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出血术后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疗效观察

2018-04-19 06:35春国
安徽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基底节甘露醇脑室

      春国

基底节区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常见区域,出血后引起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力急剧变化,致残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其原因主要为出血及周围水肿致ICP急剧恶性增高所致。术后监测ICP在病情的观察、治疗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本研究对52例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行CTA等检查明确出血原因,排除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破裂、烟雾病等所致脑出血患者。根据家属是否同意在术后行ICP监测,分为监测组(24例)及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血肿量、GCS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年龄(岁)术前血肿量(mL)GCS评分(分)破入脑室[例(%)]瞳孔改变[例(%)]监测组2466.45±8.7152.91±8.068.88±2.098(33.33)4(16.67)对照组2866.21±7.6853.39±7.468.96±2.399(32.14)5(17.86)t/χ2值0.1072.2120.1420.0080.000∗P值0.9150.8260.8810.9271.000

注:*为χ2校正值

1.2手术方法对术前无瞳孔改变者行小骨窗开颅,根据血肿位置定位后,于血肿侧发际内额颞部行直切口切开头皮,颅骨钻孔,铣刀去骨瓣,形成约3 cm×5 cm的骨窗,硬膜剪开,架手术显微镜分离外侧裂,由岛叶皮层进入血肿腔并清除血肿。对术前已有瞳孔改变患者,行额颞部大骨瓣开颅,铣刀去骨瓣后剪开硬膜,于非功能区行脑皮层造瘘,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监测组患者血肿清除后,留置ICP探头(强生公司Codman ICP监测探头),需行脑室外引流者予以脑室型ICP探头穿刺脑室,引流脑脊液同时并监测ICP;对照组患者仍行传统脑室外引流。

1.3术后常规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以下处理:①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内环境稳定、降颅压、制酸保护胃黏膜、抗感染等对症支持处理;②镇静、镇痛、吸氧、控制体温、呼吸道管理、预防癫痫等处理;③出血破入脑室者颅内情况稳定后行腰穿或腰大池引流。

1.4术后特殊治疗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为平均动脉血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颅内静脉压之差,而ICP与颅内静脉压相差仅1~2 mmHg,故CPP=MAP-ICP;监测组术后连续监控ICP及血压,按常规控制血压在160/100 mmHg以下,将CPP维持在60~70 mmHg为目标[1-2]。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脱水、维持血压稳定等处理,并依据临床症状及CT复查做出相应的调整。

1.5疗效评价标准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于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比较两组患者NIHSS分型;院外随访3个月,根据日常生活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进行评分,I为生活完全自理,II为可部分自理,III为需他人帮助或应用工具行走,IV为重残尚有意识,V为植物生存,将I~III级患者归为恢复良好、IV~V患者归为为恢复不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病死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

2 结果

2.1两组预后比较监测组患者死亡2例、再出血1例;术后1个月NIHSS评分,轻、中、重型患者分别为7例、13例和2例;出院后3个月ADL评分,恢复良好15例、恢复不良7例。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再出血2例;术后1个月NIHSS评分,轻、中、重型分别为3例、13例、9例;出院后3个月ADL评分,恢复良好9例、恢复不良16例。两组患者病死率、再出血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型患者(NIHSS评分分型)的比例、ADL评分恢复良好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预后比较[例(%)]

组别例数死亡再出血NIHSS评分ADL评分轻、中型重型恢复良好恢复不良监测组242(8.33)1(4.17)20(90.91)2(9.09)15(68.18)7(31.82)对照组283(10.71)2(7.14)16(64.00)9(36.00)9(36.00)16(64.00)χ2值0.000∗0.000∗        4.7274.850P值1.0001.000        0.0300.028

注:*为χ2校正值

2.2甘露醇使用情况及并发症比较监测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为(335.95±28.27)mL、使用天数为(4.79±1.61)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1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对照组2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两组肺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损害、颅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及并发症比较

组别例数甘露醇人均每日使用量(mL)甘露醇人均使用天数(d)肺部感染[例(%)]肾功能不全[例(%)]颅内感染[例(%)]监测组24335.95±28.274.79±1.6111(45.83)1(4.17)0(0.00)对照组28394.54±45.5910.17±3.7421(75.00)7(25.00)1(3.57)t/χ25.6506.9044.6452.857∗0.000∗P值0.0000.0000.0310.9101.000

