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析

2018-04-19 10:44刘燕玲
考试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培养

摘要:在初中学校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基础,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属性来讲,以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并将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目的,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此,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责任担当为例),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其核心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

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基础教育目标的贯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在关注学生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其综合能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责任担当方面的培养,并总结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以供参考。

一、 核心素养概述

(一) 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即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且能满足其终生发展需求的必备能力与基本品质。与一般素养不同的是,核心素养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的描述,要求学生在合作参与与操作实践中获得自主发展,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关爱情操,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在学校教育中,将学科教育与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对具体的学科教学过程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且使得基础学科的育人价值得以凸显,使知识教育上升至育人层面。

(二) 责任担当的基本表现

第一,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就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国家在理智与情感方面的认同感,且能积极参与到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中来。对于公民而言,只有具备政治认同素养,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并自觉将其转化为个人行动,投入到爱国事业中去。可以说,公民的政治认同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学生,必须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建立与国家、社会的政治认同感,并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感,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

第二,社会责任。作为公民,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每时每刻都在享受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成果,感受时代发展带来的服务。作为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并在社会实践中做一个自律自强、自尊自爱、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有同情心的好公民。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应关注其良好品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其积极树立责任意识,建立家国情怀,并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第三,国际理解。对于中学生而言,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生理特征与个性心理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多元媒体的冲击下,中学生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拥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人类发展不断面临的挑战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 提升教师修养,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角色,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要想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其核心素养,就必须从教师自身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做好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工作,提升个人修养。作为教师,应首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关注时政热点,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方面更要与时俱进,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表现出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以自身的正能量影响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政治认同。

(二) 营造教学情境,创设教育平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學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营造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具体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并在与其他学生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中,提升个人素养。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具体示范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道德意识,并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例如,对网络上“老年人跌倒该不该扶”的热点话题,教师可创设具体的情境,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扮演过程中,对“扶”与“不扶”可能引起的影响展开讨论,并获得深刻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 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的体验,并在课堂与户外实践中,引导其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辨别其精华和糟粕,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与探究中,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观念,并上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从而建立良好的国际理解。例如,为学生安排社会实践作业,让学生搜寻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循的秩序,包括文化认同、公共场所秩序等,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了解更多的文化认同、公共秩序,并在生活实践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提升核心素养。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本素养、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的总和,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任务,并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遵循社会道德,遵守公共秩序,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政伟.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69.

[2]蒋爱萍.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2):59.

[3]缪晓萍.加强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17):100.

作者简介:刘燕玲,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培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