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2018-04-19 10:44徐光翠
考试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过渡高中化学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要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方法,把它运用到实际教育中去。新学年开始,有一些同学升入了高中,初、高中的化学无论在知识结构特点还是理解思维能力方面都相差甚远,对学生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强。教师不仅应为学生讲解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化学;过渡;高中

为帮助学生对初中化学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掌握,同時为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在新学期的开始,教师不应直接展开高中化学知识讲解,而应用一周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展开复习,从而实现初中化学知识到高中化学知识的过渡,帮助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顺利迈出第一步。

一、 高一化学开展过渡性复习的意义

1. 是由初高中化学知识的差异所决定。初中化学以定性分析为重点,学生需要学习结论、现象;高中化学同时包含定性与定量分析。思维方式方面,初中主要是形象思维,教材常从直观、具体的实验或自然现象为切入点,引出化学规律或概念;高中规律不仅包含形象思维,同时还需要对抽象化概念及规律建立模型。因此在进入高一后,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适应时间。

2. 符合化学科目的特征。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知识多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高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更高要求。初中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教师来获取知识,自身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学习比较被动,而高中化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主动性。

3. 符合学生适应环境的需求。学生进入高中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老师,这需要一段时间,通常为2~3周。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来回顾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熟悉教师的教法、学习环境、知识变化及身边的同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二、 高一化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渡过过渡阶段

(一) 深入调查分析,尽量“知己知彼”

要想引导学生顺利渡过过渡阶段,教师应深入展开调查分析,尽量“知己知彼”。其中“知己”指的是对过渡时期自身工作有清晰认知。很多高一教师并没有带过初三,对初三新教材缺少了解,在过渡期应用旧教材,甚至会以被删除知识点来展开考查,这样极易导致学生“不适应”。教师应认真分析初高中的大纲和教材,总结初中化学中已经讲解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难度较大需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哪些知识点需进一步加深。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教学。

“知彼”指的是教师应对学生有所了解。教师应对学生素质有综合了解,才可在教学中得心应手。要想了解学生,可通过课堂提问、入学成绩、组织新生座谈会、针对性测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及时整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建立成绩档案及化学素质档案,记录学生普遍暴露的问题。在“知己知彼”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为学生确立复习重点与起点,并且据此做好高中化学知识讲解的规划。如化学必修1内容,是在初中化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重视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从科学态度、能力、技能、知识等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必修1更重视定性介绍,尤其是重视讲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反应、元素周期律等。如在元素化合物这一章节中,主要框架为元素周期律,包括非金属、金属两类,教师应注意介绍先进性、实用性、规律性及典型性的知识,同时应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卫生健康、能源材料及环境保护等,并且适当引入化学发展趋势与最新取得的成就。同时,在过渡时期的课程中,应尽可能增加化学实验所占比重,并且改进实验质量,让实验教学的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在化学计算中,重点为物质的量的计算,教师应将计算题难度适度降低。在过渡学习阶段,教师尤其要重视“双基”的强化问题,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并经常讲解现代社会中化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对社会发展相关化学问题有更多关注。

(二) 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在过渡阶段,教师还应注意“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带领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过一遍”就好,而应有重点的组织教学,结合自身掌握的情况来对课时分配适当调整,对于学生已经深刻掌握的知识,可以简单回顾,对普遍性问题应重点分析。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关于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导电实质等掌握得并不牢固,对燃烧、点燃、高温、加热等概念有所混淆,对溶解度计算等知识点认知不清。在课堂中,笔者将这些问题列为重点,逐一讲解。在复习中,教师还应注意灵活应用诸多教学方式,如归纳对比法、知识结构图、列表法等,同时还可通过实验启发、层层诱导、分组讨论等方法,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切忌在课堂中一味讲解,而应留下空白,将讲课与练习结合起来,适当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 注意查漏补缺,重视拓宽延伸

在讲解初中化学知识时,教师不仅要突出重点,同时还应对薄弱环节及时弥补。笔者通过分析,发现重点需弥补的环节如下:

1. 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应熟悉教材及时在复习中弥补。

2. 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在初中关于溶剂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解度的计算不做要求,以后学生却要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3. 选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初中的选学内容,目的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部分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对于高中升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通过分层教学法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讲解深浅不同的知识。高中教师应重视初高中教材的联系,对一些规律、概念等适当拓宽、延伸,如对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概念进一步扩大范围,促进学生认识进一步发展。

三、 结束语

在高一化学导入中,教师应重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在正式开展高一化学教学之前,先给学生留一定的过渡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化学知识,了解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知识特征和初中的差异,并且让学生尽快熟悉现有教学模式,以此使学生尽快进入化学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张亚仙.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79.

[2]童万兴.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6(2):135-136.

[3]郭儒.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现代交际,2016(2):225.

作者简介:徐光翠,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四中化学教研组。

猜你喜欢
过渡高中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过渡与衔接的思考
灰空间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奇妙的化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