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四导四步”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2018-04-20 07:11白云霞
赢未来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模式

白云霞

摘要:初中数学实施“四导四步”教学模式应采取如下策略:根据当堂教学目标精选例题,根据当堂教学内容精讲例题,根据讲课内容精练语言。

关键词:“四导四步”教学模式;教学目标

杜威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化的倾向,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活动教学,促进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辟了现代教学模式的新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我们进行了“四导四步”教学模式探究。它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研究中,四导四步:“四导”指教师目标导向、问题导思、精讲导练、反思导省;“四步”指把课堂分成四个学习时段,即把課堂教学分为四个环节或四个步骤,具体指学生自主学习、互助答疑、分层反馈、能力提升。对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精讲导练,分层反馈”,笔者有如下的一些策略。

一、根据当堂课程的教学目标,精选例题

数学课堂,例题选择好与否,与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吻合,直接关系学生当堂课的学习效果。新课程理念追寻课堂高效,因此,例题选择贵在“精”而不是多,一节课选二至三个例子足矣,关键还是得看最后完成的质量。另外,还可以结合本节教学目标做适当变式,变式尽量接近学生已有经验或生活,与他们共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应用”教学中,学生对于单循环淘汰制有积累,平常的乒乓赛,篮球赛就是如此,例题变式:天府新区教体处拟举办“雏鹰杯”足球赛,采用单循环淘汰制,共举行了二十一比赛,问有多少支参赛队伍?

学生由身边的事转化为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了实际问题,代入感强,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这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选例题时,还得注意梯度、难度。我们的学生差异性大,这样的情况决定了挑选例题只能针对中等生,而不是优生,根据这样选题做讲解才是最有效的。

二、根据当堂课程的教学内容,精讲例题

一堂数学课,学生掌握得好与否,习题是一种检测手段,而掌握典型题的最佳捷径则是教师呈现典型例题,辅以讲解。一般教师的习惯性思维是:讲课深怕漏掉,巨细都要涉及,处处都要讲,处处又没时间讲,这样的课堂处处均分力气,效果可想而知。对于典型例题,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引导”——力避繁琐,不做无用功。后进生有点滴思路的,鼓励其说;中等生会的,由中等生讲;讨论能明白的不讲;点拨能懂的不多讲。另一方面,老师上课不能随心所欲,课前“备学生”是关键,摸清学生已有的基础,认知能力,对新知识的需求,这样课堂上讲才有针对性,学生原有知识才能得到提升。事实上,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越深,教师讲得越精,这样的精妙于和风细雨中将数学知识串成珠具体细化,我们的老师该讲什么呢?教师要讲关键,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引导学生去反思此题当下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也是大家常说的:做一题,通一类。长此以往,学生形成反思能力,会举一反三,最后达到例题可由学生来讲,这真正体现学生的能力,解放了教师。

三、根据讲课内容,语言精练

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自主探索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反对课堂上老师一言堂,话语霸权。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数学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发声呢?

1.数学语言要简洁,准确,合乎逻辑;

2.数学语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3.把握讲与不讲的度,提问要有的放矢;

4.肢体语言恰当使用;

5.通过语言的桥梁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了上述“精选、精讲,精简”做依托,我们的练习“分层反馈”水到渠成。谈起它,不可避免提到因材施教,孔子是“因材施教”理念运用的先驱,宋代朱熹也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就源于此。但随着班级授课制的问世,班额大,人数多,班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出现了“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分层。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就有了局限性,这样才更加促使我们有了“四导四步”课堂教学模式面向学生的“分层反馈”的摸索。

在“四导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中,“精讲导练,分层反馈”是这样定位的:检测设计具有代表性,检测设计知识和技能要分层,反馈及时性——听、评、看。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定位,还有如下的理解:

1.练习题目分层。分层反馈题数不宜过多,A组五道基础题,B组两道中档题,C组一个难题与成都中考B卷相当,都在课堂上完成。

2.提问学生分层。教师心中对学生有个意向性分组:哪个学生做哪类题,哪类题全班学生都要过,一目了然。对优生思考如何拓宽知识的宽度和加深问题的难度,以“放”为主,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真正做到实效反馈。

3.辅导学生分层。课堂上学生练习分层,课后学生完成练习也分层:一类必做题,二类选做,维护学生自尊,保留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有所获。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个层次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达到基本大纲要求,优生竭尽所能拔高,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效益。

4.错题整理分层。课后有个当天典型错题整理,学生不同,错的题目不同,整理内容不同。梳理自己错题既是对当天内容的反思,又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精讲导练,分层反馈”的课堂教学环节正在逐步成型,效果好与否,得用于教学当中进行检验。总之,不管什么教学模式,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才能让优生综合能力更高、低层次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开发,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