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活力

2018-04-19 10:44张碧英
考试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参与信心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面对高中数学课堂缺乏活力的现状,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谈了如何提高高中课堂活力:

1.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课堂活力。

2.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课堂活力。

3. 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活力。

关键词:参与;课堂教学;素养;信心;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高中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与系统性,使得高中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与日常联系较少,这经常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显得比较沉闷,特别是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总体上比较差,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有的同学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学生带着这样的状态听课,课堂情景可想而知。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如何改变这样沉闷的课堂状态,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不能逃避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热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课堂活力

我们知道在数学课堂上,一般而言,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比较有信心,上课时往往会比较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而学习成绩一般或者比较落后的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不高,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一副麻木不仁的神情。这些同学课堂表现不积极更大的原因是缺乏参与课堂的勇气与信心。这样就会使得整个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但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间存在学习认知上的差异是必然的,这一点我们作为老师应该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因此需要我们老师以自己的热心、爱心来赏识,爱护自己的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特长。要让学生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对全体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并利用可能的机会帮助那些缺乏信心的学生树立信心。比如,我在教授完新知识后,往往会写几道相应的数学题目在黑板上让学生上讲台黑板前演练。做练习时我经常会有意识的出一些难度不大的题目,然后请一些成绩不是很好又比较缺乏信心、沉默寡言的学生上台解答。经常的情况是这些学生往往没有勇气走上讲台。这时,我总是寻找最合适的语言对这些同学给予积极的鼓励。鼓励他们勇敢的走上讲台,而后针对黑板上的题目给予他们以必要的提示引导——在我的引导下这些学生最后总能比较正确的完成解题任务。这时我再给他们以热情的表扬。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也就不那么畏惧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大大增强,且能够比较自觉的参与课堂,这样整个课堂活力也就提高了。

二、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课堂活力

什么样的教师带出什么样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数学课堂是否具有活力,与我们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素质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进而激发课堂的活力。首先,数学老师要认识到严肃刻板并非数学老师应该有的形象。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不管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平易近人总能给人以愉悦感。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容易让学生亲近,容易深入人心。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走进课堂应该常常面带微笑,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这样学生更愿意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其次,作为高中数学老师必须要有合理的知能结构,即高中数学老师必须要有严谨的学科知识和多元的教学能力。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学高为师”。老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自己先要装满一桶水,掌握各种教育教学技巧技能,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左右逢源。同时也才能游刃有余的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之感油然而生,当学生成为老师之粉时,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就会跟着老师的课堂走,从而有效的参与课堂。最后,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数学老师,除了掌握过硬的学科知识以外,还必须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同时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较广,也比较早熟,要让这些学生信服自己,教师还得谙熟学生的各种心理,这样在传授知识时才能更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用幽默机智的语言来驾驭课堂,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 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活力

我们的课堂是否具有活力,与我们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在新课改的推动下,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对话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备受青睐,因为这些教学方式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我觉得在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上可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我们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收集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重新精心设计新问题,并尽可能让自己重新设计的新问题对学生具有启发引导的作用,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那么同学们在讨论中不断获得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这便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多年高中数学一线的教学实践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摆正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只能流于形式。我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有的角色就是课堂的设计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设计行之有效的问题,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完美的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避免了学生对教师的过于依赖,又确保我们教师能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施以援手,从而提高课堂活力。

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只有符合规律的教学,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提高课堂的活力。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共同构建而成的,必须充分提高學生的信心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并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简介:张碧英,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四中学数学组。

猜你喜欢
参与信心小组合作学习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