饰,身穿苗族服装,面对中外媒体记者,杨昌芹表现得很自信。

“从我们村的实际来看,如果要少数民族村寨脱贫致富,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当地的特色资源,这样远比直接用金钱帮助他们更有意义。”她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赤水,竹工艺品卖得越来越好,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拿我所在的民族村来说,现在80%的人住上了楼房,超过一半的家庭开上了小汽车。”

目前,杨昌芹正着手进一步创新,将现代创意与传统工艺融为一体,带动更多村民与她一起编织致富梦想。

把“三变”改革打造成脱贫致富“金腰带”

李刚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在贵州代表团集中采访时,把“三变”改革比喻为“黄金腰带”,称其将有效地把资源、资产、资金“绑”到农民身上,让农民挺直腰杆,致力乡村振兴。

针对贵州省提出的“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李刚认为,产业革命有“破”才有“立”,从贵州的实际情况看,“破”就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立”就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

六盘水不种玉米种什么?李刚说:“山地特色农业要走产业化、差异化的路子。我们将围绕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加快发展猕猴桃、刺梨、早春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绿色优势产业。”

李刚介绍,近年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凉都“弥你红”猕猴桃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六盘水市特色农产品打开国际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互联网老兵赶上新机遇

霍涛

“作为一名从业16年的互联网老兵,我三年前来到贵州创业,有幸成为万千‘贵漂’和‘贵创’中的一员。”3月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涛说。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国家级行业级数据中心建成,华为、高通、苹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贵州落地发展,一大批高科技中小企业涌现出来,形成聚集效应。霍涛说:“我们也在生机勃勃的大环境中成长壮大。”

白山云公司是围绕数据提供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大数据在传输、存储、消费、治理环节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目前,服务于70%的中国网民和2亿多海外用户。”霍涛自信地说。

“随着贵州大数据产业环境和人才扶持体系的完善,我切身感受到贵州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创业寻梦,吸引本土人才的回流。”霍涛现场讲述了两个事例——他们企业一位已经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贵州籍技术骨干,去年举家搬回贵州发展;另一位从硅谷顶尖科技公司归国的工程师,来到贵州,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研发团队发展。

“回顾这些年,我们深深感到,有了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了各级政府的关爱支持,我们科技企业就有了持续做大做强的信心、动力和保障。用大数据服务大扶贫,民营企业理当有作为。”

让大数据为司法办案服务

傅信平

“通过大数据运用和司法体制改革,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得到明显提升。”3月9日,在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检察院检察长傅信平说。

傅信平介绍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贵州在大数据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已经走到了前列,贵州检察系统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开发建设了三大系统、六大应用平台,做到司法办案事前有服务,事中有监管,事后有评价。”傅信平解释说,事前,系统会将大量的检察数据、类案情况推送给检察官;事中,如果发现程序、证据、定性、量刑建议等有偏差,系统会自动提示提醒;事后,系统会将评价分析的情况推送给检察官。

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贵州检察机关司法办案做到了全程留痕、实时监管,除了需要保密的情况以外,所有的信息均对外公开,当事人、律师等均可通过网络查询案件的承办人情况、办理的进度、办理的结果以及类案情况,让司法公正看得见、摸得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把‘点数据’‘条数据’变成‘块数据’,让大数据互通互联共享,让大数据为司法办案服务,为规范司法行为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具体的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傅信平说。

贵州交通实现五个第一

高卫东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卫东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交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显现,被交通运输部誉为“小省办大交通”的典范,主要体现为“五个第一、一个率先”:

以上一步骤形成的判断矩阵A,对应于最大特征值λmax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w,即Aw=λw,在此基础上,通过归一化处理就可以确定同一层次上某元素对于其上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并数字化排序。一致性检验可采用随机一致性指标来进行,其研究公式为:

五年完成公路水路投资额,居全国第一方阵。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6449亿元,年均增长21.9%,实现投资“连续四年超千亿”。

县县通高速公路,西部第一。2015年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五年累计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204公里,建成里程西部第一、全国第二。至201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33公里。

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运,西部第一。2017年贵州在西部第一家实现建制村通畅率、通客运率达100%,同时也是五年内全国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提前三年完成交通运输兜底性目标任务。

高等级航道总里程,非水网省(市)第一。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4012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740公里,列全国14个非水网省(市)第一位。

特大峡谷桥梁数量,世界第一。全省公路桥梁达2.1万座,世界前100名高桥中有40多座在贵州,是世界上特大峡谷桥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

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李三旗

旅游“井喷式”发展是贵州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看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旅游大有作为,让游客们从吃住行到游购娱都能品味到浓浓的乡愁味道。

“乡村旅游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渠道。”李三旗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既能发展乡村经济,又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乡村的城镇化建设,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2017年,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优先对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和2760个深度贫困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力争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全省更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在《方案》的助推下,贵州省实施了旅游项目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结对帮扶、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教育培训等九大扶贫工程,并加快推进“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通过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覆盖全省141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带动29.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脱贫。

李三旗认为,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服务人员的文化程度,增加素质技能提升培训。更为重要的是,让乡村旅游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

“人民小酒”要上市

余留芬

“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在主板上市!”3月6日晚,在贵州代表团集中访谈活动现场,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信心满满。

2018年,余留芬和岩博人已经锁定目标:先“拿下”新三板!

“习近平总书记对岩博村的关心、关怀、厚爱,让岩博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前所未有,我可以用几个数字来展示。”余留芬介绍,党的十九大前,岩博酒的经销商不超过10人,现在发展到120多个经销商。从2014年开始,三年来销量不到1000万元。过去几个月,岩博酒的销量突破了6800万元。

“每一个品牌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通过积淀、经营,通过不断努力、坚持才得以实现。”余留芬说,“我们是在没有看到希望的情况下坚持下来才看到希望。”

“一路走过来,我不断得到支持,被党信任、被领导信任、被组织信任、被群众信任,大家的信任给了我动力,让我从最艰难、最痛苦、最无奈的低谷中走出来。”提及过往,余留芬感慨万千。

“正是由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岩博村的关心和厚爱,才让我们有了脱贫致富的机会。”在新时代下,我们希望通过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品牌,让更多需要我们帮扶的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余留芬说。

猜你喜欢
贵州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小A去旅游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