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初探

2018-04-20 07:11张新祥
赢未来 2018年1期
关键词:当堂自学教师

张新祥

摘要:把握好一堂地理课的主要环节,在不断创新的教学环境里,有效利用好各种资源,在导入、自学、讲授和训练中推陈出新,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万变不离其宗,随着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不断推新,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已经更加多姿多彩。地理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地理课无非是导入、自学、讲授和训练这几个环节,因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把握好地理教学的这几个环节,是出不出教学效果的关键。本人从事地理教学十多年,结合自己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对这种常用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共同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一、导入环节的模式

地理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导法,要使导入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则要特别重视教师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老师的语言要概括性强,如果语言能够活泼并且生动,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初一年级新课开始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为什么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上课,然后向学生讲解教学过程,特别关照他们重视自学,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如要求学生坚持课堂学习“左图右书,图文结合;手脑并用,读练结合;集思广益,议想结合;课内课外,学用结合”,从而让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不断适应此法。

新课顺利导入后,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导读,强调重点和可能出现的难点唤起学生注意,以调动学生知识储备,调整学生思维指向,作好目标实施的心理准备。

例如,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学生的第一堂地理课,我首先从学生的暑期生活入手,问暑期里学生都到过哪些地方。举手回答老师出过省的有15人,其中去广东的有9人,去四川的有2人,去天津市的有1人,去上海的有1人,去青海的有1人,去贵州的有1人。然后我要他们分别介绍外面的所见所闻。去过广东的学生说,那里靠近海洋,那里有时有台风,有时雨来得快也去得快。晚上很凉爽。那里的植被很茂密,那里有很多我们这里没有的水果,(我补充说那些大都是热带水果)那里有一些我们这里所没有的热带植物,如,棕榈树,荔枝树,椰子树等。去过上海的学生告诉同学们,那里有很多现代化的大厦,车多人多。可以看到很多外国人。去过青海的学生告诉同学们,那里夏天气候很凉爽,晚上比我们这里冷多了。那里有一个青海湖,湖边有一些高大的沙丘,湖水很藍,中间有一个鸟岛。但周边的树木很稀少。到过北京的学生告诉同学们那里不仅能看到很多外国人还能看到很多高楼大厦,还能看到很多名胜古迹,还知道在北京坐地铁很方便。

听了这些介绍,我及时引导,生活中的地理告诉了我们很丰富的地理知识。这样一来,我发现很多学生不仅对地理有了了解而且有了兴趣。

二、自学环节的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读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还必须具备空间想象的能力。“先学阶段”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步骤如下:

1.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自学要求”,内容主要包括“自学方法”和“自学思考题”,要求学生:①首先围绕“自学思考题”认真自读课本和相关地图,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考虑到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别强调图文对照,相关知识点必须在图上得到落实。②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自学任务后,同桌或前后围绕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讨论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习效率。

2.在学生紧张有序的自学时,教师除了要注意端正学生的自学态度外,还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作细致的调查。教师通过行间巡视,小声个别询问,一方面掌握学生的自学速度,及时通报信息,对自学速度快的同学给予鼓励,必要时作适当的指导。另一方面重点了解中下等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迅速对其梳理归类,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从而确保“后教”的针对性。

3.学生“先学”一结束,教师根据巡视时的调研情况,把普遍的疑难问题提交给学生,展开讨论,探究解决。

三、讲授环节的模式

“后教阶段”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潮,既是全面检阅学生自学成果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的过程。简单程序为: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对照自学思考题逐一当堂解答,充分暴露问题,教师则给予明确点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指名解题前,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大胆争论。解题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发言面以每节1/2以上为宜,不要对一个学生提出过多的问题,也不要让全班学生齐声答题。教师提问尽可能做到:①优生、中下生兼顾——难度一般的题目由中下生解答;难度较大的题目由优生解答,若有中下生举手尽量优先解答;有时为调动中下生学习积极性,读书自学阶段给其有益的个别提示,再指名解答,让其品尝成功的喜悦。②各小组兼顾——教师可引进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题比赛。

2.提问中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以简明的评价和积极的引导。学生回答正确,教师给予肯定、表扬,不再重复,最多稍作必要的拓宽、延伸、理解。学生回答错误或不全面,教师多鼓励,少批评,明确指出其不足,再要求其他同学补充更正。对学生的某些难题,教师考虑变换一种问法,在关键处点拨启发,或者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循循善诱。

3.在学生答题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板图、板画、板书”教学艺术,做到讲、写、画同步教学。一般地理知识一出现,教师便迅速通过“三板”反映出来。板图、板画可课前准备,课堂展示,但教师更要重视课堂现场板演,学生从惊讶、敬佩到愉悦,情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有些知识点教师可结合教学挂图,要求学生先上讲台指讲,再让学生在板图上填注,教师作适当指导。

4.为了克服地理教材内容本身相对单调枯燥的不足,教师在充分利用课本“阅读材料”和“活动”的同时,围绕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展示联系:①可结合乡土地理材料。②可结合历史、时政材料。③结合诗歌或文章片段。

5.教师要作好转折和串联工作,即承上启下,由一个问题顺利引入下一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追随教师的航标向前发展。

6.师生共同作好解决“自学思考题”后,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进行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向高潮,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发现,质疑与本课相关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教师要加以表扬,先让懂的的学生解答,再由教师总结、归纳;对个别学生提出的不适宜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留到课后单独解释;有时会出现教师难以解答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怕在学生面前丢面子,讲明待以后再讲,这样也促使教师不断深入学习。

7.完成以上目标教学后,教师让学生合上课本,用简洁的语言引导系统小结,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把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讲清,让学生获得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知识;既要肯定学生学习取得的成绩,又要点明存在的问题,同时更正错误,弥补缺陷,从而为“后教阶段”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例如,2015年下学期,八年级学生进入到中国地理地形学习阶段,我让学生将“中国地形”放在“亞洲地形”的大环境中去分析,这样学生对“中国地形地势”的理解就更深刻。懂得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原因所在。

四、当堂训练环节的模式

当堂训练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牢固、熟练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

1.训练前——复习巩固,调动知识储备

为了让学生在训练中充分发挥真实水平,复习巩固是以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主动强化为目的,以保证训练质量偏差不大。

2.训练时——严格要求,获得准备的信息

教师出示“检测题”,要求学生独立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任何辅导,只纠正学生训练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检测题”一完成,就组织学生互阅,教师及时了解测试结果,从中找到哪些学生在哪些目标上还没达到要求,从而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训练后——补充教学,调节和改进教法

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学习”,即补充教学;针对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补充教学时要加以改进和调整,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知识,真正达到“学习目标”。

2015年下学期,七年级学生学习完“经纬网经纬度”之后,从作业中反映出全班40个学生中有11个学生对本节知识点掌握不够,有的是方向错误,有的是对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晚自习的时候我及时通过演示,让学生加深了对本节知识的消化。

地理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科学的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教学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同事们的不断探索中,老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将更轻松,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黄海.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J].新课程学习(中),2013(04):35.

猜你喜欢
当堂自学教师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最美教师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教师如何说课
不怕死的留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