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人格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18-04-20 07:11王海利黄勇
赢未来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人格作用

王海利 黄勇

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渊博的文化。而现实中,有些教师的人格有所欠缺,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造成了许多坏的影响,因此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要重视构建教师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人格;作用

一、语文教师人格的魅力

语文教师人格的现状总体是良好的,他们有的以深切的情感动人,有的以高超的艺术有许折服人,而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具有高尚而亲切的人格,有许多鲜活的事例可以说明:如“盲人老师”冯志远事迹感动中国。冯志远,194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市男子中学,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任教,一生教过10000多名学生。不幸的是,他在一次语文课上双目失明。失明后的他凭着记忆给学生上课,直到患重病无法自理。在他病重时学生汇万元巨款。这件事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也是老师高尚人格的魅力展现,学生也为之感动,纷纷解囊相助。

以上可见语文教师人格魅力构成要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丰富的情感;深厚的文学修养;渊博的学识;悲悯意识;平等宽容;爱生如子。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精神时刻影响着学生,高尚的人格不愧于为人师表,也深受学生欢迎、效仿。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的主体素质就应该包括这些熟练的师范技能,渊博的知识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写作技能,较强的时间观念,一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爱心等等,不一而足。

二、语文教师人格的缺失

现今语文教师的素质的确还有待提高,其中人格修养方面亟需加强培养。人格的堕落与缺失造成了许多不和谐甚至是违反道德法律的问题,如师生关系问题,同事关系问题,上下级关系问题,教学效果问题,校风问题,班风问题,生活作风问题,形象问题,管理问题等不能处理好,则会给学校、师生和社会造成了不必要的甚至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物质和精神损失。具体问题事例如下:1999年11月2日,天津市第十九中初二某班11名學生在老师的威逼下,轮流到讲台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自打耳光。原因是这些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不及格,搞坏了整个班的总体成绩。

教师整体压力大,情绪一时难以控制也是常有的事情。那么这些压力又来自哪里呢?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外部,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⑴所做的工作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回报;⑵考核与评比;⑶负担过重(比如,工作量大,经常需要加班等);⑷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⑸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等。如果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压力持续不断,就会损耗工作激情,对工作产生倦怠,会导致教师厌教、教育水平难以发挥等,最终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面对这种压力,老师的行为也显现出了人格的障碍和缺陷。

三、语文教师人格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语文教师人格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思维的训练。语文素质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人格教育。况且“文以载道”,语文教学本身就负有教学文与教学做人的双重使命。小学语文教师一般做班主任,且能以真挚爱心,影响学生情感;以高尚品质,陶冶学生情操;以优雅行为,潜化学生习惯;以渊博知识,激发学生进取心;语文相对于人格的构建如此重要,而语文教师又是其中关键的主导,由此可见,语文教师人格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二)语文教师人格是学校教育教学制胜的重要法宝

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和前提是什么?当然就是先要教其如何做人,这就要涉及到人格的培养上来了。“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必须是促进人格发展的教学。这个命题是赋予现代学科教学以性格与特色的最根本的思想、最根本的原则。”①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对人格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的。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表现于:

(1)人格教育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

(2)语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从语文学科自身来看,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其有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

(3)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方法和途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

先做人,再做教育,只有遵循这样的教学思路,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而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语文教师扮演了主导的角色。由此可见,语文教师人格是学校教学制胜的重要法宝。

(三)语文教师人格的培养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语文教师人格的培养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因为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又有赖于人格的先行培养,同理,教育要发展,教师当然要先培养好,教师的培养又有赖于人格的先行培养,而其中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师人格的培养又必是重中之重了,由此可见语文教师人格的培养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结束语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进入新时代的教师,更需要乐于奉献的精神,更需要热爱学生的品质,尤其需要一种人格的感召力量。而语文教师更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鲁迅活着的支柱就是要去爱别人,要重视人的生命与尊严。所以作为人文主义教育中心地位支撑者的语文教师来说,其人格的作用就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9-90

[2]余潇枫.哲学人格[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111

注释

①钟启泉.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人格作用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