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字媒体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018-04-20 05:53张立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动画软件数字

张立新

近年来,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各国高速成长。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以电脑技术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美术修养的人。

由于数字媒体专业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在教学上尚未形成规范。各高校开设的课程存在一些差异,但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设计能力,运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影视节目制作、三维动画制作、网络媒体制作、数码广告平面设计、电子出版、数码视频编辑和其他数字化互动领域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设计人才为目的。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是否有必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如何开设?本文将从开设中小学数字媒体课程的意义、内容及开设建议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在中小学开设数字媒体课程的意义

目前,国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各级教育部门也在进行课程的改革工作,由于数字媒体课程培养的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制作数字媒体作品的过程可以促进文学、写作、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学习,因此更加符合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在中小学开设数字媒体课程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数字媒体课程中,采用相对热门的动漫题材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通过微电影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相关的技术课程和艺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媒体课程通过学生自主编写脚本,设计角色的各种动作、语言,通过作品的创作让学生体验从创意到作品呈现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修养、审美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等综合实践能力。如在定格动画的创作过程中,场景、人偶的制作都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完成,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利用身边的材料共同制作完成,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更需要团队的协作,同时需要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说一部数媒作品是学生所有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呈现。

中小学数字媒体课程内容的设置

由于中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到易用性原则,在选择软件时一定要选技术难度不高的,因为中小学生的精力有限,软件难度过高,会把学生的大量精力集中到软件的学习上,影响学生创意的发挥,同时有些学生会知难而退,对数字媒体课程失去兴趣。以下将适合中小学开设的数字媒体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主要可分为电脑绘画、电脑动画和微电影三项。

1.电脑绘画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分别有“画图”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这些都是和绘画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计算机手绘,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手绘板让学生学习使用专业的绘画软件进行创作。对于无法配置手绘板或学生绘画能力一般的学校,可以利用“全民漫画家”让学生进行类似拼图的漫画创作,也可以使用“EasyComic”进行矢量图绘制的学习。

2.电脑动画

(1)定格动画。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拍摄对象后,将图像序列转换为视频的动画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条件,选择剪纸、玩具、黏土等材料进行拍摄。

(2)二维动画。二维动画是目前各学校开设最多的一种动画形式,很多学校使用的是Adobe公司的Flash软件,此软件大部分小学生会认为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使用的两款软件分别是“皮影客(www.piyingke.com)”和“CrazyTalk Animator PRO”。皮影客是一款帮助普通人快速制作动画的软件产品。它将动画制作的过程模块化,分为场景、分镜、人物、动作、对话等不同的模块,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将这些模块相组合,就可以制作一个动画。同时,软件还支持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进行操作,方便学校在微机教室外进行授课教学。CrazyTalk Animator软件同样内置了很多角色和场景,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学生进入故事的创作,省去了创建角色和绘制场景的过程。同时软件还支持外部图片素材的导入,为图片添加骨架后可以方便地将任何素材制作成动画效果。

(3)三维动画。专业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MAYA、3D Max等)不适合中小学生学习。iClone是一个实时的3D动画制作工具和数字导演工具,它拥有强大的演员系统、环境素材、视觉特效、拖拽式编辑、强大的物理模拟和微软的Kinect运动捕捉设备对接等一系列便捷的功能,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摄像头捕捉到的人物动作来控制动画中的角色动作和表情,真正实现了软件的简便操作。

图 iClone5界面

3.微电影

近年来,影视技术突飞猛进,影视设备成本的大幅降低为微电影的普及和大众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意表达工具,很多中小学生也开始加入创作微电影的队伍,他们使用单反相机、家用DV、卡片机、甚至手机完成微电影的创作,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微电影的拍摄与制作使得孩子们掌握了更多的数字媒体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学会了理性地分析问题,能够正确地看待社会。

以动画作品、微电影制作为核心的数字媒体课程是以发展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给学生搭建精彩绽放的平台,教师在进行相关课程的教授时要始终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第一位,技术的学习放在第二位。

对中小学开设数字媒体课程的建议

由于数字媒体课程尚不具备进入国家级课程的条件,目前开设的学校不是很多,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建议,希望对有开课意愿的学校有所帮助。

1.以课题研究、比赛等项目促教学,提升中小学数字媒体课程的影响力

数字媒体课程在中小学的影响力远不如创客、STEM等项目,主要原因是教师们对此缺乏了解和认识,还没有提升到数字媒体课程的高度,同时也缺乏驾驭该课程的能力和信心。在目前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由骨干教师核心成员申报相关课题的方式凝聚教师共同研究提升教学水平,以各地开展的动画、微电影等比赛项目提升学生们的兴趣,扩大课程本身的影响力。

2.数字媒体课程的课时问题

由于数字媒体课程不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所以课时问题一直不好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将部分内容融入其他学科。当前教改一直在提倡课程整合及各学科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我们可以将数字媒体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融入相关学科。例如,将微电影的拍摄部分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剧本的创作和语文学科相整合;定格动画场景、角色的制作和劳动技术课相整合等。

(2)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自己的校本课程,数字媒体课程可以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来开设,任课教师可以从以上列举的内容中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内容纳入校本课程,逐渐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

(3)课后330课程和学校社团。大部分学校在下午放学后都有各种社团活动,在这个时间段有些学校是由本校教师独立上课的,也有部分学校是外聘教师授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数字媒体相关课程的活动。

3.师资问题的解决

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门特色的课程,培养数字媒体课程的师资是开展课程的当务之急。目前,解决师资力量的方法有两个,一方面我们要鼓励教师个人的再进修,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与一些高校进行合作,引进高校的师资力量,参与目前学校的课程建设。同时,一些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也开发了一些优秀的数字媒体课程,学校可以使用专用经费进行购买。

猜你喜欢
动画软件数字
禅宗软件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软件对对碰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我是动画迷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