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浅析

2018-04-19 07:32高秀丽
财会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财务时代信息化

■//高秀丽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通过发达的信息管理技术和网络数据管理技术协调财务工作,优化财务流程,整合财务资源,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地处理加工,将信息化系统同高校财务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整合重组,为高校管理能够提供集成、高效、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

一、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的新挑战

随着各行各业的计算机数据海啸般地迅速发展,数据规模爆炸式增长,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许多高校与时俱进地建立了数字化平台,全面参与高校各方面的管理经营活动,这些数据通过不断积累与加工处理,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资源,使得高校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的特征是数据内容庞大、数据类型众多、数据价值有待提炼,数据挖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初步彰显其魅力。通过分析庞大的数据,提取信息系统中的有效数据,分析挖掘出有实际价值的数据信息,以辅助高校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能力和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挑战。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优化完善高校信息化系统,保证高校经济活动和经济业务平稳有序进行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适应我国高校改革发展对高校财务信息化提出新要求

随着我国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模式也从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加之高等教育和财务管理方面制度机制深化改革,高校经济业务的发展和变化也越来越快,这对高校在大数据时代下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财务将与现代信息技术产生新的结合,将高校财务活动与网络信息整合起来,建立起财务信息系统。这种新型信息系统更及时、准确地提供财务信息,也可以更直观地展现财务运行情况,更清晰地了解资金走向。加强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信息建设是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落实各项教学政策的重要保障。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化、规范化、系统化、不仅能够提升高校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尤其重要的是能够有效进行财务数据监控,防范财务风险,减少贪污、受贿、渎职等行为的发生,从而更好地维护高校教学科研秩序,提升高校工作效能,促进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创新发展。因此,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数据时代下国内外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成果

会计信息化的研究是财务信息化研究的最初起源,美国的学者在会计信息化方面不仅研究起步较早,而且理论成果也极为丰富。目前公认的国外对于财务信息化的研究是从会计模式、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财务信息系统的研究线索来进行的,其中对会计信息化影响较大的两个研究方向是会计模式的研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在会计模式的研究方面,在1996年由Sorter提出“事项会计概念”,“数据库会计模式”在1970年由Golantoni等提出,在1982年由井尻雄士提出“三栏式记账”,同年McCarthy1982年提出了REA会计模式。在财务信息方面的研究,“一卡通”系统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中发挥了其强大的系统管理作用,上世纪90年代广泛应用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有效地推动了教育全球化。在管理信息领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的出现为全球化教育提供了功能强大、技术完备的系统支持。在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纷纷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做了能体现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校园及校园多功能“一卡通”系统。

(二)国内高校财务信息化研究成果及政策趋向

我国对财务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开始对财务信息化进行探索研究。针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学术研究也涌现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献和学术著作。胥卫平等(2013)认为企业通过云技术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手段。陈婧(2012)在《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提出实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动态协同财务管理模式构建应当基于网络技术,并更密切与信息化技术相连,同时必须增加信息反馈的管理模块作为动态实时管理模块。蒋国其(2011)《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的安全防范研究》探讨了财务管理对网络信息化的需求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基于网络安全运行下提出解决方案。

财政部于2011年9月9日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财会〔2011〕19号)要求“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会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助力”,“进一步推动企事业单位整合提升内部信息系统,加快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等工作的信息化,为对外报告和内部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持。”2013年4月5日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一步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的通知》(教财〔2013〕3号)中要求“各地通过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基础信息库来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扁平化网络管理系统”,这表明加强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

三、有效完善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高校财务信息化重要性和优越性的认识

高校在大数据时代下财务信息化建设仍然停留在口号层面,局限于“制度总是在墙上”的表面工作中,并没有完全落地实施。高校对大数据时代下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还存在片面性,未形成全局性的意识,不能达到高校发展规划的高度。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适应目前高校多校区综合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财务数据分析,提高财务系统的效率,提高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是一项需不断改进,循序渐进的长期工程。高校需统一认识,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促进高校信息化工程顺利推进,让高校财务信息化发挥强大的服务功能,真正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治理机构