注:*为χ2校正值

3 讨论

ICP变化常先于临床症状的出现,无ICP监测情况,常导致病情处理不及时、盲目脱水、过度引流脑脊液等问题,ICP过高或过低,影响CPP及脑血流量,最终影响患者预后,ICP监测已成为神经重症疾病治疗中极为重要的指标[3]。

颅内再出血和严重ICP增高是脑出血术后急性期主要的致死因素,而ICP的波动不仅取决于脑出血和脑水肿的严重程度,还有呼吸不畅、躁动、体温上升、尿潴留等原因[4-5]。本研究监测组1例患者再出血,术后持续ICP上升,排除其他影响ICP上升因素,对症脱水无效,行头颅CT复查证实为颅内再出血,经再次手术,最终患者生存出院;而对照组2例患者再出血,均为出现明显临床表现后行头颅CT检查才发现,未能及早发现再出血,虽再次行开颅手术,但最终死亡。ICP监测虽仅是一种监测手段,并不能减少术后颅内再出血率[6],但其对于术后及时发现颅内异常,尽早做出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对于脱水剂的应用缺乏治疗的科学性、合理性,往往存在甘露醇的盲目及过度应用,造成的副作用难以忽视[7]。研究[8-9]表明,当ICP>20 mmHg时可出现颅内血管床及脑循环障碍,ICP>30 mmHg,CPP明显下降,增加患者不良预后风险,ICP处于20~25 mmHg被认为临床干预的临界值;故在诊疗过程中当ICP>20 mmHg时应给予甘露醇。本研究监测组甘露醇使用量、使用天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虽对照组甘露醇使用量大,使用天数长,但两组患者肾功能损害率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研究的病例样本量较小。

基底节区出血后可引起ICP和血压急剧增高,而CPP降低、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水肿,从而又加剧颅压上升,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影响预后;且研究[10]认为,通过监测ICP及血压、控制良好的CPP和脑血流量、打破ICP增高后所致的恶性循环是ICP监护的真正意义所在。通过术后动态的ICP、及血压监控,积极将CPP维持在60~70 mmHg,以保证脑供血供氧,维持正常的CPP和脑血流量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1-2]。本研究监测组术后1个月NIHSS重型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故在ICP监测指导下合理应用脱水剂及降压药物,保证良好的CPP,可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

术中留置有创ICP监测的并发症主要为颅内感染、继发出血、引流管阻塞、探头移位等[11]。国外研究[12]发现,ICP监测引起的颅内感染率为1.7%~11.0%,但本研究监测组无颅内感染患者,而1例再出血为原血肿腔出血,可见留置ICP探头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其安全性高。

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留置ICP探头,可及时了解ICP波动,指导术后精准治疗,是监控ICP,保证CPP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HEMPHILL J C,GREENBERG S M,ANDERSON C S,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5,46(7):2032-2060.

[2]张文德,张湘,邹志浩,等.高血压脑出血无创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测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6):182-185.

[3]吴雪海,胡锦,高亮,等.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颅内压监测指征与规范化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12(22):1321-1223.

[4]黄振山,刘家传,张永明,等.血压控制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分析[J].安徽医学,2017,38(7):907-909.

[5]秦德广,黄文勇,杨灵,等.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7):612-614.

[6]AL COSMIN A,A ST IENCEAN,A IORDACHE,et al.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severe traumaticbrain injury[J].Romanian Neurosurgery, 2014,21(2):193-199.

[7]陈东辉,叶沛,李春国,等.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中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7,38(6):777-779.

[8]刘大为.实用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0.

[9]GRILLE P, TOMMASINO N.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rognostic factors and complications[J].Rev Bras Ter Intensiva,2015,27(2):113-118.

[10]ALLEN K A.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in children[J].J Neurosci Nurs,2016,48(1):15-27.

[11]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中国颅脑创伤颅内压监测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0):1073-1074.

[12]CREMER O L.Does ICP monitoring make a difference in neurocritical care[J]. Eur J Anaesthesiol,2008,42(Suppl):87-93.

猜你喜欢
基底节甘露醇脑室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超声诊断新生儿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M1 段血管斑块特征分析的应用研究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