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药剂防治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效果

2018-04-19 02:30何信富周宇杰徐越坚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籼粳稻曲稻曲病

何信富,周宇杰,徐越坚

(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诸暨 311800)

稻曲病(Ustilaginodeavirens)作为水稻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籼粳杂交稻及密穗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在诸暨市已上升为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稻谷品质和人畜安全[1]。其为害程度不仅与水稻栽培方式、种植密度、肥水管理,还与施药等因素相关,刘见平等[2]认为,稻曲病药剂防治技术关键是选用有效药剂及抓住施药适期。通过前期试验[3],我们已明确籼粳杂交稻在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的植株占总植株的比例在 30% 左右时施药,对防治稻曲病的效果最佳。但市面上稻曲病防治药剂种类繁多,而农户往往无所适从,如井冈霉素、咪鲜胺等防效差的药剂在不少地方仍在使用[4]。为更好地推动水稻稻曲病防治工作,实现良药配良法,选用6种药剂对籼粳杂交稻进行防治稻曲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村种粮大户王茂理处进行,该点常年种植甬优系列杂交稻,属于稻曲病老病区,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顺畅,土壤为砂性土壤,肥力中等。参试的水稻品种为甬优12,5月20日浸种,6月12日人工移栽。

供试药剂有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安谱博)、49%丙环·咪酰胺悬浮剂(道立锋),由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市售;36%氟唑·嘧苷素悬浮剂(道易生)、10%井冈霉素水剂,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售;43%戊唑醇悬浮剂(万歌),江苏仁信作物保护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市售。施药器械为背包式电动喷雾器。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6种药剂处理:处理1,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750 mL·hm-2;处理2,49%丙环·咪酰胺悬浮剂525 mL·hm-2;处理3,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处理4,36%氟唑·嘧苷素悬浮剂300 mL·hm-2;处理5,43%戊唑醇悬浮剂300 mL·hm-2;处理6,10%井冈霉素水剂2 250 mL·hm-2;以清水为对照(CK)。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处理小区面积141.1 m2。

于8月21日在全田10%~20%植株剑叶完全抽出时施药,喷药液量750 kg·hm-2,并根据该田块虫害发生实际情况,做好兼治工作。施药当天及前后2 d都未降雨,都为多云天气,8月20日32.9 ℃,21日31.5 ℃,22日31.8 ℃。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安全性观察。施药后目测对水稻植株长势、叶片、稻穗等有无不良影响。

防效调查。在稻曲病发病稳定期进行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调查5个点,每个点5丛,共25丛,逐穗记录发病级别,重复3次。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相对防病效果,并对病情指数、相对防效使用DPS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稻曲病发病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粒;1级,每穗1个曲球或染病谷粒;3级,每穗2个曲球或染病谷粒;5级,每穗3~5个曲球或染病谷粒;7级,每穗6~9个曲球或染病谷粒;9级,每穗10个以上曲球或染病谷粒。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通过目测,未发现水稻植株长势、叶片、稻穗等存在矮化、畸形、斑点等不良影响,试验的6种药剂在设计的浓度下对水稻安全。

2.2 防效

从表1可看出,平均病穗率处理1和2最低,为2.3%;处理4次之,为2.9%;而处理5和6较高,分别为6.7%和8.8%。病情指数,6个药剂处理中以处理1和3发病程度最轻,为0.17和0.16,比对照轻1.5;处理2次之,为0.24,也比对照轻1.45;处理4稍比前几个处理发生重;处理5和6发生程度较重,分别为0.71和1.00,仅比对照略好。防治效果处理3最佳,达89.7%;处理1和2都在85%以上;处理4的效果也在80%以上;这四者之间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处理5防效一般,为62.7%;处理6最差,仅为29.5%。

表1 6种药剂防治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6种不同药剂在籼粳杂交稻全田10%~20%植株剑叶完全抽出时防治稻曲病的效果试验,发现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49%丙环·咪酰胺悬浮剂以及36%氟唑·嘧苷素悬浮剂分别在750、525和300 mL·hm-2用量下能有效预防水稻稻曲病的发生,并且与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的效果相当,但43%戊唑醇悬浮剂300 mL·hm-2和10%井冈霉素水剂2 250 mL·hm-2的效果欠佳,不建议用来防治稻曲病。

据此,认为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49%丙环·咪酰胺悬浮剂以及36%氟唑·嘧苷素悬浮剂可作为30%苯甲·丙环唑乳油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的替代药剂用于稻曲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1]黄世文,余柳青. 国内稻曲病的研究现状[J]. 江西农业学报,2002,14(2):45-51.

[2]刘见平,张松柏,徐志德,等.稻曲病大发生关键因子及药剂防治研究[J].作物研究,2006,20(4):318-323.

[3]陈月娣,王超,徐铁平,等. 籼粳交超级晚粳稻稻曲病的药剂控制时机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11):1451-1453.

[4]张震,柴荣耀,陈桂华,等.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0(6):1328-1329.

猜你喜欢
籼粳稻曲稻曲病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水稻籼粳性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判别体系的建立
利用SNP标记进行水稻品种籼粳鉴定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稻曲病菌成灾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籼粳杂交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试验
稻曲病气象风险评估及适宜度等级预测技术
2011年怀集县水稻稻曲病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湖南省水稻新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