国内高校出现了新建、合并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产生了多种经济业务,高校财务信息化必须系统全面对管控对象进行约束,完善其治理机构,做到简化业务流程、减少信息资源贡献壁垒。高校财务信息化以后,对财务人员的素质作出较高要求,不仅需要过硬的财务专业知识,还需要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此同时,就需要加强技能培训和经费的支持,以及对第三方网络信息技术方的培养。

高校财务信息化应该是完整的体系,不仅能够进行会计日常核算,还应该同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其他环节相衔接,通过数据延伸,让财务数据同高校其他管理方面协调一致。财务数据的合理应用还体现在高校的经费预算和内控制度等其他发面。比如,财务信息化可以方便财务人员、内控人员掌握项目经费收支与结余金额,能够及时控制预算科目类别,使得经费实际收支同预算要求保持一直,让预算执行落地。

(三)做到高校财务信息化网络安全

高校对财务信息化需要专业的网络风险识别、及时的风险预警和准确的风险评估等有效的网络风险防范措施。尤其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关注,高校必须处理好一些网络黑客对目前高校财务系统的入侵,做到漏洞及时修补,解决网路安全隐患。

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推进,首先要保证网络信息安全。高校要提高教职工、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严格控制网络使用人员的网络使用,使用学校网络资源不得登陆风险网站,随意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和下载财务数据。高校需安排专业的专门人员进行财务系统的病毒查杀、升级维护和数据备份。

(四)提升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服务

高校普遍通过“一卡通”进入高校财务信息门户,为师生提供获取财务信息的途径,帮助查询个人的经费及薪金情况。高校的财务信息使用人员均可以通过财务信息系统查询到有关的财务数据。教职工能够查询本人项目经费收支和结余情况以及工资薪酬发放明细,在校学生能够通过系统查询本人学费、水电费、助研金等收缴发放情况。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增加了高校资金使用透明度,很大程度避免了使用人员估计本人资金状况,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这种便捷服务增加了信息透明度,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风险。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平台应该达到对个人信息公开,对他人信息隐私保护。高校财务信息化基本都做到网上预报账,节约报账时间,提高报销效率,但是很多流程设计有缺陷,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有泄漏个人财务信息隐私的可能,相关程序有待优化。

(五)防范财务内控风险

财务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会对高校的内部控制提出新的挑战。财务系统由计算机控制逐渐替代了人工操作,财务内部控制增加了对计算机的控制,这样的转变给高校的内部控制模式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系统在后台的权限设置还存有一些漏洞,要及时修补并完善程序设计。

大数据时代下,建立健全高校财务信息化制度,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优势,便捷教职工、学生的工作生活。与此同时,也必须警惕网络风险,积极培训财务人员专业的信息化体系知识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有效防范财务内控风险。

(六)提高财务数据挖掘处理的能力

数据库的维护是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需要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去维护财务信息化数据库。由于财务数据庞杂,数据的加工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地辨别高质数据,是数据库维护的重点和难点。

信息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财务信息不畅、缺乏协调性,易出现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管理混乱等状况。高校的财务信息化的推进就要求对财务数据准确的挖掘、加工、处理,能够对财务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得出准确、有效、综合的财务数据。

不容置否,高校迈进了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化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势不可挡,也彰显了它的价值,为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和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奠定了坚实基础。提高对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组织结构,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并加强网络风险管理,做好信息公开和公共服务,准确进行财务信息化数据加工提取,让高校财务信息化在大数据时代下更上一层楼,更及时更准确更安全地为高校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静慧.大数据时代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建设的思考〔J〕.市场研究,2016(05).

[2]肖富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3]秦晋.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4]姚成宏.石河子大学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5]胥卫平,赵欢.国内外云计算信息化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3(08).

[6]杨静洁.云南省高校财务信息化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7]孙琪华.新形势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3(12).

[8]翟姣姣,季云瑞,方美翠.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6(08).

[9]王显达.浅谈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2012(03).

猜你喜欢
财务时代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