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1例

2018-04-20 08:05赵瑞琛高雪梅程敬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块状畸胎瘤额叶

赵瑞琛,高雪梅,陈 晨,任 琦,程敬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图1 SNTCS的,MRI表现 A.轴位T1WI示病灶呈团块状混杂低信号; B.脂肪抑制轴位T2WI示病灶呈混杂高信号; C.矢状位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图2 SNTCS病理表现(HE,×200)

患者男,6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左侧鼻塞,伴头痛、脓涕,受凉后加重; 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流泪、眼球突出,当地医院CT诊断为慢性副鼻窦炎伴息肉样改变,我院以“左侧鼻腔鼻窦占位并骨质破坏”收治。CT平扫见左侧鼻腔、左侧上颌窦及双侧筛窦、蝶窦、额窦内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鼻中隔、鼻甲、双侧筛骨多发骨质破坏;右侧上颌窦黏膜增厚;左侧额叶内见团片状混杂稍高密度,似与额窦病变相连续;病灶周围大片低密度环绕。MRI见左侧鼻腔、左侧蝶窦、双侧筛窦、额窦团块状混杂长T1长短T2信号(图1A),脂肪抑制图像呈混杂高信号(图1B),高b值(b=1 000 s/mm2)DWI呈稍高信号,ADC图局部呈低信号;左侧上颌窦内侧壁、左侧额窦颅板显示欠清,病变向后上突破颅板累及左侧额叶,左侧额叶内见团块状混杂长T1长短T2信号,脂肪抑制呈混杂高信号,高b值DWI呈低信号;增强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约32 mm×54mm×63 mm。MRI诊断:考虑恶性病变可能。行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侧鼻腔和筛窦腔充满表面欠光滑新生物,肿瘤侵蚀鼻中隔后缘,嗅丝破坏,筛窦部分骨质破坏,硬脊膜暴露。病理:肉眼见灰白灰红碎组织,切面灰白灰红质软。免疫组化示:CK(+),CK7(+),CD56(+),Sall4(+),Ki-67(50%+),Desmin(+),GFAP(+),S-100(+),SMA(部分+),P40(-),SOX-10(-),Sny(-),S-100(-)。病理诊断: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sinonasal teratocarcinosarcoma, SNTCS;图2)。

讨论SNTCS是鼻腔鼻窦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畸胎瘤和癌肉瘤特点,成年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55岁;常见症状为鼻塞、鼻出血,罕见症状包括眼睛、面部疼痛,溢泪,头痛,视力下降,眼球突出,嗅觉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少见,可能与肿瘤部位、大小、侵袭程度有关。CT及MRI常表现为鼻腔内占位、密度均匀或欠均匀、无明显钙化或囊变,增强后多呈不均匀强化;局部进展时可见周围骨质结构变薄或破坏,甚至可侵及颅底、海绵窦等。

鉴别诊断:①嗅神经母细胞瘤,好发于鼻腔顶部,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MR T1WI多以等或略低信号、T2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多呈明显快速不均匀强化;②未成熟畸胎瘤,为囊实性占位,较大者可压迫周围脑实质出现水肿,T1WI及T2WI实性部分、囊性区分别与正常灰质信号、脑脊液信号相似,部分囊内出血有液-液平面,增强后典型者呈“结节状”强化;③畸胎瘤恶变,MR T1WI以等低信号、T2WI以等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可见瘤周水肿。SNTCS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猜你喜欢
块状畸胎瘤额叶
汉语特色块状语英译认知研究*
——时政文本视域下的翻译能力调查
什么是畸胎瘤?
备孕查出畸胎瘤 是怀了怪胎吗
备孕查出畸胎瘤,是怀了“怪胎”吗
大脑何时登上巅峰
比记忆力更重要的脑力是什么?
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块状”教学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 i 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一场瘤子引起的感情危机
大脑的巅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